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51章 老百姓认可才是好方案
    寒市市政府会议室的空气像凝固的冰块,初秋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木会议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

    周志高刚走进门,原本低声交谈的市委书记赵国梁、市长陈明等人瞬间噤声,纷纷起身,眼神里藏着难以掩饰的忐忑。

    “坐吧。”周志高走到主位坐下,将一份《寒市精神病院非法拘禁调查报告》放在桌上,封面鲜红的“加急”二字格外刺眼。

    “今天找你们来,不是要追责,是要解决问题。先说说,精神病院43名正常人被非法关押,你们事先知道多少?”

    赵国梁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攥紧,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周部长,我们……我们也是刚知道这事。”

    “许麦民负责城市建设,精神病院的管理归卫健委,我们平时对这块的监管确实不到位。”

    “不到位?”周志高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里带着一丝冷意,“许麦民在寒市任职五年,连续三年分管拆迁和民生工程,他把反对者送进精神病院,你们真的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还是听到了,却因为怕得罪人,选择装聋作哑?”

    陈明赶紧接过话茬,试图缓和气氛:“周部长,我们承认工作有疏漏。”

    “但许麦民做事隐蔽,每次都找‘维稳’‘医疗’的借口,我们也没抓到实际证据。”

    “而且班子里大多是想干实事的人,像许麦民这样胆大包天的,确实不多。”

    “不多,不代表没有。”周志高翻开调查报告,指着其中一页,“三年前城东拆迁,有群众反映亲人被强行送医,你们的信访局却把举报信压了下来,标注‘无理取闹’。这也是疏漏?”

    会议室里陷入死寂,没人敢再辩解。

    周志高看着他们紧绷的脸色,心里清楚,这些干部在岗位上待久了,难免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小毛病或许不少,但像许麦民那样突破底线的,大概率是少数。

    他放缓语气:“我今天来,不是要揪着过去的错不放。”

    “现在最紧要的,是解决精神病院的遗留问题,还有怎么防止再出现许麦民这样的蛀虫。”

    赵国梁松了口气,赶紧表态:“周部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精神病院的事,我们立刻成立专项小组,一是对被关押的正常人进行补偿和安置,二是彻查精神病院的管理漏洞,三是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补偿和安置要具体。”周志高打断他,语气严肃,“被关押的人里,有拆迁户、有举报人,他们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家人离散,有的身体受了伤。”

    “补偿不能只给一笔钱,要帮他们恢复户籍、安排工作、解决住房,还要提供心理疏导。”

    “另外,精神病院的院长和相关医护人员,必须依法严惩,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陈明赶紧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我们会制定详细的补偿方案,明天就公示,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一定做到公开透明,让被伤害的人满意,让全市老百姓放心。”

    周志高点点头,又看向市纪委书记王浩:“防止蛀虫滋生,纪委的责任最大。许麦民能一手遮天,就是因为监督机制出了问题。”

    “你们要建立‘干部行为监督台账’,重点盯紧分管拆迁、工程、民生领域的干部,定期开展廉政谈话,还要畅通举报渠道,让老百姓参与监督。”

    王浩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们已经制定了《寒市干部廉政监督细则》,以后每个季度都会对重点岗位干部进行审计,发现问题立刻核查。”

    “而且我们会在全市设立‘廉政举报箱’,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确保老百姓的举报能及时回应。”

    “很好。”周志高的语气缓和了些,“但我要提醒你们,监督不能走过场。要是再发现有人包庇腐败分子,不管他职位多高,我都会让组织部和纪委联合介入,该撤的撤,该查的查。”

    “你们怕得罪人,我不怕;你们不敢动的人,我来动!”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赵国梁赶紧说:“周部长,您放心,我们一定摒弃‘老好人’思想,严格执行监督制度。”

    “以后班子里要是再出现许麦民这样的人,我们绝不姑息。”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寒市班子成员围绕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从精神病院的整改到干部监督,从补偿安置到民生改善,每个环节都制定了具体措施。

    周志高偶尔插话,提出修改意见,比如要求补偿方案必须包含“子女教育优先安排”“医疗费用全额报销”等条款,监督台账要纳入干部考核,与晋升直接挂钩。

    讨论结束时,已是傍晚。

    周志高看着桌上厚厚的方案草稿,脸上露出一丝认可:“这个方案框架不错,但还要细化。明天上午公示,下午召开群众听证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

    “记住,方案不仅要让我满意,更要让寒市的老百姓答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要是老百姓不认可,再好的方案也没用。”

    “是,我们一定照办。”赵国梁等人齐声应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离开市政府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老郑开车,看着周志高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忍不住问道:“周部长,您今天没追究他们的责任,是不是有点太宽容了?”

    周志高睁开眼,望向窗外的灯火:“宽容?我只是不想因噎废食。”

    “寒市的班子里,确实有想干实事的人。要是把他们都揪出来问责,寒市的工作就没人干了,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搞一刀切。”

    老郑点点头,又问:“那许麦民的同伙呢?我们还没查到他背后的人。”

    “别急,”周志高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许麦民已经被控制,他的资金流向和关系网,我们正在查。只要找到突破口,他背后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而且寒市班子现在被敲了警钟,他们会比我们更想找出同伙,不然自己也会被牵连。”

    第二天一早,寒市市政府官网公示了《精神病院遗留问题解决方案》,详细列出了补偿标准、安置措施和问责计划。

    消息传开,市民们纷纷登录官网查看,还有不少人打电话到市政府咨询。

    下午的群众听证会,周志高亲自参加。被关押人员的家属、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市民共50多人到场,大家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

    “我丈夫被关了两年,工作没了,房子也被拆了,补偿里能不能优先安排住房?”一位中年妇女红着眼眶说。

    “我儿子被送进精神病院后,落下了病根,能不能安排专门的康复治疗?”另一位老人问道。

    周志高认真记录着每个人的意见,当场表态:“大家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都会纳入方案。”

    “补偿和安置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调整,确保不让一个人受委屈。”

    听证会结束后,市政府根据意见修改了方案,再次公示。

    这次,方案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认可,网上的好评如潮。

    “周部长真是为民做主,这个方案我们满意!”

    “终于能给我丈夫一个交代了,谢谢周部长!”

    与此同时,市纪委对许麦民的调查也有了新进展。通过审讯许麦民和查阅他的通话记录,纪委发现,寒市卫健委主任张磊、市信访局局长李娟都曾为许麦民提供过便利,帮助他掩盖非法关押的事实。

    “周部长,我们已经对张磊和李娟采取了强制措施,正在进一步审讯。”王浩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振奋,“他们交代,许麦民还和几个房地产老板有勾结,涉嫌在拆迁项目中收受贿赂。”

    周志高的眼神变得锐利:“很好,继续查!一定要把许麦民的关系网彻底挖出来,斩草除根。”

    “另外,让市政府加快方案的落实,尽快让被伤害的人得到补偿和安置,不能再让他们等了。”

    挂了电话,周志高走到窗前,看着寒市的街景。

    阳光正好,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脸上带着对生活的期待。

    他知道,寒市的改变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他有信心,只要寒市班子能吸取教训,真心为老百姓办事,这座城市一定能摆脱阴影,重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模范城市”。

    “老郑,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去精神病院看看那些被释放的人,再去城东拆迁区,了解下补偿安置的进展。”周志高的语气坚定。

    老郑点点头,发动车子。

    车子驶在寒市的街道上,朝着精神病院的方向而去。

    喜欢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请大家收藏:()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