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9章 这样就可以了吗?
    42年,

    秦裕40岁。

    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个年纪已经步入中年。

    按照现在人均一百八十岁的预期寿命来说,则还属于年轻人。

    而可能是因为至今秦裕依旧单身,对于他的人生大事,上面虽然从来不多说,但其实也能够明显看得出关心。

    在秦裕的身边,其实远不止卫暮芸一个生活助理,

    还有一些其他几位,面容姣好,家世清白,适龄的优秀女生,担任着他身边生活助理,工作助理等职位。

    倒谈不上国家给发媳妇。

    但的确就是,如果秦裕主动表达对身边某位适龄单身女性的好感,很难有多少人会拒绝秦裕。

    不过,倒是没有人真得在秦裕面前提起这件事情。

    全凭秦裕的个人意愿。

    同时,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女生向秦裕表达什么男女之间的感情。

    主要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秦裕一出现时,就已经顶着2611延寿针剂之父的头衔,是作为本世纪以来最伟大生物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对于秦裕都是‘望而生畏’。

    一点差距时,可能会产生好感,差距太大时,只会让人仰望。

    对于秦裕,绝大多数人真是差不多要将秦裕放在神坛上了,

    实在是不敢用什么世俗的欲望去玷污秦裕教授。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秦裕教授很优秀,但绝大多数人脑子里下意识几乎不会觉得秦裕教授会和她们产生什么关系。

    而对于秦裕个人来说,

    这件事情,其实秦裕自己都还没有想清楚。

    是否要找一个人度过一生?

    他是绝对永生的,但他的伴侣,基本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他再次从事延寿技术的研究,又能够最终将伴侣的寿命延长到什么时候,

    数百年,还是数千年,对于一个绝对永生者来说,这其实都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此刻的他,并没有什么想要相伴一生的人。

    总不能单纯为了和另一个人度过一生,就去找一个人吧。

    为了想要结婚,然后找一个人来结婚。

    对于此刻的秦裕来说,这显然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如果未来某一天,遇到这样一个人,他愿意和她成婚,而不是因为想要结婚所以挑选中她。

    那可能,秦裕会尽可能两个人相伴的时间久一点再久一点。

    但现在,肯定是没有的。

    当然,秦裕也知道,想要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对于他来说,可能也是越往后越难。

    ……

    也在秦裕四十岁这一年,

    可能是命运也喜欢凑整数,也可能是秦裕想要在这一年做出一些东西,

    所以在研究推进上多用了点‘力’。

    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的两个研究项目,分别拿出了两个重磅成果。

    首先是改造环境的植物这个项目的研究。

    在秦裕最开始给出的大方向上,

    虽然也有其他方向的尝试,但011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主要还是集中在菌类方面进行研究。

    希望能够研制出一种,能够在荒漠,戈壁这种高温和低温温差较大,偏干旱区域能够广泛繁殖的菌类。

    同时,其菌丝在浅表土壤中蔓延的过程中,能够对沙土之类的土壤产生固化效果,提升土壤蓄水性。

    在推进这项研究的开始阶段,011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教授们,

    按照秦裕的要求,对地球上现存的大量菌类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

    在正式开始研制那样011研究所所需要的特殊菌类之前,

    011研究所在秦裕的带领下,先建立了相关基础理论,和理论框架。

    这是计算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虽然说生物学,材料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一直存在偶然性,也就是靠运气的地方,

    但对于秦裕来说,并没有什么想要碰运气的想法。

    在一开始,依赖前置研究得出的理论框架,

    秦裕对于这样能够满足011研究所项目需要的特殊菌类,进行了‘理论预言’。

    在对于目标物的底层结构进行详细描述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合成和改造出这样一个目标物的研究方向。

    也就是说,在研制出它之前,研究员们,其实就已经基本知道它是什么样一个东西。

    整个研究,绝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了前置理论研究阶段,

    整个研究持续了十年,八年都在做理论建立的工作。

    但这个过程中,一众研究员们都是很亢奋的。

    一个成熟的理论的建立,对于生命科学,生物学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在此刻有一个关于菌类研究的完整理论框架的情况下,

    意味着能够做出一种特殊菌类,就能够做出第二种。

    如果第一种特殊菌类不满足期待,人们还能够针对这种特殊菌类进行再次针对改进。

    这可比‘碰运气’,花费漫长时间,改造出一种满足要求的特殊菌类厉害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所有研究员们的眼里,这种特殊菌类的诞生,都没有这个理论的形成有价值。

    这实际上意味着,人类的生物学在该领域,再往前大大的跨了一步。

    有了理论,就可以不光是考虑研究适合目前需要的菌类,也同样可以研究满足其他需要的特殊菌类研究。

    当然,

    那样满足项目需要的特殊菌类的研制,

    在一众研究员们分工合作,顺着秦裕教授的理论预言以及给出的研究方向,

    两年时间进行了大量实验摸索过后,也诞生了出来。

    在一众研究员们的一致同意和要求下,

    这个特殊菌类,被以秦裕的名字命名,就叫‘裕类菌’。

    或者再简单点,就叫‘裕菌’。

    ……

    通过多种手段,改造,诱化合成培育出来的裕类菌,从诞生之初,

    就几乎满足了研究员们的所有期待,

    裕类菌通常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不怎么结蘑菇的‘蘑菇’,

    有着强大的生存能力,‘韧性’不错的,‘粗壮’的菌丝结构。

    在浅表土壤中生长时,会这种‘粗壮’的菌丝,会密密麻麻在土壤中延伸,将其遍布的整片土壤,牢牢的粘合在一起。

    将沙土粘合成初步的,有些成板块的土壤,能够极大提升蓄水能力。

    只不过,

    在这裕类菌诞生的第一时间,研究员们就发现了它的一个问题。

    生存能力的强,环境适应力强是好事,

    但是太强了就不是好事了。

    这种人为创造出来的菌类,虽然是准备用在荒漠戈壁的,但实际上就是几乎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

    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异常危险的东西,

    就这么放出去的话,要不了多久,经过其反复繁殖的话,整个地球生态圈可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有着极强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的它,会严重挤压地球生态圈中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严重一点,搞不好能够把地球都变成‘菌子星’,然后直接生态灭绝。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研究员们在秦裕的带领下,自然给这种特殊菌类,再做了一点‘小手脚’,

    从基因和底层机制上,就限制死了这种特殊菌类的繁殖和蔓延可能。

    在裕类菌的两代繁殖过后,其‘后代’就会失去繁殖能力。

    保证了裕类菌能够发挥预期作用,在需要的范围内形成足够规模的繁衍和增殖的同时,

    又避免它无休止的扩散。

    ……

    42年,

    在011研究所的实验室内,诞生了裕类菌,

    并完成了裕类菌的实验室培养,小范围室内试验,安全性试验过后。

    011研究所准备就这种改造环境的特殊菌类,进行大规模实验了。

    秦裕通过专线电话,和上面沟通了这个问题。

    而对于011研究所以及秦裕的这方面要求,

    上面自然没有什么二话。

    极短的时间里,上面走完了流程,给011研究所裕类菌研究项目,批了共一万亩位于西北地区的荒漠土地,用作裕类菌的首次大规模实验。

    只要这一期实验能够达到预期,自然还会进一步提供更大的试验范围。

    ……

    42年,6月,赶着雨季。

    裕类菌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实验就开始了。

    秦裕也难得离开了一趟011研究所,领着011研究所‘裕类菌’研究项目中的一众核心研究员,

    抵达了大西北,算是见证和关注一下,裕类菌的首次应用。

    渭州省,戍岭市。

    秦裕和一众研究员,乘坐专机抵达了戍岭市的一个非民用机场。

    然后在乘车,一路离开了戍岭市的城区。

    戍岭市华国西北地区的一座城市,极其靠近西北地区的大片荒漠,

    在最严重的时期,戍岭市外的土地荒漠化,一度蔓延到城区边缘,一到刮风的季节,

    基本就是黄土漫天,黄沙遍地,地上走过,都能够留下清晰的脚印。

    车露天停上一晚,都能够被超过一指厚的黄土盖上。

    也就这几十年,持续的荒漠治理行动,防护林从戍岭市的城区边缘开始往外重,

    一点点往荒漠地区压了回去,才让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但在成片的防护林之外,依旧存在着大片荒漠地区。

    而那片荒漠,就是秦裕一行人此行的目的地。

    在车上,车一路朝着戍岭市城区外行驶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都不太能够感觉出来,这里处于荒漠的边缘。

    路两边,大片大片的树木林荫,反而让人看得挺舒服。

    不过,

    再往前进行一段时间过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扭转。

    随着越往荒漠靠近,

    路两边的树因为种植下去的年限问题,也就不可避免的越来越矮,越来越稀疏,

    然后彻底离开了林区,进入到了戈壁地带。

    戈壁区域里,虽然有大片的黄土裸露出来,但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大片大片的草方格,已经初步长起来的灌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