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章 秦教授老了
    “秦教授……”

    在得知,秦裕教授要退休的消息时,公布和确认之前。

    接任先前那位老领导的,新的老领导自然是专程到了一趟011研究所。

    可真得和秦教授面对面坐下来,

    看着已经两鬓斑白,满头发白,虽然精神状态还不错,但终究已经有些步履蹒跚的秦教授,

    这位新任老领导,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秦教授已经在011研究所,贡献了大半生的时间。

    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文明的研究上,

    属于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

    而现在,秦教授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岁,即便是以180岁的寿命来说,也已经踏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

    难道,还要挽留秦裕教授在这里,继续度过他人生中最后一点时间吗?

    虽然,在漫长时间的惯性下,负熵研究院已经习惯了秦裕教授的存在,

    有秦裕教授在,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推进的所有研究项目都最终有一个人能够兜底。

    在秦裕教授的主持下,一些问题最终必然能够得到解答,这几乎都已经成为了011研究所内一众研究员们思考中的本能。

    在秦裕教授在的情况下,整个011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做研究时都要自信一些。

    甚至别说是负熵研究院了,

    整个华国,整个世界,都已经习惯了秦裕教授的存在。

    秦裕教授过些年,会不会再拿出一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来,都成了绝大多数人们偶尔会去想到的事情。

    但……此时此刻,看着秦教授已经年老的模样,这位新任的老领导,也实在是说不出来继续挽留的话,

    最后,沉默了许久过后,这位新的老领导只是对秦裕问道,

    “秦教授,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尽可能保证负熵研究院的继续存在下去吧。虽然你们可能觉得,考虑太久远之后的事情没有必要,但我依旧认为,负熵研究院是有长久存在下去的价值的。”

    “人总是期待未来,以至于忽略了,期待中那个未来,总有一天不会再到来。”

    听着秦裕的话,这位老领导点了点头,

    然后停顿了下之后,又问,

    “秦教授,那您自己呢?您个人有什么需要吗?”

    听着这话,秦裕笑了笑,笑完了之后,摇了摇头,

    “我什么都不缺。”

    秦裕真正想要的东西,他自己会去拿。

    比如想要一个活得更久的人类文明,这个好像也没有谁能够承诺给他。

    这位老领导再点了点头,然后再问,

    “那秦教授,负熵研究院的下一任负责人,您有推荐的人选吗?”

    “程岳院士吧。”

    “程岳院士之后呢,秦教授您还有推荐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后面的事情就由你们决定吧。总会有认可负熵研究院理念的人再次出现的。”

    秦裕眯着眼睛,笑着回答道。

    这位老领导最后点了点头,

    这次两人之间的谈话,基本也就结束了。

    ……

    以秦裕此时的影响力来说,

    秦裕退休,已经很难说是011研究所和秦裕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这条事情,自然也有作为一条较为正式的新闻,由华国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华新社快讯。”

    “近日,据秦裕院士自述,因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渐不再能够支撑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即日起,秦裕教授将离开他为之奉献了上百年的科研工作,不再从事相关领域的直接研究工作。”

    这条极其简短的消息,在极短时间里,就给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来了个‘大轰炸’。

    对于秦裕教授的名字出现在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上,出现在新闻上,出现在网络上,

    人们倒是没有任何意外。

    但秦裕教授不再从事研究工作是什么意思?

    不止是华国,整个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人们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都是一脸懵。

    虽然不少人,在看到秦裕教授连续获得一些有终生成就奖性质的勋章和奖项时,就已经有一些隐约的猜测,

    但绝大多数人,其实潜意识里都排斥这种猜测。

    所以,在这条新闻出现的前一刻,许多人都压根没有想过会有这件事情发生。

    秦裕教授退休了?

    为什么啊?

    其实绝大多数人,潜意识里,都已经习惯了秦裕教授的存在,

    所以下意识就认为,秦裕教授应该一直存在,一直都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从事着重要领域的研究,

    这样一直到下次他的名字再次大范围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带来一个崭新的研究成果。

    说起来有些可笑,又有些普遍,绝大多数人脑子里下意识就没有想过,秦裕教授会老的。

    可能是因为秦裕教授出现在公众视线里的次数实在是不多,

    网络上,提及秦裕教授的视频里,许多都还是用的秦裕教授年轻时候的画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许多人印象里,秦裕教授都始终还是那个年轻人。

    “啊?不是,这个意思是,秦教授要退休了吗?好像是到年纪了,而且比许多人退休都晚了……只不过……不是……我还是有点懵。”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第一反应是,秦教授老了?秦教授怎么可能会老……我印象里的秦教授,还是历史课本上那张秦教授年轻时候的照片。”

    “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我原本还在想,等我毕业之后,去追寻秦教授的脚步,最好能够进和秦教授同一个研究单位,在秦教授手下做研究呢……”

    “虽然感觉有些遗憾……但秦教授好像的确是到年纪了。秦教授这一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大概也很累吧,也是时候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老实讲,我第一反应也是,秦教授怎么会退休,怎么会离开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秦教授这个名字在我的印象里,基本和生命科学这个词绑定的。但是想想……我们好像也没有什么资格,要求秦裕教授一直在现在的研究岗位上,研究到死去那一天。”

    “我脑子好像宕机了,现在都没有回过神来。不过,我还是真诚的祝愿,秦裕教授退休后的时间能够轻松愉快……当然,秦教授要是愿意回陵川大学再带带学生就好了,正好我准备考陵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

    “美得你,到时候你别蠢得把秦教授气出病来。”

    网络上,因为此的热闹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整个世界似乎都因为这个消息有些沸腾不止。

    但绝大多数人们对于这件事情,也说不出来什么。

    难不成真得不让秦裕教授退休吗?

    说白了,他们每个人都是秦裕教授研究成果的受益者,

    他们有什么资格,让秦裕教授继续在人生的最后一点时间里,还继续为他们付出。

    最后,绝大多数人们,也只是在有些感伤中,

    为秦裕教授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

    “……哎,秦裕教授也老了啊。我也老了。我还记得,秦裕教授在总台新闻的电视直播中,和那位老领导一起宣布2611延寿针剂诞生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真激动啊。可能现在的人们,大多数都体会不到那时候我们的激动了。”

    “你们生下来,成长的过程中就已经知道自己能够活到180岁左右,哪怕你们知道这是秦裕教授的贡献,但也没有那么真切的感知,一切对于你们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世界本来如此。”

    “祝愿秦教授,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都好吧。希望秦教授不用再为人类文明整体操心太多。”

    “哎,那时候,我们还想着,180岁的寿命只是开始呢,哪知道,就真得一直卡在了这儿。不过也够了吧。我这辈子比起前2611延寿针剂普及时代的人们,真得活够本了。祝愿秦教授此后一切都好。”

    最后,

    对秦裕教授送上祝福的词条,从华国内,到华国外,整个人联范围内,

    各个国家网络社交平台的榜单上。

    秦裕也稍微看了看,

    但也没有再站出来说什么。

    ……

    秦裕退休这条消息,不经意间,

    倒是对另外一个领域再次产生了暴击。

    还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对延寿机制,延寿技术的研究。

    这个研究方向,几经起伏,但因为2611延寿针剂珠玉在前,在这个时代还是热门,颇有点长盛不衰的架势了。

    特别是,曾经经历过2611延寿针剂诞生,此刻又到了末年的有钱人们,越是靠近死亡,就越是疯狂的往相关方向的研究上,砸下重金。

    只求再有2611延寿针剂这样的奇迹诞生。

    可是,到此刻,秦裕教授都退休了,都不再从事延寿机制的研究了,秦裕教授都老了。

    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投入者们来说,实在是受挫。

    要知道,秦教授是人体延寿技术之父,公认的人体机制研究这条路上走得最远的人,2611延寿针剂的创造者。

    这种情况下,秦教授都走到了老年了,都没有拿出新的延寿技术。

    秦裕教授总不可能能够研制出更先进的延寿技术不研究,自己想死吧?

    不少人们这时候都已经怀疑,

    2611延寿针剂的诞生,纯粹就是秦裕教授卓越智慧下的一个偶然。

    2611延寿针剂诞生的这条道路,并不能开辟一条持续增加人体寿命的研究道路。

    仅仅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要想等到下一个偶然事件,概率可能和2611延寿针剂没诞生之前差不多。

    甚至有可能,180岁就是人体的极限,再往后都不可能再增加了。

    不然有机会的话,秦裕教授不说其他的,自己总会想多活一段时间吧。

    就是在这种心态下,

    延寿技术,延寿机制这个方向的研究,就这么再挨了一下。

    ……

    公元时代155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