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章 秦裕故居
    公元时代192年。

    距离两世纪以来最伟大生命科学学者秦裕教授离世,已经再过去了二十年时间。

    曾经一些原本就已年迈的人,此时也已经追随着秦裕教授的脚步离开了这个世界。

    秦裕教授对这个世界曾经的影响,秦裕教授的名字,自然还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

    但也就跟过往的,过去的每一个时代一样,成为了这个时代人们认知中,历史的一部分。

    华国首都,

    档案中记录,在社养局长大的一位年轻人,

    在这一年,自行申请,将自己的名字更改为了秦裕。

    在负责审核该申请的工作人员,询问原因时,

    这位年轻人,给了一个堪称无懈可击的理由——从小就对秦裕教授很崇拜。

    ……

    秦裕这一辈子,给自己安排的身份可以说是很牢靠的。

    他并不是给自己捏造了一个身份然后想办法录入档案系统。

    如果有人想要调查他的来历出身,就能够看到他‘前二十年’完整的人生轨迹。

    在社养局出生,在社养局度过童年和青年阶段,同其他‘同龄人’一起读书。

    有着完整的社会关系,在每个阶段,都有和秦裕发生过交集的人,能够从他们口中确定,有秦裕这样一个人存在。

    而不是单纯有一份档案记录。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的这一点,

    其实也简单——秦裕的确是从社养局开始,重新走了一遍从一岁到二十岁的人生过程。

    伪装的能力能够让他‘变老’,自然也能够让他重新‘年轻’。

    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同时也是一个最没有破绽的方法。

    ……

    从民政部门改回自己的名字出来。

    秦裕抬起头,看着碧蓝的天空,长吐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久违的,他又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时,还是包含绝对永生的三个愿望被实现的时候。

    同时,虽然他绝对永生的本质,从来都没有变化过。

    但有时候,身边的环境,也会让人偶尔有些恍惚。

    当周边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老了的时候,

    和现在,周边所有人都认为他依旧年轻的时候,

    虽然精神上的绝对永生,不至于让他因为前者而陷入较为负面的状态,

    但前后两种环境,主观上带来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此时此刻,秦裕的确有一种像是又再重新年轻了的感觉。

    此刻,或许能够算他这一次,这一轮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而他这一辈子,将做点什么呢?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他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

    在这一辈子的前二十年里,

    秦裕并没有利用他的天赋,他的超级大脑,塑造一个横空出世的超级天才。

    相反,秦裕仅仅只是很寻常的度过了在社养局,在校园里的时间,

    对于这一辈子,前二十年中绝大多数和他发生过交集的人们来说,秦裕都看起来并没有不同寻常。

    因为很简单,

    这一辈子,或者说接下来的几十年,并不打算像上一个身份那样‘引人瞩目’。

    而且,这一辈子,或者说在这次这个身份下,他大概率不会完完整整度过一百多年的时间。

    天才生物学家的人生不太好草草收场,

    换了个身份之后,难不成还要等到‘老了’才退场吗?

    对于秦裕来说,这一辈子,他肯定是做完了想要做得事情之后,就直接更换身份。

    而这一辈子,他想要做点什么呢?

    四处看看吧。

    在天才生物学家的身份下,

    他虽然可以虚化,去不同的地方,但受限于挪移的速度,这个世界上都还有许多地方未曾去过。

    现在,抛去了天才生物学家的身份,去掉了所有束缚,就四处看看吧。

    在他进一步将人类文明雕琢他想要的模样之前,

    至少应该看看,这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原本究竟是什么模样。

    他一直想要让人类文明整体,在他绝对永生的漫长人生中陪伴他更久一点,

    那也应该,更具体的,更全面的,更真切的知道,将陪伴他的,或者他想要一直存在的人类文明,根本上是什么样的。

    亦或者,再悲观一点地讲,

    如果未来人类文明灭亡,地球毁灭。

    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他回忆起来曾经的文明,曾经的世界,脑海中也能够多出一些画面。

    掉眼泪的时候,也能够多一点素材。

    在这种想法驱动下,

    这一辈子,二十岁的秦裕,

    实际上一百九十岁的秦裕,就这么出发了。

    ……

    秦裕离开华国首都之后的第一个目的地,有些特殊。

    他返回到了陵川市。

    在百年前,陵川市作为钦州省的省会,城市区域就有加速扩张的趋势。

    到这会儿,相比百年前,陵川市城区范围扩张了一倍不止。

    曾经还在市郊的一些街道,巷子,都已经来到了偏市中心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量老旧的房屋,都已经被拆迁,改建成了商业中心,步行街,商品房小区。

    不过,终究是有例外。

    这片区域范围内,依旧有座三层民房,在官方的精心维护下,保持着原封原样。

    甚至这栋民房所在的这条小巷子,都依旧保持着原本的风格,沿途其他一些民居,也早已经被官方购买了下来。

    从外观上来看,这就像是早些年,陵川市市郊一个偏僻小巷子里的景象,

    但即便此刻,并不是什么节假日,巷子里外,依旧是人来人往。

    只因为那栋平平无奇的民房门边,分别挂着两个牌匾。

    “秦裕故居。”

    “秦裕纪念馆”

    这就是当初,秦裕父母留给秦裕的那套老房子。

    从加入011研究所之后,秦裕其实就很少再回来住过。

    这会儿,

    秦裕提前预约了参观,通过巷子口的闸机过后,重新踏入了他家。

    不得不说,官方对于他这个老房子,维护的其实挺好的。

    绝大多数东西都还原封原样,位置都未曾挪动过。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家里人可能有些多。

    本身就是个挤在偏僻小巷子里的民房,而不是别墅。

    此刻容纳了太多参观者,自然显得就有些拥挤。

    秦裕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

    只是感觉上有些奇妙。

    工作日,来到这里的,其实不少还是学校组织的游学的学生,

    参观者前面,还有一位‘秦裕故居,秦裕纪念馆’的志愿者,为参观者做着讲解。

    “……这就是秦裕教授曾经的卧室了。据说,秦裕教授从小就在这张书桌旁学习……”

    参观者们听着认真,

    虽然谁都知道,这种着名人物故居的讲解都大差不差,

    但这里的确就是秦裕教授生活过的地方,大多数人们还是对秦裕教授保持了足够的尊重。

    秦裕也未说什么,情绪很平静地,跟着这参观的人群,走马观花般,在他自己老家里转了一圈,

    最后来到了屋子的屋顶天台,

    “据说,秦裕教授经常在这里思考一些问题,在他正式进入到陵川大学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之前,他就是在这里思考着这些问题……”

    讲解的志愿者,这点算是说对了吧。

    秦裕那时候还真喜欢在这天台上的躺椅上躺着。

    那张躺椅,这时候也依旧还在,只不过被保护围栏给围了起来。

    “老师,我以后肯定比秦裕教授还厉害!”

    或许是一路来,志愿者夸秦裕教授夸得太多,一个小孩不服气地说道。

    旁边人听到,都露出了笑容。

    那位老师也笑着,揉了揉小孩的头发。

    “加油。”

    秦裕笑着,也拍了拍这个小孩的肩膀。

    作为唯一支持他说的话的人,小孩对于秦裕好感蹭蹭蹭的往上涨。

    还想要跟秦裕说点什么,但秦裕已经转身离开了。

    秦裕仅仅只是来看看,

    并没有什么想要在这里待多久的想法。

    自己参观自己的纪念馆,这种感觉也是挺奇妙的。

    ……

    离开‘秦裕故居’之后,秦裕再来到了陵川大学外。

    不过,也没有进陵川大学。

    这些年,原本就在国内各个大学中名列前茅的陵川大学,

    受到秦裕名声和影响力的作用,明显上再水涨船高,更上了一个台阶。

    只是,秦裕在陵川大学内的回忆其实很少,此刻再过去这么久,就更没有必要进去了。

    转道,

    秦裕来到了曾经那个烧烤店的地方。

    可惜,

    那个秦裕来过几次的烧烤店,已经不复存在了。

    可能就跟秦裕最后一次来时,那位接任的老板所说的一样,

    在他退休之后,这个烧烤店就不会再开了。

    此刻,这陵川大学后边整条街,对比当初来说,都可以说距离秦裕上次来时,已经焕然一新。

    当初烧烤店,开了一个面馆。

    不过,秦裕还是走了进去,点了碗面。

    怎么说呢,

    味道还不错。

    虽然过去的东西已经淹没在了历史之中,

    但现在,依旧能够建立新的回忆。

    对于一个绝对永生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直能够接受新的东西出现。

    或许,他下次再到来这里的时候,这个面馆,甚至这条街都已经不见了。

    但也同样是一种新的体验。

    而人类文明还在的话,他始终还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能够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

    吃完了面,

    秦裕就离开了这儿。

    ……

    公元193年。

    珠穆朗玛峰,这个世界最高峰。

    一个登山队,全副武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

    离开了登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开始冲顶。

    这座世界最高峰,曾经激起过无数登山者对它实现征服的欲望,

    但因为过高海拔,带来的恶劣环境影响,也有着不少登山者在这条路上折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