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1章 碳基芯片
    267年。

    012智能程序,通用人工智能诞生的第五年。

    智能机械对于人力的取代,呈现出一种加速度。

    到这一年,社会生产中的人力占比对比智能机械,通用人工智能负责的那些已经只剩下小部分。

    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大量智能机械被得到使用,新建的工业生产集群中,高度无人化,乃至完全无人化得到了普及。

    为智能时代提供算力支持而修建的算力中心,已经有相当数量修建完成被投入使用。

    只是在智能时代滚雪球一般生产力增长的过程中,对算力的需要也是在滚雪球般的倍增。

    按照相关统计,在这个时候,每增长一份生产力,其中有不小的一部分,都最终花在了增加算力上。

    而且,这种增加算力消耗的生产力,在每增长一份生产力中的占比,还有增加的趋势。

    ……

    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研究所。

    这几年,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规模还在继续膨胀,

    哪怕是划出了一个比较高的门槛,到这一年,信息去噪所内,直接参与研究的研究员数量还是超过了一万五千,

    正朝着巅峰时期的011研究所追赶。

    其中少部分,做着一些辅助通用人工智能在华国范围内普及的工作,

    绝大部分则依旧在秦裕的带领下,投身对新的算力技术,算力装置的研究中。

    在通用人工智能普及的智能时代,

    此刻还限制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了,

    一个是能源,另一个就是算力。

    能源不用多说,随着智能时代工业规模,生产规模的进一步膨胀,

    对于能源的需要也是与日俱增,目前是还靠智能时代新增生产力,在相关能源物资的开采,能源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上加大投入来支撑着。

    但显然这种方式很难永远的维持下去。

    不过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秦裕和负熵研究院也还没有投身其中,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而算力方面。

    意义自然也不用多说,

    除了是秦裕期待的,强人工智能诞生的基础,也是智能时代运转的基础。

    一众在秦裕带领下,投身其中的研究员们,知道其中的意义,

    很确定自己正在从事着一份伟大的事业。

    也能够感受到在秦裕院士带领下,研究进程的突飞猛进,

    所以,自始至终,都是比较斗志昂扬的。

    哪怕短时间内,算力技术的相关研究还没有产出秦裕想要的结果,

    一众研究员们也都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

    在算力技术的研究上,

    信息去噪研究所,或者说目前相关研究领域,

    在这个时代主要集中在几个方向。

    硅基芯片,碳基芯片,量子计算机。

    硅基芯片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算是已经走到头了。

    受限于物理性质,硅基芯片的极限性能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在秦裕的带领下,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信息去噪研究所和负熵研究院也有往这个方向投入了一些研究力量。

    在前一两年,信息去噪研究所综合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技术,拿出硅基芯片相关算力技术的最后一个优化方案,

    最先进的硅基芯片对比过往,性能再提升了一截过后,硅基芯片也彻底抵达了物理上的极限,摸到了性能天花板。

    算是给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众算力中心,提供了一种过渡使用的算力装置。

    之后,信息去噪研究所也就基本放弃了这个方向的研究。

    然后是量子计算机,

    这算是一个最具有想象空间的研究方向。

    量子计算机对比经典计算机,运算速度上是不止一个量级的提升。

    但量子计算机同样有天然的缺点。

    就是普适性不够,在面对一些特定问题时,量子计算机的解析运算速度极快,

    但面对一些经典问题时,量子计算机又不再具备太大的优势了。

    对于这个方向的研究,信息去噪研究所在秦裕的主导下,也投入了部分研究资源。

    不过光对量子计算机方向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

    即便最终产出一些研究成果,可能也只能作为算力技术,另一种普及算力装置的补充。

    所以,

    再然后就是碳基芯片的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新意’的研究方向,

    早在一两百年前,学界就已经有相关研究团队在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

    对比硅基芯片,碳基芯片的优势是明显的。

    从物理上,就决定了同制程下,碳基芯片的性能能够超出硅基芯片不止一个量级。

    也就意味着碳基芯片的性能上限,要高出硅基芯片许多。

    只是在碳基芯片的研制上,本身也存在不少难题。

    其中一些关键性难题,已经困住了学界超过百年的时间。

    此外,在过往,关于碳基芯片还有一个生产环节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产业基础远不如硅基芯片成熟,建设硅基芯片产业的成本过高。

    不过,

    在目前的这个智能时代,构建一个新的碳基芯片工业产业群,

    显然不是一个问题。

    智能时代暴增的生产力,能够轻而易举覆盖这个成本问题。

    而碳基芯片研制上本身的难题,

    信息去噪研究所则是在秦裕的带领下,逐渐尝试攻关着。

    而除了这三个方向之外,

    得益于负熵研究院在生物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得天独厚的优势,

    信息去噪所,在算力技术的研究上,

    还出现了一个有点‘邪门’的方向——生物计算机。

    不考虑其他的,

    单从能够带来的算力增长上,

    这个研究方向也同样有相当的想象空间,

    就如同人脑,

    人脑内的信息传递速度,是远远比不过计算机的,

    但是,深入到微观层面,人脑的复杂度远远超过计算机。

    理论上来说,

    这种‘湿件’算力装置,可能更加适合孕育强人工智能的诞生。

    只不过,对这个‘邪门’方向的研究,

    目前信息去噪所,也就处于原理摸索阶段,

    距离真正弄出来一个‘湿件’差距还是有些远的。

    就这么,

    在同时对多个研究方向的投入和努力下,

    信息去噪所,做着算力技术的攻关。

    其中的重心,也是秦裕参与最多的,自然还是碳基芯片的研究。

    ……

    268年。

    这一年,

    再将新的退休年纪,继续提前到110岁的同时,

    华国再公布了一条新的计划。

    将调整每年从人体繁育装置中孕育出来的新增人口数量,

    预计将在接下来三十年时间里,将人口总数提升到三十亿。

    在目前这个时候,华国范围内,人口数量才堪堪二十亿人不到,

    这个计划,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华国范围内的人口将进入一个暴增阶段。

    这乍一看和提前退休年纪这件事情摆在一起有些矛盾,

    提前退休年纪本身就是因为智能时代人力过剩导致的,

    却偏偏还要继续增加人力。

    但实际上,这两件事情并不矛盾。

    过剩的实际上是从事重复性劳动的人,

    缺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创新性工作的科研人员。

    随着文明和时代进入新的篇章,

    对于科研人员,科研力量的需要只会与日俱增。

    在这个时代,

    暴增的生产力,足够支撑文明养着一些可能不给文明提供太大贡献的人,

    但提升的种群基数,总能够带来更多文明发展需要的人。

    此前,在人体繁育装置,社会集体抚养普及的情况下,

    华国范围内,依旧没有让种群基数大幅度快速提升,

    不就是因为生产力限制吗?

    但现在,智能时代到来,智能时代带来的生产力暴增也已经逐渐得到了体现,

    一切都不一样了。

    具体点说,现在社养局内,也不缺照看婴儿的护理人员了啊。

    当然,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

    这个计划其实还隐含着另外一个原因。

    ……

    在这一年,人联中所谓的‘三方’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就只剩下了华国这边的一方。

    在智能时代带来的新一轮生产力暴增下,

    人联中,华国这边和华国之外其他国度在生产力对比上,已经严重不成比例。

    根据这一年的统计,华国范围的生产总值,已经占据了人联中的九成。

    人联中的其他两方,虽然不可能自己背叛自己,

    但原本归属于他们影响范围内的一些国度,在这一些年,都已经倒戈。

    也就是说,华国范围内,再加上华国影响范围内的一众国度,

    生产总值在人联中的占比,都已经不只是优势了,而是彻头彻尾的覆盖。

    这些年,在社会集体抚养的争论之后,

    整个世界都已经在越来越安静。

    在华国这边的主导下,

    原本只是名义上的人联,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约束力。

    这几年时间里,

    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发生持续超过半个月的争斗。

    在这种情况下,

    等到华国这边的人口,也占据人联中的绝对多数之后,

    许多事情,基本就相当于结束了。

    当然,

    其他各方肯定不是没有聪明人,

    但对此也没辙。

    这本质上,其实就是生产力的碾压。

    而且,

    不少人这时候才猛然发现,

    人体繁育装置,社会集体抚养在整个世界的普及,

    几乎是一种阳谋。

    这些华国之外,新时代的人们,

    似乎并没有那么抵触人联在华国这边主导下的变化。

    ……

    269年。

    华国范围内,算力中心的建设,

    普及到了每个街道。

    在足够的生产力支持下,每个街道范围内,几乎都建造起了一座算力中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