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6章 您是秦教授
    “秦院士,从此之后,您的头衔上,可就再要加一个可控核聚变之父了。”

    指挥大厅的欢呼过后,稍平复了一些情绪,也似乎因为可控核聚变的实现轻松了几分的老领导,

    同秦裕说了句夸赞的话的同时,也是说了句玩笑话。

    “可控核聚变之父的名头,我就不窃占了。在我参与之前,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进程已经走过了绝大部分,我在氘氚聚变的研究中,并没有做出太多贡献。”

    秦裕对于老领导这句话,倒是摇了摇头。

    他倒不是排斥荣誉。

    整个世界为他欢呼的感觉,

    ‘心’还保持着年轻,‘精神’也绝对永生的他,不说贪恋,

    但肯定也不厌恶。

    只不过,就如同他说得一样,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上,特别是氘氚聚变的研究上,他并没有做太多。

    即便他不参与,之后,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各研究团队还是会将强人工智能引入可控核聚变实验堆,

    同时依靠于智能的生产力,做出一些调整之后,完成新实验堆的建造。

    可能过程会比他参与稍坎坷那么一点,但最终依旧能够获得氘氚聚变实验堆的成果。

    这种情况下,他实在是没有必要去占一个什么可控核聚变之父的名头。

    而且,说白了,他其实也不缺这么个名头。

    哪怕作为仅作为智能时代的开启者,这个时代依旧会留下属于他的深刻烙印。

    即便是不作为可控核聚变之父,人们依旧不会忘记,强人工智能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时代,在可控核聚变实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

    他参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主要为的从来也不是氘氚聚变,可控核聚变之父,

    而是为了之后的氦3聚变研究。

    氘氚聚变研究,顶多算是氦3聚变之前的试手。

    是氦3聚变开始研究之前的基础。

    也顺便让之后,将继续参与氦3聚变研究的研究人员,研究团队架构起来。

    目前氘氚聚变反应堆的整个研究项目,就已经是一个足够庞杂的项目。

    氦3聚变的研究,就只会是一个更加庞大的项目,更加庞大的工程。

    这和秦裕的智商没有关系,

    他就是长八百只手,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整个氦3聚变研究项目,

    他把握整个研究项目的主要方向,突破一些关键领域方向,其他各研究团队解决一些子系统,子模块的设计,

    这才是比较正常的研究进程。

    不然,即便秦裕自己真得能够掌握整个氦3聚变研究项目所有子系统,子模块的所有细节,

    他就是这样将整个氦3反应堆的整体设计制作出来,都不知道要花费多久时间。

    听着秦裕的话,

    老领导收敛了一些笑容,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反驳什么,

    只是再说道,

    “即便是不作为可控核聚变之父,整个可控核聚变项目中,秦院士您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行百者半九十,绝大多数时候,九十九到一百这一步同零到一这一步同样重要。后者开始是一切开端,前者收尾才能算是真正成功。”

    ……

    “华新社快报。”

    “华新社10月12日,陵川市电。”

    “在我国秦裕院士负责的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原01号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各研究团队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02号可控核聚变氘氚聚变实验堆项目与近期完成建造,并于今日圆满完成首次点火运行试验任务。”

    “本次02号可控核聚变氘氚聚变实验堆的首次点火运行实验中,”

    “02号聚变实验堆稳定运行时间两小时20分,发电持续时间一小时20分,期间,q值稳定在10以上……综合以上数据,02号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宣布本次点火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本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点火试验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正式踏入商用化,普及化进程。”

    “在可预期的时间里,目前,我国在智能时代的能源压力,将得到极大程度缓解!”

    这一条好消息,也没有什么好拖延的。

    不同于当初通用人工智能的普及,还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和缓冲。

    此刻已经对于已经步入智能时代的社会来说,

    事实上已经不需要担心,可控核聚变成功,能源大释放带来的什么太大的震荡了。

    在智能时代,可控核聚变的成功,基本只有缓解了能源压力的好处,连短时间的震荡都不会有了。

    当天,第一时间,就由华新社进行了报道。

    而对于看到这条报道的人们来说,

    别得懂不懂的不好说,

    报道中的最后两句话的意思,还是能够理解的。

    “卧槽,这么快?”

    “小子,智能时代的奇迹,不懂了吧?”

    “秦裕院士牛逼,能动所牛逼,所有参与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的研究团队,科研人员牛逼!这是不是意味着咱们能源无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限的能源啊,咱们还是处于智能时代,咱们是不是可以无限暴兵,无限制爆生产力?来智能机械!我要把太平洋填平啊!”

    “无限能源倒是不至于,但我们现在的能源压力要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了是真得。我先前都有些担心,我们工业规模一天比一天大,迟早把整个地球都给挖镂空了,现在是不用担心了。”

    “智能时代之前,我是真没担心过地球上的资源会用完,智能时代之后,我担心了。现在不用担心能源压力了,真是太棒了!”

    “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能源啊!电啊!在咱们这个时代,简直是整个世界运行的基础,能源成本直接决定着我们的生产成本,直接决定着我们所使用的产品的产出成本,比其他什么影响都大。不夸张地说,有多少能源比有多少人都对我们社会的运转影响到。”

    “有电我们整个社会生产都能够不停的转,要是能源不足,我都不敢想,我们的智能时代怎么维持……”

    “我知道,我们都知道……话说,这么说起来,咱们的物价是不是又要掉了……毕竟从整个产业链来说,能源成本基本就是咱们现在生产成本中的大头。”

    “嗯?楼上的朋友,你缺钱花吗?之前咱们的生产力支持下,物价已经够低了吧?”

    “我缺个毛,虽然我才九十出头,不过我都退休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秦院士厉害!”

    对于此刻的绝大多数人们来说,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成功,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太意外。

    主要是02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建造太显眼了,

    虽然没有在陵川市的城市里,但也隔着老远就能够看到。

    上面也没有对02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事情过多遮掩,

    所以,

    很久之前,网络上就时不时已经有一些相关报道和讨论,

    不少人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在结合智能时代本身一天天的巨大变化,

    人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进一步突破,进一步普及也早已经有些期待。

    只不过,唯一可能超出一众人们心理预期的,可能就是,

    这一刻来得这么早。

    同时,也没有太预料到,这件事情也有秦裕院士的参与。

    此外,

    虽然在这之前,

    负熵研究院的存在,就已经基本浮在了明面上,

    但这还是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负熵研究院的存在,直接出现在华新社这个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也是第一次以比较官方的方式,让负熵研究院彻底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这件事情,

    上面也是和秦裕进行了过沟通的。

    对于此,秦裕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伴随着发展的需要,负熵研究院的规模一步步膨胀,

    总不可能研究员人数膨胀到数十万,加上其他后勤工作人员人数都突破百万的时候,

    都成为人们共识的时候,还打死不承认负熵研究院的存在吧,

    那不是掩耳盗铃吗?

    同时,很大原因也是因为,随着华国这边,

    主导着人联进一步整合。

    之前负熵研究院以及011研究所等保密的原因和必要性,其实已经逐渐不存在了。

    那与其大家继续心照不宣,

    还不会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公开了负熵研究院的存在,

    也进一步方便之后负熵研究院继续招收一些新的优秀研究人员。

    此刻,

    也有不少人讨论着关于负熵研究院的相关话题。

    “负熵研究院也是之前主导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研究院吗?牛逼!”

    “不光秦裕院士牛逼,负熵研究院也牛逼!”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了负熵研究院的官网……官网上说,负熵研究院是秦裕教授创立的。”

    “嗯?好了,这下更厉害了?大佬们,你们说,我有希望以后加入负熵研究院吗?我不求成为负熵研究院里的哪个研究所的负责人,只求成为一名正式的研究员?”

    “……不用想了,下辈子吧……能加入负熵研究院的智商,你出生的时候有就是有,出生的时候没有就是没有了。”

    “也就是说……负熵研究院基本引领了过去这么多年,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吗?”

    “我需要纠正你一下,不是负熵研究院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位秦裕教授,一位秦裕院士,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

    “你想想,要是将‘二秦’科学家去掉,我们现在整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世界怎么样我是不知道,我大概是已经没了,毕竟我都已经105了。虽然现在我感觉我的中年都还没有完,但要是没有秦裕教授,我这会儿不死半截身子也入土了。”

    网络上的热闹在持续。

    而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了商业运营的基础,

    自然不可能只是多个媒体简单报道一下就结束了。

    紧跟着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