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程往往在偶然,或者说看似偶然的必然中往前进行。
平静的水面下或许一直都有事情在发生,就如同秦裕此刻专注的湍流研究,
只是不清楚最终哪一个漩涡最终会打破平衡的预期。
让历史的河流也如同经历熵增后,抵达秩序的极限,从规律变得混乱。
公元时代280年,
这一天,信息去噪研究所,发生了一件事情。
信息去噪研究所的危机预警程序中,
短期内人类文明灭亡及遭遇末日危机的概率,先是一瞬间跳到了百分之五十,然后再逐渐回落,落回到了百分之二十的位置,停住了。
这个末日危机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象征意义的东西。
是承担了危机预警使命的信息去噪所,将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引入末日危机信息预警之后的产物。
强人工智能会抽调部分算力,承担原本信息去噪所对危机预警智能程序的期待,
主动监测,收集,接受,筛选世界范围内,可能造成人类文明危机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综合截止当前时间之前的所有危机信息,综合所有危机可能,强人工智能会在信息去噪研究所内,给出一个实时的末日危机概率。
严格来说,这个末日危机概率其实也是人为设置的。
所以这个概率本身,并没有什么横向对比的价值,只是有纵向对比,此刻的概率数据对比过往概率数据的价值。
在这个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末日危机概率诞生之初,
显示在信息去噪研究所内的,人类文明短期内踏入末日或者毁灭的综合概率,
一直稳定在1上下起伏,倒不是人类文明真得在短期的几十天,几年内有百分之一的概率会灭亡,只是程序内部一种衡量标准。
在智能时代快速发展,而可控核聚变还未真正实现普及时,
这个末日概率曾经短暂跳到过2,然后在这两年,又重新回落了。
不过,
即便这个概率本身不是绝对的判断,
但此刻,从1到20,也已经能够说明很多事情。
至少意味着,
强人工智能分析判断,人类文明在这短暂的一瞬间,遭遇末日危机和灭亡的可能性极大程度提高了。
所以,自然而然的,信息去噪研究所的危机预警程序就直接发出了预警。
……
第一时间,作为负熵研究院负责人的秦裕,以及那位老领导等人自然都收到了预警消息。
老领导等人,改变了行程,已经在赶来负熵研究院的路上。
秦裕暂停了手里正在进行着的研究工作,再来到了信息去噪研究所。
危机预警程序中的危机概率突然发生这样大幅度的转变,自然是有原因的。
只不过,这一次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地面,
而是来自于地外。
“有一颗系外小行星,正在径直朝着地球靠近。”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在得到秦裕的授权过后,
接入了秦裕身边双足机器人的控制,通过双足机器人的发声系统,
给出了危机概率暴增的主要原因。
“该小行星由月面环形谷观测装置观测到,目前相关信息已经由月面传回地面。”
建在月面基地边上,依托于环形山的巨型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用作深空观测,深空研究的装置,
也是有智能程序参与运行的,所以同样承担着危机信息监测任务的强人工智能,第一时间就掌握了这条信息。
听着这个原因,秦裕都短暂恍惚了一下。
在过去的两百多年,近三百年的时间里,
人们曾经许多次观测到一些和人类文明擦肩而过的小行星,
其中不乏有一些小行星和地球发生碰撞的概率攀升到一个令人有些紧张的程度。
只是由于太阳系内,地球对外的几道天然屏障,最终这些小行星都没有真正和地球碰撞上。
但这一次,人类文明在这方面的幸运似乎是结束了。
从逻辑和概率上来说,这似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此前地球上,就已经发生过小行星撞击事件,此后也没道理就不再发生了。
随着秦裕在这个世上活得时间越长,迟早会遇上这件事情。
只是区别于,它出现在人类文明能够轻松应对它的时候还是出现在那之前。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
将观测到的那颗小行星的情况,直接显示在了一块屏幕上,供秦裕查看。
首先以许多年前,可能直接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进行对比,
这次给人类文明造成威胁的这颗小行星,直径要小很多,直径仅两公里。
但,就造成的威胁来说,情况却恰好相反。
原因就在于,此刻发现的这颗小行星,速度有些过于惊人了。
目前观测到的,其速度达到了千分之八光速,差不多是每秒2400公里,
超越了人类文明自进入到科技时代以来,观测到的所有小行星的速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外,就已经掌握的数据来判断,
其质量似乎也有些问题,其主体很可能不是常见的陨石成分,
大部分应该是由各种金属合金构成,
甚至就质量来看,这颗直径两公里的小行星,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黄金构成的。
如果不是以现在这种速度,现在这种姿态靠近地球,
那对于人类文明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天降横财了。
但现在这种‘天降横财’,都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宇宙本身似乎也有些过于‘黑色幽默’了。
“秦院士,以现在的观测数据推算,该小行星与地球最终发生碰撞的概率已超过99。”
“发生碰撞的时间,将在19个月之后。”
“嗯,我知道了。”
应了一声过后,翻看着目前观测到的该小行星数据,秦裕暂时没再说话。
99碰撞概率,已经是按照目前该小行星的行进路线,肯定会和地球发生碰撞了。
而19个月之后就会发生碰撞,时间如此紧张,对这颗小行星发现的如此之晚,
其实也和这颗小行星极端的速度有关系,
对比这颗小行星和过往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的速度,
就会发现,此刻这颗小行星事实上与地球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能够在这个时候发现这颗小行星的踪迹,除了其质量比较庞大以外,
也已经是得益于在月面建设的观测装置了。
不然,可能还要更晚才能够捕捉到其踪迹。
而等秦裕来到信息去噪研究所时,
哪怕这条危机信息暂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保密,
但信息去噪研究所内,自然还是有一些核心研究员们已经知道了。
一众得知相关信息的核心研究员,
在这第一时间,焦虑,担忧等直接情绪都还没有涌现出来,
更多的,只是相顾无言,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
大概仅两个小时之后,
那位老领导就在这个时代发达的交通系统下,已经赶到了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研究所。
在这种紧要的时候,省去了一些寒暄。
秦裕将更详细的资料文件,直接递给了这位老领导,
虽然来的路上,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情况,
但此刻这位老领导依旧还是再翻看了一遍。
即便老领导不是相关领域的学者,
但仅仅资料上罗列出来的那些数据,
就已经足够让哪怕一个普通人,意识到这次小行星撞击危机有多严重。
关于这颗小行星的每一条数据,
几乎都在说明着其在和地球发生碰撞之后,能够造成的巨大毁灭性。
“秦裕院士,麻烦您再给我直观具体的说一下,这颗小行星和地面发生碰撞之后将造成什么结果吧。”
秦裕听着这位老领导的话,想了想之后,比较简略地说了下,
“按照目前2801小行星的行进轨迹,它将和地球发生正面碰撞。”
“就能量释放来说,大概超过许多年前,造成恐龙灭绝那颗小行星的数十倍。”
“在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造成全球性的瞬间升温,诱发全球性的火灾,大气含氧量暴跌。”
“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将在地面直接造成大概数百公里直径的陨石坑,冲击波将摧毁陨石坑周围数千公里一切地面植物,建筑,生命。”
“一定范围内,地表直接熔岩化,全球发生猛烈地震,火山喷发,大气被根本性改变,部分被击碎击飞的物质达到逃逸速度,出现在地球同步轨道。”
“巨大的能量释放,可能将造成大陆架发生严重位移,改变整个地表环境……大气环境将不再变得适宜人类生存。”
“……一系列连锁反应下,短时间内,整个地表的所有生物,动植物,几乎完全灭绝,生态圈,生态链完全崩溃……有一定概率,地球直接从一颗生命星球,变成一个失去生命的‘死星’。”
听着秦裕讲完之后,这位老领导也陷入了沉默。
比起之前的236藻类蔓延危机的‘温和’,
这次这个被暂时命名为2801小行星撞击带来的威胁,无疑要更加暴烈许多。
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说穿了,就是极端的,夸张的能量释放。
一颗小行星撞过来,直接将地球地表撞烂。
而地表被完全破坏,生态与大气完全被摧毁,所有动植物完全死亡,
人类文明怎么办?
也不怪信息去噪研究所的危机预警程序,直接将短时间内人类文明发生末日的概率一下暴增。
因为,这的确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就是一次巨大的危机。
甚至可以说,哪怕同样是末日危机,此刻2801小行星的撞击比此前藻类蔓延危机要夸张太多了。
2801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毁灭性实在是太过于极端。
“秦院士,还有办法吗?”
这位老领导沉默了一阵过后,重新开口只是这样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