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2章 智能时代的人类文明有着足够的韧性
    “陵川市地下避难城建设在线24小时直播,正在进行,欢迎收看。”

    “吴岸市地下避难城建设在线直播进行中……”

    “生产规模暴增!为增加地下避难城建设力量,我智能工业集群仍在扩大。”

    “无限制开采!快来看,乌泱泱的智能机械和矿产机器人正在抓紧开采矿产资源!”

    “新的巨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构建相关设备已经完成生产,将地下避难城空间扩张足够之后,完成首次构建!”

    时代的变化总是很快的。

    因为末日危机的到来,整个华国范围内,在强人工智能协助下,瞬间完成了转向。

    许多人们,看着此刻整个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和末日危机,以及应对末日危机相关的新闻报道,都还有些恍惚。

    而为了应对末日危机,此刻的华国范围内,乃至更大区域,

    人类文明都像是扯开了身上的限制器。

    一个已经基本踏入一级文明阶段,有着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作为能源,有着强人工智能负责生产的,进入到了智能时代的人类文明,

    在末日的威胁下,不受任何限制地疯狂爆生产力,究竟能够在末日到来之前,将生产力,生产规模拉到什么程度?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显然是有些夸张的。

    从原材料的获取开始,

    之前的人们还有些保守,毕竟在正式进入到星际时代之前,

    以后的日子还得过,按着生产力的一步步提升,一步步扩大对地球相关资源的开采就行了,没有必要想着直接全都挖出来。

    但现在的情况,明显是不一样了。

    不说其他的,2801小行星撞击之后,原本的一些资源还存不存都成问题,

    而且,人类文明在地下避难城市里,也很需要资源。

    那与其之后灾难之后还得重新看能不能开掘,

    那还不如现在全给它尽可能都挖了,一并带到地下避难城里,

    到时候用不完,重新从地下城市里重新带出来就是了。

    而且,扩张工业规模,本身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于是,

    在确定进入末日应急状态之后,

    强人工智能遵循着计划和命令,第一时间调动了大量的智能机械,智能矿产开采机器,

    增加整个世界范围内,原有的各类原材料,矿产的开采规模的同时,

    也直接,陆续开启了整个世界范围,几乎所有已经探明了的矿产,原材料产出地的开采。

    然后,就是智能工业生产本身了。

    在正式生产开辟避难所所需要的各类装置,设备,机械,产品之前,

    正式开辟避难所之前。

    趁着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和那位老领导们对地下避难城市进行规划的同时,

    整个华国范围内的智能工业集群,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滚雪球扩张,

    原有的智能工业集群,优先生产了一系列用于扩张工业规模的智能机械,智能机器人,

    在新的工业集群由这些智能机械,智能机器人搭建起来过后,

    又再继续生产和构建因为算力需要的新算力塔,能源需要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以及扩张工业规模需要的智能机械,

    然后就这样反复之间,

    整个华国范围内,整个智能工业体系下的智能工业集群,就如同滚雪球一样,

    在很短的时间内,整体体量疯狂膨胀。

    再然后,

    地下避难城市开始依赖,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对各类智能机械的协调,开始开辟,

    同时,也依旧在继续扩张工业规模,

    这种工业规模的扩张,将会扩张到,负熵研究院一系列研究人员,利用目前一些算力,

    计算出来的‘最优点’的时候,才会结束。

    即,十九个月的剩余时间里,继续扩张工业规模不如所有生产力全部直接投入地下避难城市相关建设和生产的时候。

    所以,也是因为这个过程中,人类文明的生产力还在暴增,

    所以各区域的地下避难城市的建设,也不是同步开启的。

    第一批,共同时动工了二十座地下避难城市的修建,

    按照规划,这些地下避难城市,在极端情况下,单个至少要容纳一千万人短时间内基本生存。

    这种容纳,当然不可能像地面上的大都市一样,

    每个人的活动空间必然是很狭窄的。

    这种时候,也不用考虑什么生活质量了,

    在规划设计的时候,负熵研究院的相关研究人员们,恨不得给每个人一人掏一个洞塞进去,

    一切设计,都是围绕着,尽可能让更多人住进去为前提的。

    只保证基本生存。

    反正只要能够度过末日危机的那一段时间,

    人类文明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快速恢复过来,

    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就熬一熬吧。

    然后,

    到次月,等着工业规模再膨胀了一些,第二批地下避难城市的建设也就同时开启了,

    同样是二十座地下避难城市同时开建,目标同样是容纳一千万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显然,

    每一座地下城市在短时间内,都很难建设好。

    而即便是工业规模在这个过程中会继续扩张,

    越往后,整个工业集群,从原材料开采到生产,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很难像此刻一样,每个月就新增一批二十座地下城市的建造。

    按照目前的情况计算,

    在灾难到来前,华国范围内,也很难将所有二十五亿人全部塞进地下避难城。

    只能说,现在尽可能地让到时候,往地下避难城市里多塞一些人。

    ……

    在同一个月,

    华国范围内,在末日应急状态,

    还在颁布了一条新的举措。

    限制了所有人们的非必要出行。

    此前,智能时代中,

    绝大多数人们出行依赖的其实都是公共交通,

    毕竟智能汽车,依赖强人工智能使用本地算力塔算力的协调,

    随时都能够在极短时间里,出现在每个人面前,而且还是免费的。

    而此刻,这条举措其实主要还是将整个交通运力,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末日危机应对上。

    整个城市,整个地面,空中,海面,所有的智能交通系统,

    真得就基本成了一个超级大工厂内的生产‘传送带’,运送着物资,转移着智能机械,

    连接着所有智能工厂的上下游。

    对此,绝大部分人们同样是没有意见。

    此外,

    虽然绝大多数娱乐活动都因为末日危机被取消了,

    不过,对于许多家庭里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还是保留的,

    毕竟这些都是用得本地算力,本地程序,也没有什么调用的必要。

    此外,整个网络,也依旧得到了保留。

    避免一个个人们真得成了信息孤岛。

    也让人们在网络上的互相交流中,有一个情绪出口。

    所以,

    这段时间里,

    整个网络上,也是很热闹的。

    在相关新闻层出不穷的同时,人们对此的交流也一直没有停歇。

    ……

    “大家都尽量待在一片区域,别乱窜吧,把运力都留给工业生产。”

    “放心吧。这段时间,我连每天的出行乘坐交通工具的机会都没有用,基本就是食堂,课堂,宿舍……就是我这儿九十多了,也算人到中年了吧,学东西学得有些痛苦啊。”

    “我昨晚盯着陵川市的地下城市建设直播,看了一晚上,现在好困。我发现,智能机械支持下,地下避难所现在这个空间扩展的速度比我想得快多了。”

    “不光是智能机械生产力的作用,据说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那边,还上了一些新的材料,缩短了一些建设过程。”

    “负熵研究院牛逼!”

    “朋友们,到时候进地下避难城的名额怎么选啊?”

    “抽签吧,大概……”

    “别说这个了,听得我都焦虑,我运气一向不怎么好的。”

    “放心吧,如果能够多塞进去一个人,上面和负熵研究院肯定都会想办法多往里面塞一个人的。”

    “哎……现在智能时代了,咱们不给智能机械的协作添乱就不错了,好像也很难给地下避难城的建设提供什么帮助啊。”

    “那就少添乱吧,反正我现在就啥都不干,每天就是看看地下避难城的建设进度,然后食堂吃了就回去躺着。”

    网络上,各社交平台,

    人们热闹的讨论着,交流着。

    各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从进入末日危机状态之后,

    关于末日危机的相关新闻,几乎就恒定在热搜上,

    热搜榜单上,也几乎看不到除此之外的其他消息了。

    排在第一的,基本就是“2801号小行星”,

    再往下,基本就是一些‘2801号小行星撞击倒计时’‘地下避难所修建进程’之类的消息。

    而每一条热搜词条点进去,都几乎能够看到,每时每刻都有新的评论回复在出现。

    对于许多人们来说,

    在这个时代,在这场人类文明集体面临的末日危机下,

    除了和其他人们一同交流下,似乎也做不了什么其他事情。

    “现在看到2801小行星的消息,我都还有些恍惚。我记得在看到2801小行星撞击危机的新闻之前,我还在准备出海旅游。”

    “谁不是呢……每天看着屋外,整个城市因为工业规模急速扩张,一天一变的变化,我才有一种真实感。末日危机真得要来了啊。”

    “哎,我都一百六十多了,都活够了,到时候就放弃进地下避难城的资格,留给你们这些更年轻的人吧。”

    “对于这次危机,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就像是那位老领导说得……我们或许会受到重创,但人类文明不会灭亡的。我们都发展到半只脚踏入一级文明了。”

    “嗯,加油吧,朋友们……踏马的,去踏马的末日,去踏马的2801小行星。到时候撞到地球上,全踏马给它拿去造成黄金马桶,一人一个!”

    “有那么多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