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7章 从超导到氦3
    这样新型室温超导材料被传递到了秦裕手中,

    手托举着盛放着这份材料样本的透明容器,放到眼前,秦裕再眯着眼睛看了看。

    此刻这份材料样本,呈现出灰色微粒状,因为数量级不大,在灯光下,都如同一些不起眼的灰尘。

    不过这些灰尘一样的东西,注定将对人类文明的命运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实验室里,周围一众核心研究员的欢呼声中,鼓掌声中,秦裕也笑了笑。

    虽然对于通用人工智能之父来说,这份成果仅仅只是在他履历中再增加了一抹光辉,

    细数他漫长人生中的许多成就,此刻这份超导材料的诞生,也没有那么耀眼。

    但纯粹的,完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的成就感,秦裕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最终,

    新型室温超导材料诞生带来的激动欢呼声,暂时就仅仅止步于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上面为了避免给秦裕和负熵研究院太大的压力,关于大功率激光武器,和使用大功率激光武器略微偏移2801小行星,降低2801小行星威力的相关计划,涉及到的东西都没有在此刻公布。

    而甚至,负熵研究院内,对于这样新型室温超导材料诞生的激动欢呼,也没有持续多久,

    在欢呼中,通过欢呼稍微宣泄了下这段时间以来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也就结束了。

    因为在此刻,时间其实已经很紧张了。

    完成这一样需要的,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仅仅只是接下来这一系列事情的第一步。

    接下来,负熵研究院需要从新型超导材料,结合其他领域的突破,完成氦3聚变,

    然后结合氦3聚变,完成月面大功率激光武器,最终赶在时间窗口到来时,执行关于月面大功率激光武器的相关计划。

    激光不可能最后,在2801小行星都已经真正逼近的时候再激发,

    那时候都不谈是否还能够命中的问题,命中了起不到什么作用。

    理论上来说,在满足大激光武器能够击中,能够产生一定威力效果的情况下,

    激光武器越早激发越好。

    其中最理想的结果,也就是先前秦裕和那位老领导交流时提到的那样,

    能够让2801小行星撞击地面时,释放的能量少一些。

    想要达到这个理想的结果,就得要求整个计划每个环节,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所以整个计划的容错率其实极低。

    之所以执行这个容错率极低的计划,本质上就是因为,最终无法进行或者无法成功,人类文明都没有更多损失了。

    此刻,负熵研究院内,不光是材料研究所,能动所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

    也来不及庆祝,在秦裕的主导下,带领下,立刻就投入了下一步的研制工作。

    按照此刻的计划预期,

    至少激光武器需要在碰撞发生前两个月就激发。

    前两个月和前三个月,这段时间里,算是比较理想的激光武器激发时间区间。

    ……

    对于这一样新型超导材料,研究员们给了它一个简单的代号,就叫swcd—281材料,

    或者更直接点,就叫sw281材料。

    从理论上来说,sw281材料的诞生,算是验证了此前秦裕给出的超导材料理论,

    而从超导材料理论出发,能够找到sw281材料,其实也应该能够发现更多。

    不过从紧要性来说,现在的sw281材料也已经够用了,继续研究其他室温超导材料也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此外,如果此刻人类文明并不处于末日危机状态,

    室温超导材料,大概还将不止在能源系统上产生作用,材料学领域的巨大突破,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方方面面,全方位的。

    只是同样的,其他的,也将是人类文明度过这次的末日危机之后的事情了。

    此刻,整个负熵研究院,在sw281材料诞生之后,主要的任务还是扑在了氦3聚变上。

    在实验室能够制备出sw281材料之后,更大量级的sw281材料的合成和生产,在这个智能时代就容易许多了,

    在将这件事情交给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之后,哪怕是使用实验室方法,凭借现在的生产力,

    也能够在短时间里,拿出来足够氦3聚变技术研究的sw281材料。

    整个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团队,也在同时继续抓紧sw281材料的批量合成工艺的技术改良。

    而在氦3聚变反应堆整体的研究上,在秦裕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里主要是由能源及动力研究所主导,

    在之前的可控核聚变商业堆项目之后,

    能动所几乎吸纳了整个原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相关优秀研究人员,

    汇聚了整个华国范围内,最优秀的一批,相关领域科研人员。

    在秦裕的带领下,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究,也已经持续了有些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此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一直卡住了研究进展,

    但不意味着,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庞大的系统内,其他一些问题没有紧张。

    在秦裕的主导下,除了秦裕自己直接解决的湍流问题以外,

    在氘氚聚变之后,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究,整个系统,多个子系统,也已经有了不少的积累。

    此刻,材料问题被解决后,再在秦裕直接参与氦3聚变反应堆整个系统多个问题的研究下,

    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制,就如同一下冲破了最后一个关隘,有些势如破竹的阵势。

    对于氘氚聚变的尝试之后,

    这个真正将解决,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文明能源问题的氦3聚变反应堆的设计,

    或者说,将原本各子系统就已经完成的设计,整合在一起的工作,

    在材料问题被解决之后,就立即开始了。

    在智能时代,

    对于一众研究员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拿出一套设计方案。

    具体的生产,自然有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去依照设计方案,调动整个华国范围内的智能工业体系完成。

    这也是,在这个紧张的时间里,还有一点在最后时间到来之前,完成氦3聚变反应堆建造可能性的基础。

    ……

    8月。

    2801小行星撞击地球倒计时7个月。

    大功率激光武器的其他部分,已经在月面建造。

    依托于一个比此前月面观测装置所在位置环形山,更大规模的月面环形山,

    整个大功率激光武器的规模,也是不小的。

    在这个过程中,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的一些成果,也发挥了一些作用。

    原本的化学火箭,在化学燃料等领域的一些小突破下,

    最新的地月运载火箭,月面运载力突破了三百吨。

    大量的地月运载火箭,经由强人工智能协调各地的智能工业,完成了生产,并源源不断运载向九州发射场,

    原本安静了一段时间的九州发射场,这段时间,又再忙碌了起来。

    托举着大功率激光武器中各个重要部分,从地面来到月面。

    并由强人工智能协调月面智能机械,逐步完成了在月面环形山的整体组装了。

    然后,就是作为大功率激光武器能源部分的氦3反应堆了,

    哪怕是在氦3反应堆中,许多子系统都已经提前完成预研的情况下,

    整个氦3反应堆的设计和研制,依旧是一个很庞杂的工作。

    不过,好在是,

    许多参与这项研究和设计工作的研究员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

    在秦裕院士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氦3反应堆的研究和设计进展飞快,

    对于稍有些卡住进度的问题,秦裕院士都直接参与后,快速解决了。

    就像是,一个人强行拖拽着整个研究项目,以远超出正常进度的速度,往前狂奔。

    这种情况下,一众研究员对于秦裕院士夸张的研究能力,都有些盲目了。

    许多研究员,在研究过程中,喘息的间隙,

    都怀疑,对于秦裕院士来说,氦3聚变反应堆的整体设计,秦裕院士脑海中是不是都有一个清晰的图景了,

    现在只是需要一步步将它完全实现出来。

    当然,在这种对于秦裕院士的绝对信任下,整个负熵研究院各研究团队的运转效率也是高的出奇。

    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每天都在刷新着进度。

    ……

    9月。

    2801小行星撞击倒计时六个月。

    剩余时间,已经有些过于极限了。

    哪怕是氦3聚变反应堆最终的具体建造将由强人工智能依赖整个智能工业体系完成,

    但也是需要的时间,哪怕是在智能时代,也不可能将一座不小的氦3聚变反应堆噌的一下瞬间在月面上变出来。

    而且,不可能再为氦3聚变反应堆,或者说激光武器计划,调用更多的生产力。

    占用太多其他生产力,就和最初进行激光武器这个计划的初衷相违背了。

    激光武器这个计划,本身不能够改变2801小行星撞击的事实,

    人们也不可能,也不会将大多数期望,寄托在激光武器这个计划上。

    按照目前和此前的计划预期,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必须就在这个月内完成。

    以留够强人工智能调动智能机械,具体建造氦3聚变反应堆的时间。

    在这个月,

    在还算足够的运力支持下,

    大功率激光武器的其他部分,已经陆续落成。

    而关于氦3聚变反应堆,在设计中,一些已经确定下来的,不会再进行修改的部分和一些子系统模块,

    已经将相关生产任务,交由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分配给整个工业体系中的相关智能工厂,开始生产。

    而事实上,虽然时间已经有些紧张,

    但最终,在秦裕的带领下,整个负熵研究院,也并没有将时间卡在最后最极限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