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1章 返航与生态系统恢复
    首航抵达月面的新纪元号并没有在月面停留多久。

    将随新纪元号飞船抵达的部分物资,主要是目前月面基地还无法自行生产的工业产品,转移到月面基地。

    同时将部分此前在月面开采的一些矿产,主要是‘氦3’,装载上新纪元号。

    新纪元号就准备返航了。

    早已经确定将随返航的新纪元号飞船,一同从月面返回地球的月面留守人员们,此刻也早已经归心似箭。

    早早做好准备,在很短的时间里登上了飞船。

    “飞船推进引擎已启动,升空阶段,请所有乘客不要离开各自位置。”

    相比于来时,月面更低许多的重力,让新纪元号飞船的重新升空已经很容易。

    这实际上也是月球的一大优势,靠近地球母星,同时重力又较低,很适合作为人类文明走向宇宙的桥头堡和星际港口。

    在地下避难城市中,无数人们万众瞩目下,

    之前抵达月面的新纪元号飞船重新升入月球轨道。

    智能程序在强人工智能的远程监测下,目的地设为地球,开始执行返航流程。

    这一次,随新纪元号返航的,自然不可能是整个月面基地留守的所有一千余人。

    月面基地,环形山观测装置,大功率激光武器,各月面实验室研究工作,都需要继续正常运转。

    这次踏上新纪元号返航的,也就仅仅一百人。

    不过,也没有什么关系。

    随着新纪元号首航完成,地面和月面的往来,将逐渐回到末日危机之前的正常状态,

    月面常驻人员也会继续按照计划进行轮换,

    在下一次,新的研究人员抵达月面,接替了他们之后,他们自然也将能够返回地球。

    而此刻,

    对于这一百首批返航的月面留守人员们,

    望着新纪元号舷窗内外的景象,

    这一趟旅程,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新奇的。

    他们来的时候,乘坐的还是传统的化学运载火箭,月面登陆器。

    而此刻返回时,却已经坐上了电推进飞船。

    即便是在线上,他们和地球地下避难城市还保持着信息互通,

    知道dt系列电推进系统的进展,

    但这会真得身处新纪元号电推进飞船之中,依旧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电推进飞船,甚至是人类文明第一次乘坐电推进飞船,

    能作为留守月面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倒是不至于害怕,

    但对于这种,区别于传统化学火箭,完全陌生的体验,难免还是有些紧张。

    不过,这份紧张来得快,去得更快。

    在看着他们乘坐的飞船,已经径直朝着地球地面奔去,

    飞船上显示着的数据,他们距离那颗无比熟悉的星球已经越来越近时,

    对故乡的思念,已经压过了紧张的情绪,

    只是在新纪元号飞船确定加速到预设速度,开始稳定航行时,

    有飞船上的乘客,一名研究员忍不住说了句,

    “好稳。”

    区别于传统化学火箭,

    新纪元号飞船的加速过程几乎是均匀的,

    整个加速过程中,都没有感觉到明显的过载压力。

    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化学火箭的月面留守人员们来说,

    新纪元号的加速过程都可以称得上是无感了。

    当然,

    更令此刻新纪元号首批乘客感受到不同的,

    大概就是新纪元号的速度了。

    此前来往于地月之间的航程中,

    他们还能够睡上一觉,虽然不是那么好睡。

    而此刻,

    却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他们在途中休息了,

    在对于返回地面的期盼中,他们几乎都感觉没有过多久,

    地球母星在飞船舷窗上眺望时,就已经很近了。

    新纪元号前往月球时,除开升空和着陆程序,全程也就花了不到半天时间,

    此刻从月面返航,实际上都还要略更快一点。

    “……请所有乘客继续在原位置保持,请勿起身。飞船正在重新进入大气层。”

    ……

    考虑到此刻地表的情况,

    新纪元肯定是没办法着陆于当初一众月面留守人员出发时的九州发射场。

    最终是降落在了陵川地下避难城所对应的地表附近位置,

    再由类似于月面车的智能机械,将返航地面的一百余人,转移入了陵川地下避难城。

    也没有由官方进行什么组织,

    陵川地下避难城内,许多人们自发地赶到了陵川地下避难城的入口处,

    迎接这些从月面返回的研究人员,

    为这些从月面返回的研究人员,进行了隆重而热闹的迎接仪式。

    “……欢迎回家。”

    秦裕作为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同从月面返回的一众研究员们依次握了握手。

    此前月面基地的建造,就和负熵研究院离不开什么关系。

    月面留守的人员中,不少其实都隶属于负熵研究院。

    当天,

    整个陵川地下避难城内,乃至于更大范围,此刻人类文明所有的地下避难城市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们都喜气洋洋,红光满面,

    由智能机械负责运行的若干餐厅里,坐满了高兴着庆祝的人们,显得格外热闹。

    人们庆祝,不光是为了月面留守这么久的研究人员们返航本身,

    也为,人类文明朝着脱离末日危机留下的阴影,完全回到正常状态,又再进了一步。

    现在,

    就只差只差人们集体从地下避难城市中,回到地面了。

    ……

    首航取得成功的新纪元号,并没有在首航之后就停下来,

    开始了在地月之间的常态化往来。

    并且,出于需要,依靠智能工业集群,人们再建造了新纪元二号,

    同样用于地月之间的往来。

    两艘电推进飞船轮流,几乎每天都会有来往一趟地月的航程。

    不过,

    由于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重心,或者说生产力倾斜重心,主要依旧还是在返回地表这件事情上,

    所以虽然地月往来恢复,月面基地的常驻人员开始流转和重新丰富。

    但月面基地大部分结构都没有着急继续扩张,

    通过地面运送往月面的一些工业设施,装置仪器,主要还是用来开采月面矿产,

    以补充此刻氦3聚变反应堆,以及dt03电推进系统中氦3聚变装置的燃料需要。

    同样的,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地下避难城市再利用智能工业集群,继续完成了多艘电推进飞船的建造。

    这些电推进飞船的推进系统,虽然比最开始的dt03更完善了一些,推重比更高一些,

    但负熵研究院能动所考虑到这些电推进飞船依旧没有出现明显代差,

    所以还是使用‘纪元号’这个名字,从纪元三号飞船继续往下排着。

    纪元三号及再往下的电推进飞船,主要就是用于大气层内,此刻的运输,

    远距离的就脱离大气层之后再入轨,近距离的,就直接在大气层内利用电推进系统移动。

    各地下避难城市之间的运输渠道增加,运力增加,

    在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的统筹下,各地下避难城市之间的智能工业集群协作,也变得更加方便起来。

    此刻,处于地下避难城市中的,人类文明更加完整的生产力,终于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终于不用各地下避难城市之间,再过多的‘各自为战’。

    对于人们在返航地表这件事情,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也能够带来不小帮助。

    ……

    294年。

    在伴随着新纪元号飞船诞生,

    dt03电推进系统宣告成功过后,

    对于电推进系统的进一步研究,秦裕虽然依旧有继续保持关注,但也没有再继续过多参与能动所和其他相关研究团队,

    对于dt03电推进系统的进一步打磨和发挥。

    更多的,

    秦裕将精力转回到了人类文明返回地表这件事情本身上。

    在此时此刻,

    人类文明距离返回地表这个目标,其实已经很近了。

    全球性火山喷发,全球性持续降雨,全球性大气尘埃污染,近地轨道空间的陨石……这些大的问题被陆续解决之后,

    剩下的一些,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从技术上来说,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困难,

    缺得只是时间,而不是方法。

    所以,即便秦裕也投身其中,实际上也只能够让这个过程时间尽可能缩短时间,而不能够让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完全消失。

    当然,返回地表这件事情,能快一点,秦裕还是期望能够更快一点的。

    返回地表,不光是大多数人们的期望,实际上也是他的期望。

    作为一个快活了三百岁的老家伙,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很传统的。

    现在,距离末日危机已经过去了超过十年,

    在地下避难城市中出生的第一批孩子都已经十岁了,

    他还真担心,人类文明在这儿地下避难城市中习惯了,不再迫切地想要回到地表。

    虽然作为一个绝对永生者,他总有办法,能够让人类文明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但无疑,要更加麻烦许多。

    ……

    末日危机之后的灾难和问题,不是所有都能够靠一些巧妙的方法在短时间解决的。

    许多问题,除了等待漫长的时间,就只能够靠大量的生产力倾泻了,

    而幸好,此刻能源富足,又进入到智能时代的人类文明,最不缺的就是生产力。

    为了解决此刻大气中有毒气体富集的问题,

    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可以说是从物理手段到化学手段齐用,

    对着大气中一种种比例超标的有毒气体针对性出手,

    从各地下避难城市所对应的地表区域开始,一片一片区域的‘稀释’‘近化’‘分解’‘合成’。

    毫不夸张地说,在扼杀了这些有毒气体的来源,大范围火山喷发过后,

    人类文明不想等自然演变,于是几乎是用各种方法,将大半个大气系统相当于过滤了一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