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3章 熵类记忆针剂
    对于人类文明,人联来说,

    在整个人类文明都完成整合之后,

    整合了整个文明的人联,就正处于一种‘出则无敌国外患’的状态。

    甚至这种状态都前所未有的彻底,

    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完完全全失去了对比的对象,

    在曾经对人类文明造成末日威胁的2801小行星撞击,这种程度的危机,对此刻的人类文明都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在发展中,能够拿来对比的也就只有自己。

    在加上生产力的高度富余,失去了外部压力的人类文明正题,很大程度上也丧失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紧迫性。

    或许人类文明如果能够遇到宇宙中另外一个文明,

    让人类文明重新感受到外部压力,在对宇宙环境,更大范围内的文明生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对于人类文明自身在宇宙文明生态中的存在,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后,

    目前人类文明这种整体缺乏发展动力的情况会好上许多。

    秦裕再想到了当初,他和那位他曾经,或者说‘秦裕教授’的助理,

    讨论文明整合问题时,曾经提到的‘假扮外星文明的存在’,促进人类文明整合的话,

    当然,这个时候人类文明已经完成整合了,

    但还真缺个外星文明的出现。

    沉默着思考了阵过后,秦裕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011研究所负责人的电话,也已经打来了。

    ……

    “秦院。”

    “这就是那篇论文。”

    这一代的011研究所负责人姓滕,所从事和负责的研究领域,主要就是生命科学中,人体相关机制的研究,

    在升任整个011研究所负责人之前,也是011研究所一直持续的主要项目‘人体强化项目’中,‘人体恢复能力强化’项目的研究负责人,

    此刻收到来自于‘熵’的这篇论文,也算是专业勉强对口。

    很快就意识到这篇论文和论文中提到的‘人体记忆力强化技术’的价值,

    在给秦裕通了个电话过后,第一时间就带着011研究所中的相关领域核心研究员,

    带着那篇论文,到了秦裕面前。

    由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帮忙整理出来的这篇论文,

    名字就叫“人体记忆力机制理论基础与基于记忆力机制理论的记忆力提升技术。”

    整个论文的篇幅,差不多已经是一本书。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从基础原理出发,阐述人体记忆力理论机制和相应的实验过程,研究数据分析,

    剩下只有一小部分,涉及到具体的人体记忆力提升途径,

    或者说,依赖于对于人体记忆力机制的全新认知,通过各类方式和手段,尝试对相应机制和人体底层逻辑进行干涉,实现人体记忆力提升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位011研究所的负责人藤教授,到这时候也还没有来得及将这篇论文看完,

    只是粗略了浏览了一遍论文的结论和部分数据。

    “虽然还无法确定,这篇论文中提到的相应技术是否真得能够提升人体记忆力,进而影响到人体智力水平,但这篇论文中,涉及到的,我们已经掌握的一些前沿领域的研究数据情况,基本和我们目前的认知和推论都是吻合的。”

    “秦院,这份论文中涉及到的理论,说不定,真能够对我们目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相应技术,实现人体记忆力的明显提升!”

    随同这位藤教授一同来到秦裕面前的几位011研究所相关领域研究员先后说道。

    秦裕听着,也看着藤教授等人脸上的激动。

    先前‘熵’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他以熵这个名字,出手介入236藻类危机的时候,

    将相应研究成果,论文,直接放到相应地方过后,秦裕并没有去直接见证,收到这些东西的研究员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而这一次,‘熵’这个名字第二次出现的时候,

    011研究所的负责人拿着‘熵’的论文,再第一时间找上了他。

    作为一个绝对永生者,秦裕这个时候的情绪是有些微妙的。

    仿佛时空在此刻重叠,而在重叠的时空,他又不同于过往,变换了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

    “……还是就由011研究所负责相应实验验证吧,如果相应实验数据吻合,这篇论文中提到的理论确实没有疑问,可以尝试进行临床实验,尝试提高人体记忆力。”

    秦裕停顿了下之后,只是这样说道。

    这位藤教授脸上还因为激动有些涨得通红,听着秦裕的话过后,点头应了下来。

    “秦院,我们会尽快验证这份论文中提到的理论和技术的准确性。”

    再然后,这位藤教授再回头看了看呈现在屏幕上的论文本身,目光停留在论文的署名‘熵’上,

    先前还因为激动和亢奋,顾不上许多事情,

    这时候,事情确定下来,亢奋褪去一些,关于这篇论文本身的许多疑问不可避免地就再涌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熵”这个人的存在,算是在这个时代,都较少的依旧对人类文明内部绝大多数人保密的一件事情。

    但再保密,对于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的负责人这个级别的人也不可能保密,

    更何况,‘熵’这个名字的第一次出现,也还和他们011研究所有些联系。

    011研究所藤教授,是知道‘熵’这个人的存在的。

    但算起来,

    此刻距离236年,又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时间,

    哪怕‘熵’第一次出现时,还是四五十岁的青年,

    到现在也应该已经过了退休年纪,垂垂老矣。

    同时历经末日危机,此刻这个‘熵’还是之前那个,拿出‘熵藻’的‘熵’吗?

    藤教授是知道,曾经一百多年前的时候,当时的负熵研究院最开始是追查过‘熵’这个人的下落的,

    只是花费了一些时间过后也没有调查到这个人究竟是谁,后面才放弃的。

    那现在呢?

    “秦院,要不要利用强人工智能,追查一下‘熵’,这篇论文的作者究竟是是谁?”

    “你给智脑计划下指令吧。”

    秦裕并没有反对,

    然后,在安排011研究所内相关领域研究团队,开始验证这篇论文的准确性之后,

    这位011研究所的负责人藤教授也的确是利用强人工智能,

    调查了一下这位有些神秘的‘熵’究竟是谁,

    但,很快,强人工智能反馈的结果却是‘未知’。

    和第一次‘熵’发来了将人类文明从236藻类危机拯救出来的那篇论文时一样,

    这一次,负熵研究院依旧没有掌握这位神秘研究者‘熵’的真实身份。

    可是,不像过去,在这个智能时代,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在强人工智能的统筹下,

    这样一个人存在,但找不到。

    本身就意味着很多事情。

    这位011研究所负责人藤教授望了望秦裕院士,

    秦裕回以笑容。

    这位藤教授也没有再继续追寻‘熵’这个人的具体身份。

    毕竟,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将这个‘熵’找出来,

    这位神秘的研究者‘熵’提供的,始终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有利的东西,

    又不是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损害。

    既然这个‘熵’不愿意露面,那就不要再继续追寻其身份了。

    就是有一点,很让藤教授等人疑惑。

    不同于之前解决了236藻类危机的熵藻,

    这位神秘研究者‘熵’可以说是不愿意露面,但又不愿意看到人类文明遭遇末日危机,

    所以选择匿名将一篇能够解决危机的藻类研究论文放到了负熵研究院。

    但这次呢?

    这位神秘研究者‘熵’为什么还是不愿意露面?

    就是单纯的不喜欢名利,还是说本身的身份不便露面?

    这位神秘研究者‘熵’,这次将这篇关于提高人体记忆力的理论和技术论文发到负熵研究院,

    又是抱有什么样的目的?

    难道就单纯是为了,让这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在负熵研究院手里得到普及?

    可是,其自己直接将这项理论,这项技术发布出来,本身也能够普及啊。

    亦或者说,

    这个‘熵’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比‘负熵研究院’更隐秘的一个研究机构。

    从名字上来说,‘熵’和‘负熵研究院’是不是有些类似。

    曾经‘负熵研究院’由秦裕教授建立起来,是以对抗末日的‘末日研究所’为目的建立起来的,

    随着这些年,‘秦裕院士’的横空出世,时代的变迁,负熵研究院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会不会‘熵’其实是‘秦裕教授’的后手,

    依旧坚守着最纯粹的,抵抗人类末日危机的目标?

    说不定,

    ‘熵’其实就在‘负熵研究院’内部,

    就像是末日基因库一样,是负熵研究院的一部分?

    也说不定,秦裕院士作为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其实知道‘熵’是谁?

    此刻,

    不管这位011研究所的负责人想着什么,

    但终归是没有再追寻‘熵’的真实身份。

    既然别人不愿意用真实身份,那就由他去吧。

    “就这样吧。”

    秦裕再说了句。

    011研究所负责人藤教授点了点头。

    ……

    ‘熵’这个久违了,却又重新出现的名字给相关知情者带来的疑惑只是一时的,

    很快,011研究所内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

    更多的注意力,就再回到了这篇关于人体记忆力的论文内容本身上。

    秦裕没有参与011研究所对这篇论文内容的论证,

    说起来,秦裕这一世虽然横跨的领域众多,但明面上还真没有怎么涉及生物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不过,

    在论文中记录的相应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足够仔细和准确的情况下,

    011研究所作为汇聚了此刻人类文明中最顶尖一批相关领域研究者的研究机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