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7章 基础理论研究
    对于两个在宇宙星空中相遇的两个文明来说,

    巨大的,不可预期的风险下,最大的收益,不光是双方文明中对方文明已经成熟,而己方未曾意识到的研究成果,

    还有己方文明之外,另一个同样成长起来文明所拥有的强大研究能力,科研能力。

    对于两个难得相遇的文明来说,

    自然不会放弃这承担着前期巨大风险,才能够看到的巨大收益,

    所以,人类文明,斯托文明,在互相基础信任不断加深的同时,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项目也是在不断的加码。

    双方文明对于这些合作科研项目最大的期待,

    自然是以双方文明不同的研究思路,互相助力对方文明在同一个研究问题上的困境,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即便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双方文明共同推进一个研究项目,在同一个研究项目上,增加的研究能力,科研力量也是实打实的。

    曾经一些研究课题,科研项目,一个文明的研究力量可能短时间难以解决,

    但两个文明一起,却未必还是这样。

    这一年,

    双方文明在具体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也不止那些重大的合作科研项目,

    而是涉及到负熵研究院内,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

    人类文明整体范围内,斯托文明整体范围内,若干领域,

    从一些研究预期时间短的,具体的细分技术领域,到类似于‘推力技术,无工质推进引擎’研究这样,可能将需要漫长研究时间的合作科研性项目,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相关领域研究团队,研究员们,都有较为深入的合作。

    不说双方文明的合作研究,多么默契无间,

    但在双方文明暂时没有表现出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双方文明在这些合作科研项目上的合作,

    还是能够发挥合作科研项目的预期效果的。

    而在双方文明的这些合作科研项目中,一些细分领域的研究,短时间内,也是已经有不少成果的。

    体现在人类文明社会的方方面面,人联中的人们,随时都能够感觉到,生活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

    双方文明的技术合作,在这一年,还是已经深入到了对于双方文明,或者说宇宙中大部分文明都算是极其重要的领域——材料领域。

    除了对已有的,一些双方文明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合成技术的对等交换,

    双方文明同样达成了一个材料领域的合作科研项目,用以发现和研究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双方文明都还未掌握的新材料。

    双方文明研究思维,研究路径的差异,在这个领域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仅开展材料合作研究的当年,双方文明就在合作科研中,折腾出了不少性质有趣的新材料,

    只是,暂时并没有出现,对双方文明来说,能够像普通超导材料到室温超导材料这样带来文明飞速发展的特殊材料。

    ……

    人联纪元76年。

    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项目,理论交流均在继续。

    几个双方文明的重大合作科研项目中,

    ‘推力技术’相关的,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

    算力和通信技术中,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的研究,

    这些依旧是看着就遥遥无期,

    即便在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下,时不时就能够看到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进展,新的研究思路出现,

    但对比这些研究的终点,依旧差得很远。

    倒是能源技术中,‘重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比较乐观。

    这主要是,双方文明在可控核聚变这条技术路径上,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积累,

    在之前,双方实现氦3聚变级别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互相一交换,就已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目前聚变反应堆能够承受和维持的核心区域反应温度。

    在这之后,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中,在这个基础上,依赖于双方文明各自在聚变技术研究上的优势,就又再有了一些新的进步。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

    重核聚变技术虽然作为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条技术路线的终点,

    但依旧是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路线上的东西……从研究路径和理论层面,实现重核聚变技术的可能过程,是比较清晰的。

    此刻,限制重核聚变技术迟迟未曾达成的,

    可能更多的,还是材料领域的限制。

    这一年,在‘重核聚变技术’这个合作科研项目中,

    双方文明共同在海王星轨道附近,文明交流区外数百万公里建造的重核聚变技术研究实验装置中,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已经将实验装置核心区域,可持续的反应温度,提升到了超过四亿摄氏度,

    压力数值,也是高得吓人。

    同一年,

    当初从人类文明发现斯托文明星际舰队群的踪迹后,

    就受命脱离了火星轨道位置的星火太空城,已经在宇宙中航行超过三十年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后期人类文明大后方完成dt04电推进系统的研制时,曾经向星火太空城,同步过dt04电推进系统相关技术。

    在此后的航行中,星火太空城内大部分生产力都被用作dt04电推进系统的生产,

    将星火太空城整体的大部分推进系统,都已经更换成dt04电推进系统。

    不过,即便是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已经达成一定程度的信任,甚至相当程度的科研合作,

    但人联,负熵研究院,出于底线思维,依旧并没有向星火太空城下发返航的命令。

    人联和星火太空城这么长时间里,主动联系的次数可以说屈指可数,

    只有关键技术需要同步时,人联才会尝试主动联系星火太空城,以尽可能避免星火太空城的位置暴露。

    只是,

    目前人类文明也已经一定程度上,清楚斯托文明探测技术的探测范围,

    确定在目前的距离下,斯托文明已经很难准确找到星火太空城这个宇宙中‘小目标’的踪迹,

    所以,此刻的星火太空城倒也没有继续朝着宇宙深处以最高航行速度深入,

    实际上,星火太空城大致就在距离地球12光年外,靠近奥尔特星云一侧外围的位置,保持着移动姿态。

    可能,

    就只有斯托文明重新启程离开太阳系的那一天,星火太空城上的人们,才能够真正回到故乡。

    当然,

    此刻星火太空城上的人们,大致知道后方的情况,倒也没有最开始那么紧张。

    知道以目前人类文明的航行速度,即便是打不赢斯托文明,斯托文明也很难将人类文明灭亡。

    对于星火太空城上的人们来说,现在就只需要像是在人类文明疆域中一个地外星际城市内一样,正常生活下去,

    等待若干年过后,后方正式的返航命令就可以了。

    依旧是同一年,

    人类文明对于土星轨道位置的开发建设,已经卓有成效,

    当人类文明的星际飞船抵达土星卫星的同步轨道时,能够清晰看到那卫星上,属于人类文明智能工业的造物成片存在。

    在土卫六的地表,人类文明同样如同木卫一样,构建了一些星际城市。

    人类文明的聚居区范围,蔓延到了土星轨道位置,

    在土星轨道位置建设的智能工业,能够一定程度满足土卫星际城市运转需要,以及智能工业自发继续扩张的需要的同时,

    人类文明的疆域,也正式继续朝着天王星轨道位置蔓延。

    人类文明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总量,还在进一步暴增。

    ……

    然后,时间来到了人联纪元77年。

    此前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共同同意开启的,双方文明大众范围的旅游参观,

    在首批旅客达到对方文明内部参观游览结束之后,也未曾停下来。

    就人类文明这边,

    人们对于斯托文明内部的好奇从未停歇过,

    哪怕是随着去到过斯托文明内的人们越来越多,人联的网络上,也已经有了许多关于斯托文明内部的影像资料,包括全息影像。

    甚至在虚拟现实游戏中,都有人们根据这些影像资料和亲身体验,构建了斯托文明内部景象的虚拟现实世界,供人们随时能够在虚拟现实世界体验,

    但对于大多数还没有去到过斯托文明的人们来说,依旧期望能够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基本每天,人类文明这边都固定有一两趟从火星,或者从地球同步轨道,出发前往斯托文明星际舰队群所在位置的星际飞船,

    满载着获得参观斯托文明资格的游客们,抵达斯托文明。

    斯托文明那边,也基本是一样。

    可以说,双方文明即便是除开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的交流,

    其他个体们的来往,交流,也已经很频繁。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

    斯托文明那边,再向人类文明这边,发来了消息。

    斯托文明希望,再次派遣一个代表他们神圣决策者的文明代表团,到访人类文明的母星地球,

    与人类文明这边,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也就是秦裕院士,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斯托文明显然是有关于两个文明之间重要的事情要进行沟通,

    人类文明这边,自然也就同意了。

    ……

    斯托文明代表团获得人联这边同意之后,来得很快。

    斯托文明神圣决策者的存在,让斯托文明在一些已经做下决定的事情上,颇有些雷厉风行的架势。

    人类文明这边,在秦裕还在的时候,依赖于秦裕的权威,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倒是能够表现出类似果决和果断,

    要是秦裕不在,情况就说不定了。

    这倒也谈不上两个文明谁对谁错,谁的情况好,谁的情况坏,只是存在两个文明存在的形式,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这一次,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那边,代表着斯托文明神圣决策者意志的代表团的会面,

    就没有之前那么大张旗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