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5章 首次实验
    在有此前,持续了近八万年时间的相关记忆机制研究积累的基础上,

    完成以微型生物计算机为基础的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

    对于秦裕来说,是一件困难,麻烦,但并不是一件完全难以实现的事情。

    在秦裕直接主持和参与整个记忆储存单元研究的情况下,

    整个研究过程,或者说秦裕调动相关研究资源的方式,基本和过往是类似的。

    秦裕完成整个项目中一些核心问题的研究,其他各研究团队,研究小组,

    按照秦裕的要求,完成各涉及到不同细分领域一些问题的研究,

    将研究进展汇总到秦裕这里,作为一些核心问题研究的基础。

    算是同一时间里,对于秦裕精力的弥补。

    由秦裕直接把握整个研究的大方向,

    然后这个大方向遇到的所有分支问题,就由秦裕抛给各研究团队,研究小组去解决。

    不是秦裕解决不了,而是这种‘旁枝末节’的问题太多了,

    各研究团队本身也有解决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各研究团队,研究小组,按照秦裕的要求负责着这各个分支,细分领域的问题研究来得效率最高。

    而有着秦裕指明着整个研究方向的情况下,

    各研究团队,相当于只需要在整个研究项目上,在秦裕带领下,不断朝整个研究项目新的研究阶段发起冲锋,

    整个研究的进展速度自然很快。

    而这个时代的,各研究员们,

    也没有感受到过,曾经在秦裕院士,秦裕负责人手下做研究的感觉。

    自然是激动而振奋的。

    似乎每隔着一段时间,

    恍惚间回过头,就发现,仅各自研究团队负责的研究,都已经又再往前走出这么远了。

    在秦所的带领下,整个研究似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拖拽着往前不断狂奔。

    在过去数万年相关研究团队的持续研究中,

    对于记忆机制,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已经有过一些阶段性的进展,

    但,就此刻一众研究团队感受到的,

    过去数万年的进展,似乎还没有秦所主持相关研究的这段时间进展更多。

    ……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联,负熵研究院投入到记忆机制,记忆存储单元上的研究力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最终,在秦裕的带领和主持下,

    整个记忆机制,记忆储存单元研究,

    投入了超过亿名负熵研究院研究员。

    这个时期,负熵研究院研究员总数已经逼近了十亿,

    由于这个时代其他一些重要领域发展近乎停滞的原因,

    其中超过五亿研究员都集中在011研究所。

    在秦裕持续主持和负责着的记忆机制,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中,

    除了其他一些必要的研究项目,单011研究所,就有大半相关研究员参与了这项研究项目,

    而除了011研究所以外,材料研究所,信息去噪所等的相关研究团队,也有大量研究员参与研究。

    而最终,

    在秦裕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在大量的研究力量倾注下。

    到人联纪元年前后。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对于人体记忆机制的底层逻辑,完成了相当程度的解析。

    对于人体天然记忆的储存,调用规律,同样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破译和掌握。

    虽然,因为人体记忆,和自我意识还是有一些牵连,

    以至于,在人体记忆机制的研究中,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还存在一些‘黑箱’。

    就是无法彻底解析的地方。

    但是,到这种程度,人们想要实现那种记忆储存单元,已经不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基于新的人体记忆机制基础研究,

    人类文明已经可以尝试记忆储存单元的实现。

    ……

    然后,人联纪元年。

    就在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在母星陵川城的011研究所总部,

    在附近的相关研究团队研究员,和分处于其他各系内系外聚居区研究团队的研究员,

    共同见证了,第一个人体记忆储存单元的诞生。

    严格来说,

    这个人体记忆储存单元,就是一个微型的生物计算机。

    理论上,在足够彻底对人体记忆机制有认知的情况下,

    人体记忆储存单元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比如碳基,量子计算单元。

    但对人体记忆机制认知中,依旧存在的黑箱,

    让目前人们在人体记忆储存单元的选择上,只能够用这个生物计算机的技术路径来实现。

    为了达成人体记忆储存单元该有的功能,

    材料研究所在秦裕的主持下,还专门研制出了一种满足需要的特殊生物材料,

    来作为人体记忆储存单元的主体。

    此外也是考虑,当前技术水平下,人体记忆储存单元和人体其他部分,其他底层机制的兼容和衔接问题。

    为了给这个人体记忆储存单元,也是生物计算机实现稳定供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都没有少折腾。

    此刻,

    第一个人体记忆储存单元,在诞生过后,被抵达了秦裕的手里。

    和对一个人体记忆储存单元,和生物计算机的常规认知有些差异,

    此刻秦裕手里这份记忆储存单元,在宏观状态下,处于一种半液态的状态。

    甚至似乎都能够流动。

    当然,在更微观的尺度下,这个记忆储存单元有着更加精密的结构,

    不提空间量子计算单元这种东西,

    生物计算机可以容纳的,远超其他微型算力单元的复杂度,

    也是人们选择以它为基础,作为记忆储存单元的原因。

    “开始临床实验吧。”

    一位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自愿选择成为第一位使用记忆储存单元的志愿者,

    并在和其他同样自愿成为志愿者的大量研究员中胜出。

    为了记忆储存单元的首次临床实验,以及记忆储存单元顺利发挥预期作用,

    这位参与临床实验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在此之前,也已经接受并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秦裕自己倒是也挺想试试,使用这种记忆储存单元是什么样一个感觉。

    但他的感受,或者说临床实验结果,很难有什么普适性的价值。

    其他的不说,他的‘超级大脑’本身的记忆能力就是夸张的。

    此刻,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有智能机械,将首个记忆储存单元取走,

    开始按照提前制定的实验流程,开始记忆储存单元的首次临床实验。

    记忆储存单元的使用本身很简单,

    其本身在宏观上就是半流体,

    所以基本就以类似于针剂的方式进行了使用,

    在进入到人体内过后,

    其自己会逐渐移动到,使用者大脑内部指定区域,

    并且从此就稳定在那片区域内。

    “记忆储存单元使用完成。”

    “已监测其,稳定于指定位置。”

    研究员,紧盯着大量监测仪器的监测数据。

    同时也看向这首个使用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团队负责人。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请大家收藏:()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