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怀疑,单个褐甲虫族群整体构成了一个群体意识,而每一任母虫在从备选母虫蜕变为母虫时,诞生的智慧,只是这种群体意识存在产生的表象。”
“此外,我们发现,在单个褐甲虫族群中,往往存在一些思维器官较为发达的褐甲虫,但它们也不存在单独的意识……或者说,它们的自我意识似乎和母虫的自我意识在表象和特征上高度趋同……这也是我们怀疑单个褐甲虫族群整体构成了一个群体意识的原因。”
“单个褐甲虫族群整体,像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的个体充当‘肢体’的作用,有的个体充当大脑的作用……像是所有思维器官较发达的褐甲虫共同构成了单个褐甲虫族群的大脑……暂时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
这也是,此刻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在这个褐甲虫身上,最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如果以一个母虫为核心形成的单个褐甲虫族群的确是存在一个群体意识,
那探究这个群体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对于人类文明在自我意识领域的研究就很有价值。
如果,这个群体意识,是依靠多个褐甲虫身上的思维器官,或者说‘硬件’维持思维,
那这个群体意识,是如何调动这些思维器官进行思维活动的,
这个问题中可能就潜藏着,人类文明对自我意识进行相关研究时,想要追寻的很多答案。
如果这个褐甲虫中群体意识能够调动不同的思维器官,
那人类文明是否也能够利用同样的方式,给支撑人类自我意识,思维运转的思维器官添硬件?
所以此刻,
面对这遇到的特殊的,褐甲虫,
以及其身上存在的许多难题,
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社哲所等相关研究团队,是有些亢奋的。
人类文明想要实现对自我意识等领域的研究突破,
除了需要漫长时间里,大量基础数据样本的积累,
也需要对于一些特殊样本的观测,这本身也是文明计划进行的原因,
而宇宙中,总是充满着奇迹。
……
人联纪元26万8860年。
人联,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各研究团队负责人聚集在一起。
再对海褐星,褐甲虫的存在,做出了一个决定。
也是此前相关研究团队讨论的,是否对褐甲虫做些什么的结果。
人联决定,将褐甲虫改造智慧种族,将褐甲虫族群变成一个真正的文明。
对于人类文明一个四级文明来说,
凭空创造出一个智能生命很难,因为那需要洞悉自我意识的本质,
但,在原本的生命,生态系统中,改造诱化出一个智慧种族,就并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了。
要不然,观察者文明和讷阿克文明联盟也不会打起来了。
人类文明现在要对褐甲虫做得事情,和观察者文明到处创造不同智慧种族,培育不同文明其实差不多,
只不过,人类文明即便是将褐甲虫改造成了智慧种族,
也不会将褐甲虫文明到某一刻强行变成附属文明,
人类文明对于操控另一个文明没有什么兴趣。
而人类文明,人联此刻之所以选择这么做,
原因其实挺简单。
一方面,有趣。
人类文明已经在本星系群范围内,来回穿行十几万年时间,
见识了宇宙中大量不同文明,不同智慧种族。
但还真没有见过人类文明曾经设想过的那种虫族文明的存在。
而单个褐甲虫族群,以母虫为核心,基本已经是一个虫族文明的雏形。
同时,
整个海褐星上,还不止一个褐甲虫族群。
以一个母虫划分一个族群的话,海褐星上此刻还有数十万只母虫。
单个褐甲虫族群,小则有上万只褐甲虫,多得也有超过十万只褐甲虫。
如果单个褐甲虫族群形成了一个群体意识,
那这一个个褐甲虫族群之间,又会产生怎么样一个社会形态,
以虫族文明打底的群体文明?
看到这种特殊的生命种族,人类文明实在是也有些‘技痒’。
以目前人类文明观测到的情况来看,
褐甲虫已经席卷整个海褐星的陆地,取得在生态系统中的绝对竞争优势。
在演化进程中,距离真正蜕变成一个文明,似乎已经只差最后临门一脚。
但这最后临门一脚,如果没有其他干涉的话,
褐甲虫可能再需要数十万年,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永远跨不过去。
整个海褐星上,在人类文明此刻到达时,已经有上百亿只褐甲虫,
虽然单个褐甲虫体型不大,资源消耗量较少,
但上百亿只褐甲虫还是已经逼近海褐星目前的生态系统极限,
再往后,迫于生态系统的压力,褐甲虫族群数量可能又会进入到衰落周期,
衰落到一定程度过后,又再开启新一轮的数量膨胀,
然后这么一直周而复始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现阶段,在目前状态下,褐甲虫就已经取得了行星表面绝对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其实并不怎么利于褐甲虫继续持续演化。
而另一方面,
就还是和人类文明对自我意识相关研究有关了。
如果人类文明能够在保留目前褐甲虫族群这种虫族文明特性,
让褐甲虫彻底蜕变成一种智慧生命,
这本身其实也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自我意识领域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对于褐甲虫智慧种族的塑造,
都可以作为人类文明,文明计划往前推进过程中的一块试金石。
当然,
负熵研究院做出这个决定,
不可避免的,也有些秦裕的影响。
就秦裕个人来说,他也对于这种褐甲虫很感兴趣。
而整个人联范围内,
出于不管是第一方面,而是第二方面的原因,
在人联做出这项决定过后,绝大多数人们都对此兴致盎然。
说起来,
这还是人类文明作为四级文明,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第一次尝试在宇宙中创造出,或者说改造出一种智慧种族。
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联中的人们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如果能够成功,再叫褐甲虫好像不太合适,要不咱们给他重新取个名字,‘褐甲文明’?”
“算了吧,咱们文明可以这么称呼他们,至于他们文明以后叫什么,等他们真正发展出文明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吧。”
“说得也是。”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人联中的人们是骄傲的,也可以说是狂妄。
虽然决定将尝试将褐甲虫改造成一种真正的智慧种族,
但对于成为智慧种族之后的褐甲虫,会形成什么样的文明,人类文明没有兴趣去干涉。
也没有兴趣,塑造出来一个和人类文明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关联的文明。
褐甲虫之后会演化成什么样的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感兴趣,
但真正演化成什么样,人类文明也无所谓。
那是褐甲虫智慧种族之后自己演化的事情。
即便人类文明对褐甲虫的改造成功,
在褐甲虫的历史中,大概也就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就成为了一个智慧种族,然后就是他们文明的演化历史。
这大概也是人类文明和观察者文明的区别。
……
人类文明先前抵近0189行星系,也就是海褐星存在的那个行星系的行星堡垒,
暂时在0189行星系边缘停泊了下来,继续对海褐星上,褐甲虫族群的持续观测研究。
人类文明对于将褐甲虫族群催生诱化成海褐星上的智慧种族,
整个过程进行的很谨慎。
自然,进展也比较缓慢。
此外主要还是和褐甲虫和褐甲虫族群的特殊性有关。
单纯改造出一种智慧种族,对于人类文明简单,
难得是,将褐甲虫变成智慧种族的同时,保持着褐甲虫族群的特殊性。
人类文明不只是想要一种‘普普通通的智慧生物’。
在进行智慧种族的‘创造’之前,人类文明同时对褐甲虫进行着大量观测研究。
不过,也没有关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刻,
总会有‘超级天才’‘横空出世’。
秦裕为这褐甲虫,暂时回到了负熵研究院。
在人联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员们的视角中,
基本就是,又一回‘秦姓天才研究员’在结束教育体系的学习过后,直接加入了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
然后,凭借着卓越的研究能力,突出的研究成果,近乎于完美的研究团队研究力量调动能力,
仅三百岁,就担任了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负责人的职位,
直接负责着,对褐甲虫的观测研究,以及对褐甲虫族群在保留其特性的情况下改造成智慧种族等研究项目。
然后,
就如同先前所说,
并没有什么问题能够始终困住秦裕,只是需要耗费的时间问题。
很快,
对褐甲虫的相关观测和研究,进展就进入到了快车道,然后开始突飞猛进。
……
人联纪元26万9000年。
对于单个褐甲虫族群存在的是群体意识的猜想,
基本在人类文明的观测研究中确定了下来。
人联,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发现,
单一褐甲虫族群内,上一代母虫和下一代母虫,乃至多代母虫之间,具有遗传记忆。
单个褐甲虫族群中的群体意识,的确不完全意义上的保存在母虫的思维器官中,
它还会使用那些思维器官强大的褐甲虫个体的思维器官,进行记忆和思考。
有些像是比斯莱那种分布式思维,
但又不完全一样。
相关研究团队尝试让母虫之外,其他一些具有较强大思维器官的褐甲虫个体单独获得了一些记忆,
然后,母虫并没有通过信息素等方式,先从这些个体中获取到那部分记忆再进行相关思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