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清晨六点,天还没亮,窗外一片灰蒙蒙。我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那一瞬间,整个人像被电流击中般弹了起来。
屏幕上,李倩发来一句话:“出了一身汗,醒了。”
我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可能是个好信号。发烧的人如果能出汗,也许说明身体正在和病毒对抗。可心里依旧悬着,生怕这只是短暂的错觉。
我立刻回:“现在体温多少?”
她很快发来一张体温计的照片,380。
看似和昨晚差不多,可我盯着那数字,心里还是松了口气——起码没再升。
早晨八点,她发来一句:“护士换了吊瓶,说药比昨天多。”
我问她:“吃得下早饭吗?”
她回:“稀饭,半碗,勉强吧。”
短短几个字,我却仿佛能看见她拿着勺子,慢慢舀着白粥的样子。窗外阴沉,病房冷清,而她低着头,一口一口把食物咽下去。那画面让我心口发酸。
我打字:“多吃点,哪怕没味道,也要撑着。”
她发了一个无奈的表情,又补了一句:“你是不是比医生还唠叨。”
我看着那表情,忍不住笑了。可笑意很快消散,因为我清楚,她说这些是为了让我心里轻松点。
中午,她的消息明显变少。直到一点多,她才回了我一句:“睡了一觉,迷迷糊糊的,还是有点发冷。”
我盯着这行字,心口揪紧。想象她缩在被窝里,额头仍旧发烫,身子却止不住地打冷战。
我立刻问:“要不要我给你送点保暖的东西?哪怕找人托进去。”
她回:“不用,医生说病房里已经够厚了。只是心里冷吧。”
看完这句话,我愣了好久。那不是衣物能解决的冷,而是孤独和恐惧在心里打结。
我敲下一行字:“那我陪你说话,哪怕一天到晚都在这。”
她隔了很久才回了两个字:“好啊。”
下午三点,李倩忽然发来一句:“隔壁床的大叔,刚被推去icu了。”
我盯着屏幕,呼吸猛地一滞。那几个字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胸口。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回:“你别怕,医生会尽力救他的。”
她却发来一行字:“看到他被推走,我忽然想,哪天会不会轮到我。”
这一句话,让我手心瞬间全是冷汗。心里像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透不过气。
我强迫自己冷静,回复她:“不会。你年轻,你身体底子好,你一定能熬过去。”
她没有再回。半个小时后才发来一句:“好,我信你。”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她并不是完全相信医生,却愿意把信心寄托在我说的话上。
而这份信任,比任何药都沉重。
傍晚,她说护士又来量体温,378,比早上低了一点。
我看到这数字时,心里第一次真正浮起一丝轻快的感觉,就像黑夜里闪过一粒小小的星光。
我回她:“看吧,我说过你能熬过去。”
她发了一个微笑,又补了一句:“但愿吧,今天感觉没那么难受了。”
晚上十点,她忽然说:“病房里很安静,大家都不怎么说话。只有偶尔咳嗽的声音。”
我问她:“你想聊点什么?别一直盯着天花板。”
她沉默了一会儿,发来一句:“要不你给我讲讲以前的事?随便什么都行。”
我愣了几秒,忽然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她在街边排队买煎饼,我在摊子后头忙得手忙脚乱,她却偏偏嫌我慢,还小声嘀咕:“这摊主效率真差。”
我把这段往事打字发给她。
她看到后,隔了几分钟才回:“哈哈,我真说过这种话啊。”
我回:“当然,字正腔圆的武汉话,当时我差点翻脸。”
她又发来一个笑哭的表情:“还好你没翻脸,不然我们就不会认识了。”
我盯着那表情,心口忽然涌上一股暖意。
夜里一点,她最后发来一句:“今天好多了,谢谢你陪我。”
我盯着屏幕,久久没有合眼。
所谓陪伴,其实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不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孤零零的。
哪怕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隔着屏幕回复几个字,可只要她能因此露出一点笑,那我就有了继续撑下去的理由。
窗外风声呼啸,而我的心却因为那句“好多了”,悄然燃起一丝光亮。
我知道,那光微弱,却足以让我度过今夜。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毕业后打工日记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