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
清晨,我是在一阵湿润的凉意里醒来的。夜里的雨终于停了,但空气里还存着水汽,像是整个天地都在呼吸。屋外传来鸟雀的叫声,显得格外清亮,像是它们憋了一整夜,等雨一停便迫不及待唱起来。
我推开窗,湿漉漉的风扑在脸上,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院子里的石板上还积着一层薄薄的水,映出灰白的天光。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在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世界被洗净了,安静而澄澈。
母亲早已起身,在厨房里收拾。锅里传来热气,米香又一次弥漫开来。我走进去时,她正把昨晚剩下的槐花拌上面粉,准备蒸槐花糕。看见我,她抬眼笑了一下:“今天气色好多了。”
我点点头,心里暖意涌上来。的确,经过昨夜雨声的陪伴,我好像卸下了一些心里的重担。等待依旧在,但它不再是压在胸口的石头,而更像是远处的风声、雨声——虽无处不在,却不再叫人窒息
吃过早饭,我决定到村外走走。父亲见我拿起雨伞,淡淡说:“昨晚下得急,路上多半积水,慢点走。”我应声,心里却生出一种莫名的兴奋。
沿着小路往村口走去,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湿滑。雨后的小草冒出新芽,沿路的沟渠里,水流潺潺,夹带着几片残叶,顺着坡势往下奔。我撑着伞,却发现阳光已经从云层里探出半边脸,照在水面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走到岔口时,遇见了阿强。他没打伞,穿着双旧胶鞋,裤腿卷得老高,正弯腰在沟里捉鱼。他看见我,哈哈大笑:“磊,你也出来了?雨后正是好时候,沟里小鱼多得很!”
我走过去,看见他手里攥着几条巴掌大的泥鳅和小鱼,还在拼命扭动。那一瞬间,我忽然被他的热闹劲儿感染,忍不住笑起来。阿强见我笑,故意把鱼往我脸前晃:“要不要拿回去煮汤?”
我躲开,说:“你自己留着吧,别总想着让我分。”
他嘿嘿一笑,把鱼放进桶里,然后擦了把脸上的水珠,忽然认真地望着我:“磊,我看你最近真的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我问。
“就是……以前你总低着头,好像背着什么沉的东西。现在呢,还是有事在心里,可你整个人轻快些了。就像这雨后的小路,虽湿滑,可走起来不再闷得慌。”
听他这么说,我心口微微一震。也许,阿强的直觉比我自己更敏锐。我抬头望向远处的田野,雨后的秧苗青翠欲滴,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那一刻,我心里忽然升起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我们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泥泞沾在鞋底,却没有让人烦躁。阿强一路上说着村里的趣事,时不时被绊一下,却依旧笑得爽朗。我忽然想起昨天在笔记本上写下的那句话:“雨声里的念想,是庇护。”而今天,走在这条被雨水洗过的小路上,我明白了另一层意思——等待并不是把人困住,而是让人学会在泥泞里找到方向。
中午回到家,母亲已经把槐花糕蒸好,香气在屋里弥漫。父亲坐在院子里,正在修补那把旧锄头。阿强跟着我进来,见状打趣:“叔,这锄头都快散架了,还修啊?”
父亲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说:“东西坏了,可以修。人心也是。”
这句话让我怔住。阿强没多想,哈哈一笑就过去帮忙。可我却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像是一块石子投入湖水,泛起久久不散的涟漪。
午后,阳光渐渐强烈。院子里的积水在蒸发,腾起一阵阵白雾。我搬了张小凳子坐在树下,把笔记本摊开。写下几个字:“第二十三天,雨后的路,泥泞却明亮。它提醒我,等待不是原地踏步,而是走在一条湿润的小路上,哪怕慢,也在前行。”
写完,我停下笔,望着远处的天空。云层逐渐散开,一片蔚蓝显露出来。那一刻,我忽然有种冲动:想把这些日子的记录,不只是藏在抽屉里,而是让更多人看见。或许,就像阿强说的,这些字会成为另一种“回信”。
傍晚时分,村里的孩子们在河边放纸船。雨后的水涨得快,纸船顺着水流飘远,孩子们在岸边追逐,笑声此起彼伏。我看着那一只只小船渐渐远去,心里忽然涌上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那像极了我的等待——不知它会驶向哪里,不知它是否会抵达,但只要它在水面上,就有继续的可能。
我蹲在河边,把这画面记下:“纸船不问归期,只问漂流。等待也是如此,不必急着抵达,重要的是它在水面上,一直走。”
夜深时,我点亮油灯,把今天的见闻都写进笔记本。灯光摇曳,雨后的风吹进来,带着凉意。我在最后写下一句话:
“等待像雨后的路,有泥泞,也有光。走的人会累,但不会空。”
写完,我轻轻合上本子,心里一片宁静。窗外的夜空渐渐放晴,星星稀稀疏疏地挂着。
我知道,明天的路依旧漫长,等待还在继续。可此刻的我,已经能在雨后的气息里,听见远方传来的微弱回应。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毕业后打工日记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