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0章 欢庆乐民心
    将士们领赏完毕,陈胜的目光转向等候在一旁的官吏与衙役,语气依旧温和却不失庄重:“接下来,为咱们康城的官吏与衙役们颁奖!你们虽未上战场,却也是这场胜利的功臣!” 侍卫打开另外四只木箱,里面除了银元宝,还有用上等宣纸制作的奖状。奖状边缘用红绸镶边,上面用毛笔书写着奖赏内容,字体苍劲有力,末尾盖着“华夏国康城府”的朱红大印,格外郑重。 “首先,有请王县丞上台领奖!”王大人整理了一下官服,快步走上高台,躬身行礼:“臣参见殿下!” “王县丞,你在战斗期间,组织五百余名百姓连夜为军营送粮送水、运送滚木,还亲自照料三十余名受伤百姓,一天一夜未合眼,眼睛都熬得通红,却从未抱怨一句。赏白银三百两,赐‘勤政为民’奖状一张!”陈胜递过一个装有三百两白银的托盘,又双手捧着奖状,郑重地交到王大人手中。

    王大人双手接过奖状,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臣谢殿下恩典!‘勤政为民’四字,是殿下对臣的鞭策!臣定当以此为座右铭,继续为百姓谋福祉,绝不辜负殿下的信任!” “李仓官!”陈胜的目光转向捧着账本的李大人,“你在战前仔细清点粮仓,制定详细的粮草分配计划,确保将士们每餐都有肉有饭;战斗期间,你还特意为受伤将士准备了汤药和米粥,让他们能尽快康复。赏白银一百两,赐‘恪尽职守’奖状一张!”

    李大人上前领赏,躬身道:“臣谢殿下!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往后定当更加精打细算,既要保障军需,也要兼顾百姓,不让一粒粮食浪费!”

    随后,主簿、市令、杨洋、何兵、艾明等官吏依次上台领赏——主簿因熬夜记录战功、账目清晰,赏白银一百两,赐“细致严谨”奖状;市令因稳定市集价格、打击奸商,赏白银一百两,赐“护民有功”奖状;其他官吏也根据功绩,获得五百至一百两白银不等的奖赏,每人手中都捧着崭新的奖状,脸上满是自豪。

    “最后,有请刘捕头带领衙役们领赏!”

    刘虎带着五十余名衙役上前,衙役们虽有些局促,却依旧挺直腰板,手中的水火棍握得紧紧的。

    “刘捕头,你带领衙役们在城内巡逻,一夜之间擒获三名趁火打劫的歹人,还协助将士们看守城门,维护城内秩序,赏白银一百两,赐‘忠勇护民’奖状一张!”陈胜递过托盘与奖状,又对着衙役们笑道,“各位衙役弟兄,你们虽职位不高,却也是康城的守护者。每人赏白银五十两,希望你们以后继续恪尽职守,保护百姓安全!”

    刘虎激动得满脸通红,高声应道:“臣谢殿下!臣定当带领弟兄们好好做事,绝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衙役们接过银元宝,互相打量着,眼中满是不敢置信——五十两白银,相当于他们半年的俸禄,还有王子的亲口鼓励,让他们瞬间觉得浑身是劲,之前因身份低微产生的局促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颁奖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陈胜站在高台上,再次拿起铁皮喇叭:“今日的奖赏,是对大家过往功绩的肯定;未来的日子,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建康城!将士们保家卫国,官吏们勤政为民,衙役们守护秩序,百姓们安居乐业——只要咱们同心同德,华夏国定会越来越强,康城定会越来越繁荣!”

    “同心同德!振兴华夏!”操场上的众人齐声呐喊,声音久久回荡在康城上空。蓝底金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朱红的“华夏”二字与金黄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证着这场充满荣耀与希望的盛典。

    次日清晨,康城的大街小巷还未完全苏醒,宣传部的小吏们已扛着告示牌,带着铁皮喇叭,穿梭在各个街巷。

    每个街巷的告示栏前,都早早聚集了闻讯而来的百姓——昨日军营颁奖的消息早已传遍康城,百姓们都盼着能有好消息传来。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一个小吏站在告示栏前,拿起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今日张贴的,是王子殿下亲自下达的诏令,关乎咱们康城所有百姓的福祉,大家仔细听好了!”

    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挤在告示栏前,踮着脚,眼神中满是期待。有的老人还特意带上了老花镜,有的孩子骑在父亲的肩膀上,伸长脖子想要看清告示上的字迹。

    小吏展开告示,声音洪亮地念道:“康城新建,百姓安居乐业,然南境张猛率军来犯,欲毁吾等家园,掠吾等财物,陷吾等于水火。幸得军民同心,将士奋勇杀敌,官吏衙役鼎力相助,百姓亦尽己所能,或送粮送水,或协助守城,终退敌寇,保康城无恙。王子殿下念百姓之英勇,感百姓之付出,特下此令:免康城百姓一年赋税,以资感谢!另,凡在战斗中协助将士守城的百姓,每人赏白银五两,由各街巷里正统计发放,十日之内务必发放到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什么?免一年赋税?!”百姓们瞬间沸腾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曾是流民的老妇人,去年刚在康城分到一亩地,听到消息后,忍不住擦着眼泪,喃喃道:“老身活了六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朝廷!以前在中境,地主们恨不得把咱们的骨头都榨干,交了赋税还不够,还要被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现在王子殿下不仅免了咱们一年赋税,还赏银子,真是活菩萨啊!”

    “还有五两白银!”一个年轻汉子激动地喊道,他在战斗中帮着将士们运送滚木,此刻忍不住握紧拳头,“俺当时就是想为守城建点力,没想到殿下还记着俺们!这五两银子,够俺家买半年的粮食了!”

    告示的内容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康城的每一个角落。很快,大街小巷都热闹起来——有的百姓拿出过年时才舍得穿的新衣服,有的商家挂出“庆祝免税”的红纸,有的人家甚至杀了自家养的鸡鸭,准备好好庆祝一番。

    城西的小巷里,几个孩子拿着糖葫芦,围着正在张贴红纸的李爷爷叽叽喳喳地问:“李爷爷,咱们为什么要贴红纸啊?又不是过年!”

    李爷爷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指着不远处告示栏上的诏令,语气满是自豪:“因为王子殿下免了咱们一年赋税,还赏了银子啊!这是大好事,比过年还值得庆祝!以后咱们不用交赋税,就能把更多的粮食存起来,还能给你们买更多的糖葫芦!”

    “王子殿下真好!”一个孩子举起糖葫芦,兴奋地喊道,“我长大了也要像王子殿下一样,保护百姓,让大家都能天天吃糖葫芦!”

    李爷爷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啊!爷爷等着看你长大,为百姓做实事!”

    正午时分,康城的市集变得格外热闹。商贩们纷纷降价促销,有的甚至喊出“庆祝免税,买一送一”的口号;百姓们提着篮子,穿梭在各个摊位前,采购着粮食、布匹和蔬菜水果,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个卖菜的老农,将自家种的青菜免费送给路过的老人,笑着说道:“王子殿下免了咱们的赋税,俺也没啥好报答的,送点青菜给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城主府的书房内,夕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案头的赏功名册上。杨曼儿看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赏赐数额,指尖轻轻划过“白银二十三万两”的字样,忍不住转头看向正在翻阅奏折的陈胜,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殿下,这次赏赐会不会太大了?单是将士、官吏与衙役的赏银,再加上后续要给百姓的补助,少说也有数十万两白银了吧?咱们华夏城的国库虽日渐充盈,可这么大一笔开销,会不会影响后续的新城建设与军队补给?”

    陈胜放下奏折,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依旧热闹的街巷——百姓们举着灯笼,在街道上载歌载舞,偶尔还能听到“王子千岁”的欢呼声。他转过身,走到杨曼儿身边,拿起案上的赏功名册,指尖在“康城保卫战”几个字上轻轻摩挲,语气温和却坚定:“曼儿,你说得没错,这次赏赐加起来,确实有三十万两白银出头。可你再想想,这是咱们华夏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正面击退外敌入侵,还是一场以少胜多、几乎零伤亡的完美守卫战——这份战绩,不仅要让康城的军民记住,更要让天下人知道,咱们华夏国不好惹,跟着咱们的军民,绝不会吃亏。”

    他顿了顿,将名册递给杨曼儿,目光中满是深远:“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赚——咱们有汉河和永乐城两条商路,再加上咱们华夏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货物,这点银两很快就能补回来。可军民同心守家护国的精神,一旦冷了,就再也暖不回来了。你看今日军营里,周勇断了手臂却依旧想着保家卫国;王县丞熬红了眼睛却没喊过一句累;还有那些百姓,自发地送粮送水,甚至拿着锄头帮着守城——他们图的不是那几两银子,而是一份认可,一份‘朝廷记着我’的安心。”

    杨曼儿捧着名册,看着上面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想起今日颁奖时将士们激动的泪水、官吏们郑重的神情,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她抬头看向陈胜,眼中满是敬佩:“殿下说得是,曼儿之前只看到了银钱的数额,却没看到这份赏赐背后的意义。有了这份认可,以后再遇到战事,军民们定会更加齐心,咱们华夏国也会越来越强。”

    陈胜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带着几分欣慰:“你能明白就好。而且,这次赏赐也是给全国的一份‘榜样’——让其他城池的军民知道,只要为国家出力,无论你是士兵、官吏,还是普通百姓,朝廷都会看在眼里、赏在明处。这样一来,各地才会更有干劲,新城建设会更快,军队训练会更勤,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这三十多万两白银,换的是全国上下积极向上的士气,换的是华夏国长久的安稳,值!”

    窗外的欢呼声隐约传来,与书房内的对话交织在一起。杨曼儿看着陈胜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安定——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不仅懂如何打胜仗,更懂如何暖民心,这样的君主,定能带领华夏国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喜欢异世开荒称帝请大家收藏:()异世开荒称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