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02章 微服私访
    【随着各项革新举措在大明各地逐步推行,朱由检虽从大臣的奏报中得知形势向好,但心中仍存忧虑。他深知,朝堂之上所闻未必能反映民间真实全貌。这日,早朝散去,朱由检留下洪承畴、杨嗣昌和孙传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位爱卿,朕虽每日批阅奏报,知晓各地革新进展,可总觉得隔了一层。朕欲微服私访,亲探民间疾苦,看看新政推行究竟如何。”朱由检目光坚定地看着三人。】

    【洪承畴一听,面露担忧:“陛下,微服私访虽能洞察民情,但陛下万金之躯,若有闪失,实乃大明之不幸。还望陛下三思。”】

    【杨嗣昌也赶忙进谏:“陛下,如今局势虽渐稳,但天下之大,难免有不法之徒。陛下出行,安保实难周全。”】

    【孙传庭抱拳道:“陛下,臣理解陛下心系百姓,但可派可靠之人详细查访,陛下坐镇京城,运筹帷幄即可。”】

    【朱由检摆摆手:“朕心意已决。朕扮作商人,你们三人扮作随从,如此低调出行,不会引人注意。且朕身边有你们相伴,安全定能保障。此次出行,能让朕亲耳听到百姓声音,亲眼看到新政利弊,于大明革新意义重大。”】

    【三人见朱由检主意已定,知道再劝无用,只好领命:“陛下既已决定,臣等定当护陛下周全。”】

    【几日后,朱由检一行四人乔装打扮,出了京城。他们一路向东,不多日便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市镇。正值集市日,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朱由检看着街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心中欣喜,这繁荣之景似乎昭示着革新确有成效。他们走进一家茶馆,选了个角落坐下。邻桌几个百姓正聊得热火朝天。】

    【“哎,你们发现没,自从朝廷推行那安儿瓶革新,咱这周边的工坊多了不少,活儿也好找了。”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另一个老者接话道:“是啊,我家小子就在那安儿瓶工坊做事,虽说累点,但能挣不少钱,家里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朱由检听了,心中暗喜,看来安儿瓶产业的发展确实给百姓带来了实惠。这时,又一个年轻人皱着眉头说:“可这物价也跟着涨了不少啊。就说这米面粮油,比以前贵了好些。虽说工钱多了点,可算下来,也没剩下多少。”】

    【洪承畴听了,微微皱眉,低声对朱由检说:“陛下,看来物价之事,还需关注。”】

    【朱由检微微点头,随后起身,走到那年轻人身边,笑着问道:“这位兄弟,你说物价涨了,是因为啥呢?”】

    【年轻人看了朱由检一眼,见他衣着普通,便说道:“客官,这我也不太清楚。但听说是因为那些工坊用的材料啥的多了,运输啥的成本也高了,所以啥都跟着涨。”】

    【朱由检谢过年轻人,回到座位,与洪承畴等人低声商议:“看来物价受革新产业影响,这中间的平衡需好好把握。我们再去工坊看看,或许能找到更多缘由。”众人点头称是。】

    【四人起身离开茶馆,朝着镇上的安儿瓶工坊走去。一路上,朱由检观察着街景,留意着百姓的生活状态。只见不少店铺生意兴隆,但也有些店家面露愁容。】

    【来到工坊前,里面机器声隆隆作响。门口有几个工人正搬着货物,朱由检上前搭讪:“几位大哥,这工坊生意看着不错啊,你们在这儿干活咋样?”】

    【一个工人擦了擦汗,说道:“生意是不错,就是活儿累,工钱嘛,也就那样。而且现在啥都贵,这点工钱养家糊口有点紧巴。”】

    【孙传庭问道:“工钱为啥不能多涨点呢?”】

    【另一个工人无奈地说:“老板说上头给的订单价格就那样,原材料又贵,要是工钱涨太多,这工坊就赚不到钱,说不定还得关门。”】

    【朱由检心中思索,看来物价上涨不仅影响百姓生活,对工坊经营也有压力。他又问:“那你们这原材料为啥贵呢?”】

    【工人挠挠头:“听说好多都从外地运来,路上损耗大,加上运费啥的,价格就上去了。”】

    【离开工坊后,杨嗣昌说道:“陛下,依臣看,物价上涨是多个环节出了问题,运输成本、原材料供应,都需要想办法解决。”】

    【朱由检点点头:“嗯,革新带来了发展,但也引发了新问题。我们继续走访,看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调整。”】

    【他们又来到了一家粮店,店内顾客不少。朱由检装作买粮的顾客,与老板攀谈起来:“老板,你这粮价咋比以前高了这么多啊?”】

    【老板苦着脸说:“客官,我也没办法啊。这粮食收成倒是没咋变,可这运输费贵了,而且周边工坊招人,种地的人少了些,粮食收得也不如以前多,价格自然就涨了。”】

    【洪承畴在一旁说道:“种地的人少了,这可不是小事。陛下,农业乃国之根本,不能因革新而忽视。”】

    【朱由检神色凝重:“确实,看来要在鼓励发展革新产业的同时,想办法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粮店出来后,天色渐晚,四人找了家客栈住下。在房间里,朱由检与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围坐在一起,总结这一天的所见所闻。】

    【朱由检说道:“今日微服私访,收获颇丰。物价、工钱、农业生产,这些问题都与革新息息相关。我们得想出妥善之策,既要让革新持续推进,又要保障百姓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洪承畴思索片刻说:“陛下,对于运输成本,可鼓励发展交通,多修路,改善运输条件,降低损耗。”】

    【杨嗣昌接着说:“在保障农业生产方面,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百姓种地,比如减轻赋税,提供农具补贴等。”】

    【孙传庭也说道:“至于工坊工钱与物价平衡的问题,或许可以组织商家和工坊主协商,制定合理的价格和工钱标准。”】

    【朱由检听后,点头赞许:“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次微服私访,让朕看到了问题所在,回宫后,我们就着手商议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朱由检一行继续踏上微服私访之路,他们打算再多走访几个地方,深入了解更多实际情况,为大明的革新大业收集更多一手信息,以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次日,朱由检等人离开客栈,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一个相对偏远的村落,这里与繁华市镇相比,显得颇为宁静,但也透露出一丝落后。】

    【刚进村口,就看到几个孩童在路边玩耍,衣衫破旧。朱由检心中一紧,走上前问道:“孩子们,你们的父母呢?怎么穿得如此破旧?”】

    【一个稍大的孩子怯生生地回答:“客官,俺爹俺娘都去镇上做工了,家里没钱给俺们做新衣服。”】

    【杨嗣昌在旁轻声对朱由检说:“陛下,看来这革新带来的好处,在偏远村落的惠及程度还不够。”】

    【朱由检点点头,走进村子。只见一些村民正聚在一起唉声叹气。朱由检上前询问,一位老者说道:“客官,我们这村子穷,年轻人都去镇上做工了,剩下我们老弱病残,种地也力不从心。而且,镇上推行的那些新东西,我们也用不上,也没人教我们。”】

    【孙传庭问:“老人家,比如哪些新东西呢?”】

    【老者回答:“就说那安儿瓶,听说能让孩子吃得好,可我们这儿连个会做的人都没有,更别说用了。”】

    【朱由检听后,心中明白,革新举措在偏远地区的推广存在严重不足。他对洪承畴说:“洪爱卿,革新不能只顾及繁华之地,这些偏远村落同样是大明的子民,要想办法让他们也能享受到革新的好处。”】

    【洪承畴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或许可以选派一些懂技术的人到这些地方,传授新的生产生活知识,帮助他们发展。”】

    【离开这个村落,他们又来到了一处矿山附近。这里机器轰鸣,矿工们进进出出,看起来一片忙碌。】

    【朱由检与一位刚从矿里出来的矿工交谈:“兄弟,在这儿挖矿辛苦吧?收入咋样?”】

    【矿工苦笑着说:“辛苦是辛苦,收入勉强能维持生计。就是这挖矿太危险了,前几天还听说有个矿洞塌了,死了好些人。”】

    【朱由检眉头紧皱:“为何会塌?没有防范措施吗?”】

    【矿工无奈地说:“矿主为了多赚钱,舍不得在安全上花钱,好多该有的防范都没有。”】

    【洪承畴怒道:“这些矿主简直唯利是图,全然不顾矿工死活!”】

    【朱由检面色凝重:“孙爱卿,回去后你与工部商议,制定严格的矿山安全条例,加强监管,绝不能让此类悲剧再发生。”】

    【孙传庭拱手道:“臣遵旨!”】

    【随着微服私访的深入,朱由检看到了革新过程中更多的问题。既有偏远地区发展滞后的情况,也有一些行业为追求利益忽视安全的现象。】

    【傍晚时分,他们在一家路边小店休息。朱由检看着疲惫但神情专注的三位大臣,说道:“此次微服私访,让朕深知革新之路任重道远。我们看到的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杨嗣昌说道:“陛下,回去后,我们应尽快制定详细的改进措施,偏远地区的革新推广、矿山安全监管、物价与农业的平衡,都要一一落实。”】

    【朱由检坚定地说:“不错。大明的革新,是为了让全体百姓过上好日子,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群体掉队。我们要让革新的光芒,照亮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

    洪武位面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身子微微前倾,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幕,眉头微皱,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这朱由检还算有点脑子,知道亲自去民间瞅瞅真实情况。不过这革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物价、农业这些问题都冒出来了,得好好思量思量。咱当年打天下,就知道老百姓的日子不容易,这些问题不处理好,这江山可不稳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