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四五章 谁的丑事,谁盖丑事
    随着傅家的落幕,市井上的流言暂且平息,而更多的汹涌波涛,还藏在深深的水面之下。

    对于传的轰轰烈烈的傅家流言,与其再说傅家,不如说在影射,前太子。

    前太子,景德太子。

    前太子是嫡出长子,先帝的爱子,珍而重之托付了江山,结果景德太子正值壮年,一朝暴毙,突然身亡。

    丧事办的隆重而速度,很快,前东宫里的所有宫人都换了,连带着侍妾也各自归还本家,不复踪影、伺候入殓的宫人,去守灵后,陆陆续续病故。

    连带着当初照顾前太子的几位太医,事后也用照顾不周的借口,都处死了。

    但这样迅疾而严肃的处理,更像是,灭口。

    若是按照流言来映照,细节的吻合,他们会得到一个叫人惊惧的结论。

    前太子死的太快,太脏,不能叫外人知道,才会这么迅速掩盖。

    善郡王只要想到这里,就会捏紧拳头。

    他对礼亲王道,“要,要不要阻止一下流言传播?”

    这可是所有人都跟着丢脸呐!

    “不要命了!”礼亲王斥责,“知道什么叫欲盖弥彰吗?知道什么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吗?反应这么剧烈,岂不是坐实了这事?”

    “不管也不行,管了也不行,到底怎么办?”

    "装不知道就行了,反正是市井流言,又没人当着我面儿说,本王就是不知道。”礼亲王梗着脖子,决定抵死不认。

    都知道这是阴私,谁敢沾手。

    糊弄吧,都想糊弄。

    直到登闻鼓响,有一女子站出来,状告先帝。

    草!菅!人!命!

    一鼓敲响,震动朝野。

    谁都知道,女子是告不赢的。哪怕她站了天理,站了圣道,对子告父,皇帝能当堂宣布,先帝做错了吗?

    不能。

    可女子就是告了,拿着状纸,告先帝。

    京兆府只觉得人都麻了,状纸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若是不接,女子就在京兆府门口,大声朗诵状纸内容,百折不挠。

    她父,本是太医院的院判,医术精湛,所以被派去照顾前太子。

    前太子身体羸弱,又不遵医嘱,不肯服药,不肯保养身体,以致于暴病身亡,这些,脉案上都写的清楚。不过先帝不肯听,觉得这是借口,以失职之罪,处死了她父,和其余几个太医。

    之后还觉不够,派人追杀太医的亲眷,斩草除根。

    女子是躲躲藏藏,好不容易活下来的。

    如今返回京城,就是要告先帝,滥杀无辜,百死不折。

    女子讲述案情时,桩桩件件,都跟先前的流言吻合,叫人想到前太子。

    她说完,放下背后的包袱,解开布料,露出十几块牌位。

    “钟家十三口人,都在此处,一同状告先帝!”

    女子身穿寿衣,头扎麻布,做好了全家死在一起的准备。

    百姓们挤在一起,怎么赶也不走。

    “让她告!”

    人群里有人叫了一嗓子。

    “让她告!”

    “让她告!”

    不断有声音加入这个行列,音量越来越大,恍如雷霆,轰轰隆隆,响彻大地。

    让她告!

    告!

    事情用最快的速度蔓延开,不到一个时辰,街知巷闻。

    衙门当然也可以把此事按下去,不过,衙门声誉,皇家信用也会跌到谷底,荡然无存。

    京兆尹只得把人接进去,好生照顾着,还不能让女子突然死了,更显得衙门徇私

    女子重新背起牌位,进了衙门。

    爹娘,不管能不能昭雪冤屈,至少,所有人都知道,钟家的医术,没问题!

    *

    皇帝在焦头烂额,思考对策。

    此刻,没有任何人敢进去打扰。

    公理,道德,亲亲相隐?

    权力,地位,大义灭亲?

    各种复杂的心情,在皇帝心头交织。

    孟庭祯远远就看见了,很是高兴。

    他就喜欢把难题摆在父皇面前,看他纠结,也尝尝他被父皇出题为难的滋味嘛。

    好孩子,就该拿好东西,招待父亲!

    二皇子手拿功课,本准备进去找皇帝,被孟庭祯拦下了。

    “嘘,二哥,别进去,父皇正烦呢!”孟庭祯拉他,“现在连皇祖母都不来找父皇的。”

    这个决定很难下,只有皇帝自己能下,骂名也只有他自己背。

    想要平衡,没那么容易的。

    “你说,大伯父的事?”二皇子面露犹豫,“这事,真难办。”

    流言早就吹到宫中,不过摘去了少儿不宜的部分。

    二皇子自己代入一下父皇的位置,都觉得快被难死了。

    一头是父亲和兄长,一头是百姓和江山,怎么量,都量不出来。

    孟庭祯背着手,缓缓而行,“要是我犯错了,鱼肉百姓,二哥会出面检举我吗?”

    二皇子思忖良久才说,“先弥补受害人,再催你自首减轻罪责,最后跟着你一起赎罪吧。”

    “这不就结了?我也是一样选择。”孟庭祯笑笑,“走吧,让父皇自己去想。”

    不论如何,他不亏的。

    *

    拖延是没有意义的,反驳更没用。

    皇帝最后命京兆尹接了这案子,根据钟姑娘提供的线索,查案。

    找到实据,才能判案。

    但走到这步,已然足够,不论判输还是判赢,世人永远会记得,为了盖住前太子丑事,先帝灭口。

    青葙站在当初家人坠崖的悬崖口,烧了三炷香,撒了纸钱。

    他心头默念,父亲,翻案,我做到了!

    “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去首告,你不是怕死的人。”

    六皇子的声音传来,他点了香烛,俯身行礼。

    “我去告,跟钟家妹妹告,都是一样的效果,告的也是同一人,就没必要重复。”青葙淡淡说,“再者,我已是残缺之身,容颜亦毁,丢了家中颜面,损了清誉。倒不如钟家妹妹,她是个完美的受害者。”

    “你也真是强迫症啊,连这点都要追求完美,行叭,效果是一样的。”

    孟庭祯摊手,这点小问题,他就当没看见吧。

    这一局,终究是他赢。

    青葙低头而笑。

    他固然可以出面告御状,一雪家仇。可他在宫里待了许久,身份经不起细查,一查就会查到,他在嘉宁宫做了许久宫人,人人都知道。

    若是牵扯到恩人身上,他就百死莫赎了。

    所以,就先这样吧,也很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