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缓慢流逝,吴天德逐渐适应了这个交叉世界。
在经济上,依仗“真有味快餐店”每个月二三十两银子的稳定盈利,吴天德不仅成功地应付了职场上的人情往来开支,还将历年欠债还清了大半。
之所以还有一些欠债没还,倒不是吴天德不想还,而是人家不让他还。
比方说,他欠贾瑞的十两银子,贾瑞就坚决不肯收,说是先记在店铺账上,等他有需要了,再来店里取用也不迟。
这是因为贾代儒老先生,对贾瑞这孙子管得很紧,生怕他有钱了不学好。贾瑞若是把这十两银子揣在身上,说不定哪天便被他祖父给没收了,倒不如先存放在吴天德这里更为稳妥。
他和吴天德乃是同窗好友,吴天德名下有这么大一家店铺,已不可能单独昧下他那区区十两银子了。
吴天德欠贾芸的二十两银子,贾芸的母亲卜氏首次上门讨债时,索要了十两本金回家买年货。但剩下的十两银子债务,卜氏便不怎么着急了。
听说娄氏深得吴天德信任,做了真有味快餐店的管事,她便也言道,吴天德无须直接还钱,倒不如给她在快餐店里安排一个差事,用工价银抵消债务。
卜氏的这种小心思,也不能说不对,但终究让吴天德感觉心里有些膈应。
娄氏这一招,已经用在前头了,卜氏还来唱这一出,岂不是东施效颦,把他吴天德当成了傻子一般?
不过,当初上门讨债时,卜氏、贾芸母子俩的表现,终归比周氏、贾芹母子俩的表现,要好得多,且贾芸能将家里垫箱底的二十两银子,一股脑儿地借给吴天德,虽说是受了原身的蒙骗,但也毕竟有他的一份情谊在里头。
看在这一点上,吴天德也向卜氏、贾芸母子俩,表现出了一定善意。
每逢年节假日,生意火爆,快餐店里忙不过来时,他便请卜氏、贾芸母子俩过来做短工,好歹能挣一些铜板贴补家用。
在仕途上,吴天德也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进步。他已从神机营小旗官,升任总旗官,秩正七品。
吴天德能升职,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从基层路线来说,他攀附上了顶头上司邓刚总旗,两人属于利益共同体。
邓刚总旗在千总孙绍祖那里下了血本,孙绍祖谋求通州守备一职成功后,保举邓刚总旗出任步营左哨试百户一职,其所空余出来的这个总旗职位,邓刚总旗推荐由吴天德接任。
毕竟他是凭借了吴天德的手笔,才多挣来了好几百两银子,更是借机搭上了鲍二家媳妇,涉及到金钱和美色,这个天大的人情不还,他在吴天德面前说话都没有底气。
二是从上层路线来说,旧主王子腾现任京营节度使,他若亲自提议,让吴天德升官,别人或许会说他任用私人,吃相上很难看。
但眼下,并不需要他亲自提议,仅需要他在神机营千总孙绍祖的荐书上签字同意,这事儿就好操作多了。
被人问起来时,他也可以回答得冠冕堂皇,孙绍祖都将要调任通州守备了,难道这点儿面子都不给他?
不过,虽然上下两层路线都打通了,吴天德的升职一事也已铁板钉钉,于暮春时节,顺利拿到了兵部印发的授官文书,但吴天德也不可能一毛不拔,他总得感谢各位上官的深情厚爱啊。
对于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大人,吴天德和他的层次相差得太多了,还没有上门求见的资格,他便托人买了两盆白海棠,总计花了不到一吊钱,送到了王子腾夫人那里,取礼轻情重之意。
新任通州守备孙绍祖的升职酒宴上,吴天德这次终于有了上桌吃酒的资格。虽然他被安排在了屋外彩棚下面那一桌,但总比那些可怜的小旗官们,蹲在墙角啃白面馒头要强。
这场酒宴很是丰盛,但花去了十两礼金,都要赶上快餐店里半个月的盈利了,让吴天德感觉很是心疼。
在新任试百户邓刚的庆祝酒宴上,吴天德好歹混上了主桌。
试百户秩从六品,只要他能干得好,一年半载之后,还能官升一级,把头顶上的这个“试”字去掉。
值此关键时候,邓刚很是低调。
他于五月初四这一晚,在营中简单置办了两桌,来往宾客仅有他手下的两位总旗、十余位小旗。
此乃化整为零之策。
据说,他在小花枝巷倒是置办了好几桌酒席,邀请的是诸位同乡、左邻右舍、生意伙伴等,鲍二夫妇俩参加的便是这一场。
邓刚还在北平城中的青云楼单开了一桌,邀请的是新任千总及诸位百户一级同僚,以吴天德目前的段位,还达不到这个层次,只是有所耳闻罢了。
吴天德花了五两礼金,在营中吃过酒后,囫囵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卯时末刻参加点卯,之后便立即回到北平城里了。
他上头有了邓刚这位试百户的关照,出勤方面也可以更加随意一些。
恰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北平城里的节日氛围,虽然不如南方地区那么浓厚,会有万人聚集、龙舟竞渡、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但也与平日里有所不同。
大街小巷之中,有人挑着担子售卖艾草和菖蒲,妇人们掏出两个铜板,就能买上一束,转头插在自家门楣上,青翠的叶子衬着朱红的门漆,好歹给温吞吞的平静生活里,增添了几分鲜活。
在零星的艾香中,吴天德回到了宁荣街上。他看到自家店铺前,新搭的凉棚下面挂着串好的粽子。不同于南方的肉粽、碱水粽和白米粽,这里多是蜜枣粽和豆沙粽,裹粽的苇叶是从永定河边采摘而来,经过多次清洗之后,已经闻不到任何水腥气了。
临时聘用的短工卜氏,正忙着用草绳把粽子串成串,看到吴天德回来,连忙笑道,“还是东家您这主意好,听说今日店里用餐,能免费送粽子,客人比平时多了至少三成。”
“不错。你们好好干,到时候给大家发奖金。”吴天德朗声笑道。
他正准备抬脚往里走,卜氏却神神秘秘地凑到吴天德身前,小声询问道,“吴军爷,我听说您升任总旗官以后,身边可以安排几位亲兵吃军饷?”
“嘿,你这消息还很灵通嘛!”吴天德揶揄她道。
“您也知道,贾氏一族,原是军功贵族之家。依仗了这层关系,芸哥儿他父亲,也曾在京营做过几年总旗,多少积攒了一些家底。奈何前些年,太上皇御驾亲征时,被蒙兀人围困,芸哥儿他父亲那一哨人马参与救驾,不幸死在了龙庆州怀来县,害得我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连饭都吃不饱……”说到这里,卜氏的眼睛忍不住泪眼婆娑起来。
尽管卜氏说得悲痛,但吴天德也无需安慰她。同样是在这场战争中,他父兄三人先后罹难,比卜氏、贾芸母子俩还惨,这还能让他说出什么好话来不成?
卜氏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便擦干眼泪,强颜欢笑道,“好在事情都过去了,芸哥儿也长大成年了。现如今,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在吴军爷身边做个亲兵,不说按月领取兵饷吧,好歹能省下他一个人的嚼用不是?”
当然了,还有一句心里话,卜氏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芸哥儿若做了吴天德的亲兵,那她本人在真有味快餐店里的这份差事,便能由短工变成长工,也算是曲线救国之策了。
“行吧。但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兵饷就先别指望了,我自己都拿不到哩。”吴天德苦笑道。
关于这个问题,昨晚吃酒时,邓刚就介绍过了,说是朝廷财务亏空,目前只能保证九大边镇的兵饷,能延期发放,像京营这种不承担作战任务的二线部队,仅能保证将士们饿不死,想要拿到兵饷,须要等到朝廷财务形势好转了以后再说。
眼下,吴天德已升任总旗,名下应有五十名士卒,但实际上,他仍然是一个光杆司令。
按照京营内部的潜规则,这五十名士卒的兵饷,吴天德可以贪墨其中一成,也就是其中五个人的兵饷,归吴天德所掌控。
他无论是拿这笔钱来养家丁也好,培养亲信、亲兵也罢,还是拿来买田置屋、酗酒买醉、包养戏子,别人也懒得多管。
仅需要在一年一度的秋操演习时,他能带领些许男丁,老少不论,准时出现在营中即可。至于这些男丁,是久经训练的精锐老卒,还是临时聘用的街头无赖,都问题不大。
当然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堂堂一位总旗官,身边也不能没有一些亲丁内虾。
事实上,只要不是纨绔子弟,一般人做了营中将校,好歹都要根据自身财力,培养出若干名亲信部众,这不仅是为了向朝廷交差,也是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要不然,等到需要上阵厮杀的时候,不仅建功立业的机会把握不到,还有可能丢掉小命。
这个道理,吴天德自然也是懂的。
他早已经谋划好了,已经聘请了贾芝、贾菌及焦福、焦贵兄弟俩,共计四人,充任亲兵。
其中,贾芝多次在吴天德手底下做短工。吴天德见他为人本分,做事勤快,手脚麻利,不禁心生招揽之意。
更为重要的是,贾芝的文字功底还不错,据说曾考中过宛平县学的童生。以后官场上公文往来这一块,便可以交给他来处理,省得吴天德自己案牍劳形。
贾芝自己也有这个意向。他的父母亲都已不在人世,两位亲姐姐又远嫁金陵,贾芝一个人在北平城中孤零零地生活着,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难得吃上一口热饭。
吴天德的官儿虽然做得不大,但只要能管一日三餐,他便心满意足了。
贾菌这里更不用说。他虽然年纪小,但颇有志气,见贾氏义学里,都是一些不求上进的混世魔王,便再也没有了读书写字的兴趣,反而想跟随吴天德习武。
吴天德便收了他为徒,传授他《王家刀法》。娄氏虽然觉得读书才是正途,但架不住贾菌自己有理想、有主见,也就只好随他了。
贾菌年纪还小,当不得大用,目前还只能给吴天德做一个跑腿童子。
焦福、焦贵两兄弟,则是宁国府的焦大推荐过来的。两兄弟的年纪老大不小了,但却一直找不到差事,偏生他们俩吃得又多,让养父焦二心中焦虑,像这样坐吃山空,又岂是长久之计?
焦二的老婆秦氏,也对此很不满意。虽说焦大出面,把焦忠卖进荣府为奴,又让焦雅做了真有味快餐店里的女佣,算是替姐弟俩找到了一条活路。但手心手背都是肉,焦福、焦贵也是从她身子上掉下来的,她可不想看到这一对兄弟俩混吃等死啊。
秦氏不敢找焦大的麻烦,便整日里不给焦二好脸色看。她上身那两团鼓胀之处,以往心情好时,还会让焦二揉捏几下,好歹给他一个甜头,如今竟是一次也不肯了,气得焦二在家里跳脚,差点闪坏了他的那副老腰。
焦二郁闷之下,只好再次向焦大提出请求。他那老泪纵横的模样,焦大若是不肯帮忙,倒显得有点冷血无情了。
迫于无奈之下,焦大只好求到了吴天德这里。他表示,若是吴天德肯收留这两个孽畜,按照朝廷制度,每人每年十八两银子的兵饷,他可以资助一半。
“我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焦大当场掏出了十八两银子,塞到吴天德手里后,忿忿不平地说道,可见他实在是被焦二骚扰得不轻。
焦福、焦贵有焦大相助,属于带资入组,吴天德自然愿意。哪怕两人再不给力,但只要能在店里帮忙,推着餐车走街串巷,或者营中点卯时能凑数,吴天德便不算亏本。
以吴天德的身份和财力,亲丁内虾有这四人,暂时也就足够了。但现在卜氏提出请求,芸哥儿又曾经给过自己帮助,便加上他一个名额也无妨。
吴天德便对卜氏说道,“既然你有意,那就让芸哥儿下午过来一趟吧。我先传授给他一些刀法,若是他能练成,以后在哪里都能混上一口饭吃。”
卜氏自是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