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2章 虾游脉
    第四百八十二章

    由于天色渐晚,我打算明天早晨带林玲去志军家,看来这周是去不了学校了,去不了就去不了吧,反正我的学业成绩也就那样,大不了再次回归班级的倒数行列中。

    林玲说她在这县城里发现了一家味道极好的饭店,要请我去尝一尝。她带着我七拐八绕地去了一个小胡同,我边开车边问道:“你咋能找到这种地方啊?”

    林玲笑了起来。

    我问道:“你笑什么啊?”

    林玲说道:“我不好意思说。”

    我说道:“咋了啊?”

    林玲说道:“前两天我一直住在这胡同里面的出租房里。”

    我说道:“你咋能住在这种地方啊。”

    林玲说道:“因为我没钱了,只能住这种地方啊。”

    我本想说“你好歹是个老板”,但话到嘴边我咽下去了,因为我意识到林玲前几天或许是真没钱了,毕竟开超市花了她四十八万,可能这四十八万是他全部的积蓄。

    我说道:“不好意思啊,我应该早点来。”

    林玲说道:“小哥我给你说个实话啊,要不是你把那辆陆巡放我手里,我都怀疑你把我骗了呢,我好几次想给你打电话,但最后都忍住了,因为我感觉你不是那种人,事实证明你真不是那种人。”

    我说道:“都怪我,我应该前几天就给你把钱打过来,你也真是的,缺钱了就给我打电话嘛,要是我再耽搁几天,你不得去喝西北风啊。”

    林玲笑道:“不至于,今早我兜里还剩五千多块,如果你这周周天还不回来,那我就会给你打电话。”

    我说道:“那四十八万是你的全部积蓄吗?”

    林玲说道:“何止是我全部积蓄啊,其中的十五万是前段时间卖货的钱,这几天我弟弟都快把我的电话打爆了。”

    我说道:“对不起啊,我真不知道是这个情况,看你是个卖几十万盆景的老板,我以为你兜里最少有一百多万的存款呢,以后不要这样了,有啥困难给我第一时间打电话。”

    林玲说道:“这个事情就翻篇吧,饭店快到了,我提前说好啊,今晚我请客啊。”

    我说道:“还是我请吧,就当我赔礼道歉了。”

    林玲说道:“不,我请,我前几天不该怀疑你。”

    我说道:“应该怀疑,毕竟我俩当时不是很熟嘛,你也胆子够大啊,我俩才见了两次面,你就敢投那么多钱,要是我真是骗子,你就亏大了。”

    林玲说道:“这件事翻篇了,再不能说啊,今晚必须我请客。”

    我说道:“行吧,你请吧,明天我请你去市里吃豪华大餐。”

    林玲带我去的这家饭店严格意义上说算不上是个饭店,门口没有招牌,里面只有一张小圆桌,厨师兼服务员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爷。

    见我和林玲进来,老爷爷放下报纸打量了一下我,对林玲说道:“你的朋友等来了啊?”

    林玲说道:“来了,刚才刚刚到,刚到我就带他来尝尝你老的手艺了。”

    老爷爷起身说道:“好,今天的饭价是二百九十七块六毛。”

    林玲掏出钱包数了三百递给了老爷爷。

    老爷爷接过钱,从兜里拿出了两块四毛钱递给了林玲。

    林玲接过钱说道:“大叔,今天是什么菜系啊?”

    老爷爷说道:“今天是疆省菜。”

    林玲说道:“好的,那就辛苦你老了啊。”

    老爷爷说道:“什么叫辛苦啊,我拿你钱,你吃我的菜,这是应该的,没有辛苦这么一说。”说完,老爷爷转身走进了厨房。

    林玲对我说道:“这家饭店没有菜单,大叔想做啥客人就得吃啥,不过大叔的厨艺那是相当的棒,五湖四海的菜他都会做。”

    我问道:“你是咋发现这么个饭店的啊?”

    林玲说道:“我这两天一直住他家啊,他家的房子对外出租,一天二十五块,又干净又划算。”

    我说道:“怪不得啊。”

    林玲说道:“这大叔人挺好的,据说他当年是省国营饭店的头灶大厨,后来国营改私营后承包了那个饭店,当起了老板兼厨师,他的子女们都成才后,他回老家来养老,因为闲不下来,就开了这么一家饭店。”

    我说道:“挺好的,据我的理解,像这种餐馆基本上都出美食。”

    ……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第一道菜端上了桌,是一大盘菜和两份拉面,据老爷爷介绍这是疆省的特色拌面,叫“过油肉拉面”。

    我和林玲分别盛了一勺菜放到面里拌了几下,我吃了一口,觉得味道着实不错。

    林玲吃了一口,问道:“小哥,味道咋样?”

    我回道:“很好吃,不过面条有点少了。”

    林玲说道:“面条少就对了,等会还有菜呢,面条吃饱了后面的菜就吃不下了。”

    我问道:“后面还有啥菜啊?”

    林玲摇道:“不知道。”

    又过了三分钟左右,老爷爷端上来了一个饼子,介绍说是疆省的肉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切了一块,确实饼子里面是肉,咬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对老爷爷竖了一下大拇指,说道:“爷爷,你好厨艺啊。”

    老爷爷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给你俩讲个这肉馕的故事啊,这肉馕是疆省维吾尔族同胞的特色菜,据说当年外国厨师去疆省学习做肉馕,疆省的同胞们只给他们教了一半,等外国厨师回去后做出来的肉馕就成了现在的披萨,披萨不就是肉馕的一半嘛。”

    我和林玲同时笑了起来。

    又过了约莫五分钟左右,另外一道菜上桌,是两大串烤肉,这我认识,叫馕坑烤肉,是薛军的拿手菜。

    我拿起吃了一块,心里暗自称赞不愧是大厨级别啊,比薛军烤的好吃多了。

    老爷爷说道:“今天你俩就吃这点吧,还剩两道菜,明天早晨和中午你俩再过来,我把剩下的两道菜给你俩上了。”

    我问道:“啥菜啊?”

    老爷爷说道:“早晨是抓饭,中午是大盘鸡。”

    我说道:“爷爷,你这生意做得也太实在了吧,掏一次钱吃三顿饭啊。”

    老爷爷说道:“这吃饭跟做事一样,时机得恰当,抓饭就得要早晨吃,而大盘鸡要在中午或者晚上吃,抓住时机叫得天时,吃饭时其乐融融叫得人和。”

    我问道:“没有得地利吗?”

    老爷爷笑了起来,说道:“得地利得去疆省啊,没有那扑面的黄沙,如何能吃出真正的疆省菜的滋味啊。”

    我点了点头。

    老爷爷说道:“做真正的特色菜讲究多了,要选用当地的水、当地产的菜和当地的调料,再用当地最原始的手法做出来,这才算是特色菜,我在这做别省的特色菜,只能算是瞎摆弄,做出来的菜也代表不了真正的地域特色菜,也就是我老了,我要再年轻十岁,我一定要走遍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复制出那一道道真正的特色菜。”

    我说道:“爷爷,你可以收个徒弟啊,你完不成的心愿让你的徒弟去完成啊。”

    老爷爷叹了一口气,说道:“徒访师只需要三年,但师访徒需要一辈子啊,我也想收个徒弟,但好徒弟不好找啊。”

    我问道:“你收徒弟的标准是什么啊?”

    老爷爷说道:“第一条是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第二条是味觉和嗅觉必须要符合我的要求;第三条是必须要有一膀子力气;第四条是要踏实能吃苦;第五条是喜欢做菜;第六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我能看顺眼。”

    我说道:“按你这标准找徒弟确实比较难。”

    老爷爷打量了一下我,说道:“我看你小子就挺顺眼的,你喜不喜欢做菜,要是喜欢我收你为徒。”

    我说道:“我也挺喜欢做菜的,但我没时间啊,我得回家乡读书,而且我还要学中医,最最最重要的是我已经有师父了,乱拜师是江湖大忌啊。”

    老爷爷笑了起来,问道:“你懂中医?”

    没等我说话,林玲抢先说道:“他何止是懂啊,大叔,你别看他岁数不大,医术特别厉害,反正我到现在为止,就没见过比他还强的中医。”

    我忙解释道:“爷爷,你别听她胡说,我只是个中医学徒,比我厉害的中医比比皆是啊。”

    老爷爷说道:“小伙子,既然你懂中医,你给我号个脉,你看我身体有啥毛病。”说着,伸出手来。

    我左手抓住他的手,右手切寸关尺三部,十几秒钟之后,我的心头一颤,因为他的脉象正是中医七绝脉之一的“虾游脉”。

    我不动声色地切了一下他另一只手的脉,依旧是“虾游脉”,我暗道不好。

    “虾游脉”的表现是脉微浮,脉无根,来的时候很缓很慢,去的时候突然一下就猛地窜没了。这种脉象表示阴阳离绝之象啊。

    老爷爷由于是光头,我没法看出他的“发象”。

    我详细看了一下老爷爷的“面象”,额头抬头纹不是皱起来的,而是一道道细细的“线”,这种情况博舟说叫“纹开魂去之象”,我的心凉了一大半。

    老爷爷估计看出了我逐渐凝重的表情,问道:“我啥情况啊?”

    我没有回答,问道:“爷爷,你现在烦躁吗?”

    老爷爷说道:“烦躁啊,前三天就开始烦躁,总感觉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

    我的心彻底凉了,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老爷爷看我叹气,收回手对我点了点头。

    我说道:“爷爷,你准备一下吧,把子女们都叫回来。”

    老爷爷了声“你等一下”,没等我说话,起身朝院子里走去。

    林玲问道:“啥情况啊?大叔病的很重吗?”

    我回道:“他马上要走了。”

    林玲问道:“去哪啊?”刚说完,她猛然间瞪大了眼睛,用吃惊的表情看着我。

    我对林玲点了点头。

    林玲愣住了。

    过了三分钟左右,老爷爷手里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坐下身说道:“我本想物色个好徒弟,但无奈老天爷不给我这个时间啊,我看你小子顺眼,我托付你个事情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