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蒙古使团行辕内灯火通明。
襄阳城钦差行辕内一片混乱。
吴潜的尸体被安置在书房中央,脑袋上狰狞的伤口触目惊心。
杨过、郭靖、黄蓉等人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吴相虽有过错,但毕竟是朝廷命官。”郭靖沉声道,“公孙止此举,实在猖狂至极!”
黄蓉若有所思地看向杨过:“过儿,你当真看清是公孙止下的手?”
杨过面不改色:“千真万确。”
“我等前来拜会吴相,正撞见公孙止从窗口逃窜”
黄蓉闻言,莞尔一笑,显然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贾似道匆匆赶来,看到吴潜尸体时,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喜色,随即换上悲愤神色:“吴相啊!你死得好惨啊!”
他转向杨过等人,“杨教主,不知凶手何在?”
杨过拱手:“贾大人,凶手公孙止已逃回蒙古使团。”
“不过”
“不过什么?”贾似道神情大变。
“忽必烈必定会包庇凶手。”杨过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贾大人,还请即刻发兵包围蒙古使团,向忽必烈讨要凶手!”
贾似道与赵葵对视一眼,赵葵沉声道:“杨教主所言极是。”
“吴相乃朝廷重臣,岂能白死?必须向蒙古人讨个说法!”
黄蓉突然开口:“且慢。”
“忽必烈狡猾多端,若他矢口否认,反倒咱们陷入被动。不如”
她凑到贾似道耳边低语几句,贾似道眼中精光一闪,连连点头:“妙计!就这么办!”
片刻后,吕文焕率领三千精兵到来,会同贾似道、郭靖等人,浩浩荡荡开赴蒙古使团驻地。
杨过则朝罗伊与公孙清使了个眼色,三人趁机离开行辕,向着城外疾跃。
贾似道率领三千兵马行走在寂静的街道上,一时间襄阳城内兵甲之声响彻,惊醒了睡梦中的百姓。
随着消息的迅速传播,引得沿途百姓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听说吴相被蒙古人杀了!”
“活该!谁让他勾结蒙古人!”
“嘘小声点,毕竟是朝廷命官”
“你猜会不会是蒙古人要杀人灭口啊?!”
与此同时,忽必烈正与姆拉克对弈,棋盘上黑白交错,杀机四伏。
“王爷,公孙先生去了这么久,会不会”姆拉克落下一枚黑子,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忽必烈捻着白子,神色淡然:“公孙止虽非绝顶聪明,但护送一个人还不至于出”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王爷!大事不好!”公孙止跌跌撞撞闯入大帐,脸色惨白如纸,衣袍上还沾着血迹。
忽必烈眉头一皱:“怎么回事?吴潜呢?”
公孙止"扑通"跪地,声音颤抖:“吴潜吴潜死了!属下属下被杨过栽赃”
“什么?”忽必烈猛地站起,棋盘被掀翻,棋子散落一地。
他快步上前,一把揪住公孙止的衣领:“你再说一遍!”
公孙止额头冷汗涔涔:“属下与吴潜返回钦差行辕取物,属下内急离开片刻,回来时吴潜已被人杀害”
“杨过突然带人出现,诬陷是属下所为”
姆拉克脸色阴沉如水:“王爷,此事蹊跷。”
“公孙先生离开不过片刻,吴潜就被杀死。”
“而那杨过恰好又来得如此及时?”
“这世间哪有如此巧合的事?!”
忽必烈回过神来,当即松开公孙止,在帐内来回踱步,眼中寒光闪烁:“好一个杨过!”
“这是想要阴本王一手啊!”
他猛地转身:“来人!传令下去,全军戒备!”
公孙止急道:“王爷,属下冤枉!”
“吴潜之死,绝非属下所为!”
忽必烈冷冷扫他一眼:“本王自然知道凶手不是公孙先生。”
“但杨过既然敢杀吴潜栽赃于你,必定还有所后手。"
“王爷明鉴!”公孙止额头抵地,“属下绝无加害之意。”
姆拉克阴恻恻地道:“王爷,吴潜之死已成定局,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宋廷的责难。”
忽必烈眼中寒光一闪:“不错,宋国兵马只怕很快就会到来!”
公孙止面如土色:“王爷救我!属下若落入杨过手中,必死无疑!”
忽必烈负手踱步,忽而驻足:“公孙先生不必惊慌。”
“先生为本王效力,本王自然要庇护于你。”
他转向姆拉克,"国师,依你之见?”
姆拉克捻着胡须:“王爷,老朽以为,当务之急是让公孙先生即刻离开襄阳。”
“至于宋廷责难到时推说是公孙先生私自行动,与使团无关。”
“不,这事情不能承认与咱们有关。”忽必烈摇头。
“公孙先生,你即刻启程北上,其余事情本王自会处理。”
公孙止连连叩首:“多谢王爷!属下这就动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待公孙止离去,忽必烈脸色陡然阴沉:“杨过这一手,倒是打了本王一个措手不及。”
姆拉克低声道:“王爷,老朽总觉得杨过出现得太过及时”
忽必烈眼中精光闪烁:“国师是怀疑”
“老朽以为,杨过等人就是奔着杀死吴潜去的。”
姆拉克阴森一笑,“直接些说,吴潜之死,本就是杨过等人所为!”
“只是公孙先生运道不济,恰好给遇上了!”
忽必烈会意,只是心中却依旧感觉不安:“国师,你说本王让公孙止先行离去,到底是对是错?”
姆拉克冷笑:“王爷,公孙先生与杨过积怨已深。”
“杨过苦心积虑设下这个圈套,嫁祸给公孙止。”
“那他又怎会放过这个击杀公孙止的好机会呢?”
“报——”一名侍卫慌张闯入,“贾似道率领大批宋国兵马包围了使团行辕!”
“声称要捉拿杀害吴相的凶手!”
姆拉克脸色不变:“王爷,宋人怕是要借题发挥了!”
忽必烈眼中精光暴射:“好一个杨过!好一个贾似道!”
他深吸一口气,此时的他虽尚未想出破局之法,但已经恢复了冷静:“传令,所有使团人员不得轻举妄动。”
“本王亲自去见贾似道。”
此时,使团行辕外已是火把如龙。
贾似道一身绯袍,腰佩长剑,身后是整齐列阵的襄阳守军精锐。
赵葵与吕文焕分列左右,郭靖黄蓉夫妇亦在阵中。
“四王爷!烦请交出杀害吴相的凶手公孙止!”贾似道高声喝道,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行辕大门缓缓开启,忽必烈在侍卫簇拥下昂然而出。
月光下,他面色沉静如水:“贾大人深夜率兵围我使团,意欲何为?”
贾似道冷笑:“四王爷,你何必要明知故问呢?”
“公孙止杀害我朝前相吴潜,罪证确凿!”
“还请王爷交出凶手!”
忽必烈目光扫过众人,在郭靖脸上停留片刻,淡淡道:“贾大人,此言何意?”
接着,又故作惊讶地反问,“贾大人方才说吴相死了?”
赵葵接过话茬,“不错,吴相在钦差行辕被贵国下属公孙止刺杀而亡!”
忽必烈一脸错愕,“公孙先生一直待在驻地,并未外出。”
“吴相之死,又怎会与公孙先生有关?”
“还请贾大人明察秋毫,切莫中了贼人的栽赃陷害之计。”
“栽赃?”赵葵厉声喝道,“行辕禁军亲眼目睹公孙止从吴相书房破窗而出,吴相倒在血泊之中,这还有假?”
黄蓉上前一步,声音清冷:“四王爷,既然公孙先生就在行辕,不如将他请来当面对质。”
“若非他所为,也好还他一个清白。”
黄蓉这一手以退为进,正好打在了忽必烈的七寸上。
忽必烈心中暗恼,若是早知会有眼前一幕,就不该让公孙止先行离去。
贾似道见他不答,语气肃然:“四王爷,吴相虽被罢官,但仍是朝廷命官。”
“公孙止公然行凶,若不严惩凶手,我大宋颜面何存?”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诸位口口声声说公孙先生是凶手,可有确凿证据?”
贾似道向后一招手,护卫吴潜的禁军纷纷出列开口指证。
“我等皆亲眼所见,公孙止杀死吴相后逃逸。”
“就是,若不是杨教主要见吴相,只怕就被他逃脱了!”
忽必烈瞳孔微缩——这些护卫所言,显然就是他们看见的真相。
但此刻众目睽睽,他心中明白,若是当场拆穿公孙止是被人陷害。
只怕不仅不会令宋国军民相信,反而会让局势变得更加恶化。
可公孙止已经不行辕,自己又如何能将他找来对质?
可不能当面对质,那就必定坐实公孙止是杀害吴潜的真凶。
想到此处,忽必烈心中暗叹:唉,方才情急之下未曾思虑周详。
自己在情急间让公孙止迅速逃离,才会导致如今这局面,如今是彻底落入了下风啊!
还真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一步错,步步错啊!
“王爷”姆拉克见忽必烈半晌不语,悄声提醒。
忽必烈此时已回过神来,抬手制止,沉声道:“贾大人,吴相被刺一事蹊跷甚多,不如容本王三日时间查明真相,再给贵国一个交代?”
贾似道与赵葵交换了一个眼神,冷笑道:“三日?足够凶手逃之夭夭了!”
“今日若不交出公孙止,就请四王爷即刻离开襄阳!英雄大会也不必再开了!”
此言一出,场中气氛骤然紧张。
郭靖黄蓉等人,皆是一脸讶然!
毕竟谁也没想到,贾似道竟然如此强硬!
忽必烈脸色阴沉如水,他深知若此时退让,不仅前功尽弃,蒙古国的威信也将受损。
但若强硬对抗,自己身处敌国,一旦引发冲突,使团安危难保。
忽必烈目光扫过对面人群,却未发现杨过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