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6章 午后的便当盒与设计图的温度
    五月的阳光,已经褪去了初春的微凉,带着几分初夏的暖意,慷慨地洒满整个校园。高大的梧桐树新叶繁茂,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青草、泥土和某种不知名花朵混合的清新气息,是独属于校园午后的慵懒与生机。

    高二年级组的办公室里,此刻却并非全然慵懒。午休时间刚过,不少老师已经回到座位,或伏案批改作业,或低声讨论着教学进度。林雪萍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她手边摊开的几份学生实验报告上跳跃。她正专注地审阅着,红笔在纸页上划过,留下清晰而严谨的批注。

    报告是关于“校园小型生态系统观察”的,学生们分组在校园的不同角落设置了简易的生态瓶或观察区。大部分报告写得认真,数据记录详实,分析也基本到位。林雪萍的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丝欣慰的弧度。这份欣慰,在翻到署名“江韵华、许清瑶”小组的报告时,达到了顶峰。

    报告不仅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生物角那片小小花圃中昆虫种类、植物生长情况的变化,还额外附上了几张打印清晰的照片。照片显然是许清瑶的手笔,构图精巧,光影运用得恰到好处,捕捉了蜜蜂采蜜、蜗牛爬行、甚至雨后水珠在叶片上滚动的瞬间。报告的分析部分,不仅结合了课本知识,还大胆提出了关于光照变化对小型生态群落稳定性的猜想,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江韵华严谨的数据记录和许清瑶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表达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林雪萍在报告末尾写下“观察细致,分析深入,图文并茂,优秀!”的评语,并特意在“优秀”两个字下面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她放下笔,端起手边的保温杯,啜了一口温热的茉莉花茶,目光不经意地投向窗外。楼下不远处,正是学生们午饭后自由活动的区域。篮球场上传来阵阵喝彩,树荫下三三两两的学生或散步或聊天。

    就在这时,她的视线捕捉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江韵华和许清瑶正并肩走在通往图书馆的林荫小道上。许清瑶似乎正兴奋地说着什么,双手比划着,微卷的长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在阳光下跳跃着栗色的光泽。江韵华微微侧头听着,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懒散却又专注的神情,偶尔点头回应。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雪萍看着他们,不由得想起昨晚在快餐店偶遇时,他们埋头修改设计稿的认真模样。这两个孩子,在学业和兴趣上,似乎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她收回目光,心里泛起一丝温柔的涟漪,既是为他们展现的才华和默契,也是为这份纯粹的、带着探索精神的青春。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打断了她的思绪。

    “请进。”

    门开了,江明华站在门口。他今天穿了一件浅灰色的棉质衬衫,袖子随意地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颇为精致的双层便当盒。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精准地落在林雪萍身上。

    “林老师,打扰了?”他的声音不高,带着点调侃的意味。

    办公室里其他几位老师闻声抬头,看到是江明华,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江明华作为林雪萍的“家属”,又是学校不少建筑翻新项目的合作方设计师,在教师办公室早已是熟面孔。

    “江设计师又来给林老师送温暖啦?”教语文的王老师笑着打趣道。

    “是啊,怕她忙起来又忘了吃饭。”江明华大方地回应着,走到林雪萍桌前,将便当盒轻轻放在她桌上空着的位置,“张妈今天做了你喜欢的糖醋小排和清炒芦笋,还有一份冬瓜排骨汤。”

    便当盒是保温的,盖子一打开,诱人的饭菜香气便弥漫开来,瞬间盖过了办公室里原本的纸张和墨水的味道。糖醋小排色泽红亮诱人,芦笋碧绿清脆,冬瓜汤清亮透彻,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动。

    林雪萍的脸颊微微发热,既是因为同事们的目光,也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带着温度的关怀。她嗔怪地看了江明华一眼,低声道:“你怎么又跑来了?不是说今天要去工地看现场吗?”

    “现场看完了,正好路过。”江明华拖过旁边一张椅子坐下,动作自然得仿佛在自己家,“而且,有东西要给你看。”他说着,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个卷筒。

    林雪萍这才注意到他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显然是刚结束工作赶过来的。她心里一暖,顾不上同事们的目光,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小排。酸甜适口,肉质软烂,是熟悉的味道。“张妈的手艺还是这么好。”她满足地喟叹一声,胃里因为高强度工作而产生的轻微不适感瞬间被抚平。

    “慢点吃。”江明华看着她吃得香,眼底的笑意更深。他展开那个卷筒,里面是一张摊开的设计图纸。“喏,看看这个。”

    林雪萍一边咀嚼着鲜嫩的芦笋,一边好奇地凑过去看。图纸上画的是一个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图——一个供学生休息、阅读的开放式凉亭,融合了现代简约线条和一点中式飞檐的元素,旁边还配有绿植环绕的座椅区。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效果图渲染得清新雅致,充满了书卷气和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林雪萍有些惊讶。

    “上次听你说,生物角那边学生观察活动多了,但休息的地方太少,尤其是天气热或者下雨的时候。”江明华指着图纸上凉亭的位置,“我琢磨着,可以在生物角旁边那块小空地上加这么一个。遮阳挡雨,还能坐着看书讨论。你觉得怎么样?校长那边我已经初步沟通过了,他觉得想法不错,让我细化方案。”

    林雪萍愣住了。她只是某次闲聊时随口提了一句,说学生们观察生态瓶时,有时只能蹲着或站着,不太方便。没想到他竟然记在了心里,还直接拿出了设计方案。图纸上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他的用心:考虑到采光,顶棚设计了部分透光材料;考虑到通风,柱子之间留足了空间;座椅的高度和弧度也明显是经过人体工学考量的。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这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打动她。他总是这样,用最实际的行动,默默关注着她的世界,连带着她所关心的学生们的需求。

    “你……”她一时语塞,看着图纸,又看看他带着期待和一丝紧张(尽管他掩饰得很好)的眼睛,最终化作一个灿烂的笑容,用力点头,“太棒了!真的!位置选得也好,设计得也好!学生们肯定会喜欢!”

    江明华看到她毫不掩饰的惊喜和肯定,紧绷的嘴角彻底放松下来,眼中闪烁着愉悦的光芒:“你喜欢就好。细节还可以再调整,比如座椅的材质,绿植的品种搭配……”

    “已经很完美了!”林雪萍打断他,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图纸上凉亭的飞檐,“这个元素加得真好,有味道又不显老气。”她的指尖无意中划过图纸的边缘,触碰到他放在图纸上的手背。

    两人都微微一怔。

    江明华反手,极其自然地握住了她还没来得及收回的手指。他的掌心温热而干燥,带着常年握笔绘图留下的薄茧,轻轻摩挲着她的指尖。办公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在,虽然他们似乎都在忙自己的事,但林雪萍还是瞬间红了耳根,下意识地想抽回手。

    江明华却握得更紧了些,力道温和却不容挣脱。他看着她泛红的脸颊和闪烁的眼神,嘴角勾起一抹促狭的笑意,压低声音道:“林老师,专心吃饭,凉了伤胃。”说着,还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只吃了一半的便当。

    林雪萍又羞又窘,瞪了他一眼,却也没再挣扎,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另一只手拿起筷子,继续吃饭。只是心跳得有些快,饭菜的味道似乎也变得更加香甜。阳光透过百叶窗,暖暖地照在他们交握的手上,也照在摊开的设计图纸上,空气中仿佛流淌着无声的甜蜜。

    下午第一节是林雪萍的生物课。她提前几分钟走进高二(三)班的教室,学生们还在课间休息的余韵中,三三两两地聊天、打闹。江韵华正趴在桌子上补觉,许清瑶则坐在他旁边的位置,低头认真地在速写本上画着什么,神情专注。

    林雪萍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许清瑶身上,温和地开口:“许清瑶同学。”

    许清瑶闻声抬头,看到是林雪萍,立刻放下笔,站起身:“林老师。”

    “你的摄影作品,《微观世界》系列,”林雪萍微笑着,语气带着赞许,“角度独特,构图精巧,对光影的捕捉尤其出色。学校宣传栏准备做一个‘发现校园之美’的主题展览,我觉得你的作品非常契合。你愿意提供几幅作品参展吗?”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许清瑶身上。许清瑶显然没料到会被老师当众点名表扬并邀请参展,白皙的脸颊迅速染上一层红晕,像初绽的蔷薇。她有些局促地捏了捏衣角,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充满了惊喜和激动:“真……真的可以吗?林老师?我愿意!谢谢老师!”

    “当然可以。”林雪萍肯定地点点头,“你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都很好。展览大概在下个月初,具体细节课后再找你谈。”

    “嗯!好的老师!”许清瑶用力点头,脸上的笑容明媚得晃眼。

    这时,旁边趴着的江韵华也被动静吵醒了,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正好看到许清瑶兴奋得脸颊发红的样子。他揉了揉眼睛,似乎还没完全清醒,但嘴角已经下意识地跟着扬了起来,含糊地嘟囔了一句:“傻乐什么……”语气里却没有半分嫌弃,反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宠溺。

    许清瑶听到他的嘟囔,立刻转头,朝他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小声说:“哼,我的照片要上宣传栏了!”那神情,像只骄傲的小孔雀。

    江韵华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和因为兴奋而格外生动的脸庞,睡意似乎也消散了不少。他没说话,只是伸出手,在她头顶那束因为低头画画而有些松散的马尾上,极其自然地轻轻捋了一下,将一缕滑落的碎发别到她耳后。动作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但那份亲昵却清晰地落在林雪萍眼中。

    林雪萍站在讲台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她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轻轻敲了敲讲台:“好了,同学们,准备上课。今天我们要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