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5章 周末的涟漪与心照不宣
    周六的清晨,阳光透过轻薄的云层,以一种比工作日更为慵懒的姿态,洒向这座渐渐苏醒的城市。光线透过林雪萍宿舍窗台上那盆绿萝的叶片,在书桌一角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林雪萍已经醒来有一会儿了。她拥着薄被,半靠在床头,手里捧着一本专业期刊,目光却时不时地从密集的印刷字体上飘开,落在窗外被阳光照得发亮的树叶上,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昨晚和江明华在快餐店的偶遇以及随后安静的并肩同行,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暖意涟漪至今未平。那种忙碌过后被人记挂、被人陪伴的踏实感,是再高效的睡眠也无法替代的滋养。

    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嗡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是江明华发来的消息:

    【老爷子催得急,已经在我楼下按喇叭了。早餐给你放门口保温袋里了,张妈做的酒酿圆子,还是热的。记得吃。晚上回来找你。】

    文字后面跟了一个小小的无奈耸肩的表情。

    林雪萍忍不住轻笑出声,几乎能想象出江明华被父亲急切催促时那副又好气又好笑的模样,以及他轻手轻脚将保温袋放在她门外的细心。她快速回复:

    【收到。陪叔叔好好看,注意安全。晚上等你。】

    放下手机,她掀被下床,趿着拖鞋走到门边,轻轻打开门。一个印着简单花纹的保温袋果然安静地立在门边地上。拎起来,还能感受到袋底传来的温热。这份熨帖的关怀,让她一整天的心情都有了一个明亮温暖的起点。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大学城附近,一个设计感十足的开放式loft公寓里,则是另一番景象。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室内照得通亮。江韵华四仰八叉地瘫在客厅那张巨大的、看起来就无比柔软舒适的懒人沙发里,身上还穿着印有夸张动漫图案的睡衣,一条腿甚至垂到了地毯上。他显然还在与周公约会,呼吸均匀,睡得正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穿着居家服——一套浅灰色棉质休闲套装的许清瑶,正盘腿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毯上。她面前摊开着一台超薄笔记本电脑、几本厚厚的参考书、一堆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以及一个画满了各种箭头和符号的思维导图笔记本。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神情专注,时而蹙眉思索,时而若有所悟地快速记录。晨光勾勒着她认真的侧脸,细腻的皮肤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光。

    这里是江韵华考上大学后,家里为了方便他学习(以及某种程度上更自由地搞他的各种“创作”而不用担心打扰到家人)给他租的公寓。地方宽敞,隔音也好,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和许清瑶周末时常窝在一起学习、讨论项目或者……单纯只是她来监督他不要睡过头的地方。

    键盘敲击声停顿了一下,许清瑶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目光落到旁边睡得毫无形象的江韵华身上。她撇撇嘴,拿起手边一本不算太厚的软皮抄,探过身去,用书脊轻轻戳了戳他的胳膊。

    “喂,江韵华,起床了。说好今天要把你这部分数据分析模型跑完的。”她的声音清脆,带着点不容置疑的督促意味。

    江韵华在梦里嘟囔了一句什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像要赶走扰人清梦的苍蝇,翻了个身,继续睡。

    许清瑶好看的眉毛挑了一下。她放下本子,站起身,走到窗边,“唰”地一下将原本只开了一半的窗帘彻底拉开,让更多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进来,整个房间亮堂得几乎有些刺眼。然后,她走到音箱旁,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几下。

    下一秒,一首节奏感极强、鼓点震耳欲聋的电子摇滚乐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低音炮震得地板仿佛都在微微颤动。

    “哇啊!”江韵华像被针扎了一样猛地从懒人沙发里弹了起来,睡眼惺忪,头发乱得像鸟窝,一脸惊恐地四处张望,“怎么了?!地震了?!还是楼塌了?!”

    许清瑶关掉音乐,抱着手臂,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江同学,北京时间周六上午九点四十七分,你的项目deadle正在以每小时六十秒的速度逼近。请问您是选择继续梦游太虚,还是选择起来面对现实?”

    江韵华花了足足十秒钟才让混沌的大脑理解现状。他哀嚎一声,又倒回沙发里,用抱枕捂住脑袋:“许清瑶!你是魔鬼吗?!周末啊!美好的周末!就不能让人自然醒一次吗?!”

    “对于拖延症晚期患者来说,没有自然醒的权利。”许清瑶毫不心软,走过去一把抽走他的抱枕,“而且,昨晚是谁信誓旦旦说今天一定早起,效率爆表的?酒酿圆子可不会帮你写代码。”

    提到酒酿圆子,江韵华愣了一下,下意识舔了舔嘴唇,仿佛真的回味起张妈的手艺(虽然他哥昨晚带走的那份显然没他的份)。他挣扎着坐起来,挠着乱糟糟的头发,眼神哀怨:“……那至少让我刷个牙洗个脸,用清醒的面貌迎接残酷的现实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准了。限时五分钟。”许清瑶指了指卫生间的方向,嘴角却忍不住弯起一个得逞的弧度。看他这副吃瘪又无可奈何的样子,总是能让她心情莫名变好。

    等江韵华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总算看起来清醒了些走出来时,许清瑶已经重新坐回地毯上,并且在他惯常坐的位置旁边放好了一杯刚冲好的、冒着热气的速溶咖啡——加了双倍糖和奶精, exactly how he liked it

    “喏,提神续命水。”她头也没抬,手指仍在键盘上敲打。

    江韵华看着那杯咖啡,愣了一下,刚才那点小小的起床气瞬间烟消云散。他磨磨蹭蹭地走过去,在她身边的地毯上坐下,端起杯子吹了吹,小口啜饮着过甜的咖啡,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许清瑶专注的侧脸上。

    阳光下的她,连耳朵上细小的绒毛都看得分明。长长的睫毛低垂,随着她阅读屏幕内容的节奏微微颤动。她思考时,习惯性地用牙齿轻轻咬住下唇,那专注而略带倔强的神情,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吸引力。

    “看什么看?我脸上有代码?”许清瑶忽然开口,眼睛依旧盯着屏幕,语气却带上一丝极难察觉的局促。

    江韵华猛地回神,差点被咖啡呛到,连忙掩饰地咳嗽两声,耳朵尖有点发热:“没……没有!我在思考!思考那个数据接口的兼容性问题!”他手忙脚乱地放下咖啡杯,抓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强行把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那些令人头疼的字符和逻辑上去。

    许清瑶嘴角弯起的弧度更深了些,没再戳穿他。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人敲击键盘的嗒嗒声、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以及咖啡杯轻放回桌面时细微的碰撞声。一种专注而高效的氛围弥漫开来。他们各自负责项目的一部分,时而各自沉思,时而就某个难点低声交换意见,争论几句,又很快达成共识。阳光在地毯上缓慢移动,空气中飘浮着咖啡的香气和属于青春的、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气息。

    偶尔,当江韵华解决了一个小难题,得意地伸个懒腰时,会下意识地侧头看看许清瑶。而有时许清瑶遇到瓶颈,咬着笔杆蹙眉时,也会不自觉地抬眼瞥一下江韵华。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又迅速分开,各自假装无事发生,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无需说出口的鼓励在静静流淌。

    ……

    另一边,江明华驾驶着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通往市郊的环线上。副驾驶座上,江父精神矍铄,正拿着平板电脑,不断放大着一张有些年头的建筑测绘图,嘴里念念有词:“……你看这个檐角的起翘弧度,还有斗拱的层叠方式,很明显的晚清手法,但山墙的砌法又掺杂了点儿民国初期西洋的影响……这老房子,有意思。”

    江明华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嘴角带着笑,耐心地听着父亲的讲解。老爷子退休前是建筑历史方面的教授,对这些老物件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能理解并尊重这种热爱,就像父亲也从未反对过他选择更具现代感和商业性的建筑设计方向一样。

    “爸,您慢点说,图纸又不会跑。”他趁着等红灯的间隙,笑着递过一瓶水,“喝口水。具体位置导航快到了吧?”

    “快了快了,就在前面那个村子拐进去。”江父接过水,喝了一口,目光依旧没离开平板,“这房子现在的主人是个华侨,想好好修缮一下,但又不想破坏原貌,所以才托人找到我,想听听专业意见。唉,现在懂这些老规矩的匠人是越来越少了……”

    江明华点点头:“修复比新建难多了,得读懂它原来的语言。”这是他专业领域的范畴,虽然方向不同,但基本的美学原则和结构逻辑是相通的。

    车子驶入一条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最终在一座看起来颇有岁月感、但格局依然端正的青砖灰瓦老宅前停下。父子二人下车,早已等候在此的房主热情地迎了上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江明华陪着父亲,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勘察了这座老宅。他更多的是倾听,听父亲如数家珍般地分析每一处结构的年代特征、工艺手法,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他也会从现代建筑力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结构加固和材料替换的建议。阳光透过老宅天井上的玻璃亮瓦照射下来,在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砖地上投下光斑,空气中弥漫着老木头、旧纸张和淡淡潮气混合的特殊味道。在这缓慢而专注的时光里,父子间的交流平和而深入,有一种承袭与发展的微妙和谐。

    中途休息时,江明华站在老宅的二层回廊上,看着院子里父亲正和房主热切地讨论着什么。他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点开微信,找到了林雪萍的头像。他想跟她分享此刻的感受——这种沉浸在时间与历史中的宁静,以及和父亲共同专注于一件事的踏实。

    他拍了一张老宅精巧的木雕窗棂照片,背景虚化了院子里交谈的人影,发了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