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根据你的要求创作的第340章正文内容:
第340章 周末的涟漪与心动的信号
(本章正文开始)
周六的清晨,阳光透过轻薄的云层,以一种比工作日更为慵懒和慷慨的姿态,洒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林雪萍在生物钟的作用下准时醒来,却没有立刻起身。她侧卧着,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鸟鸣和远处街道稀疏的车流声,感受着周末特有的、缓慢流淌的时光节奏。身旁的位置是空的,但枕头上还残留着极淡的、属于江明华的须后水清爽气息。
昨晚他送她回教工宿舍后并未久留,他那个旧社区改造项目的设计图到了关键阶段,团队周末也要加班讨论几个重要的结构节点。他离开时,在她额间落下一个轻柔的、带着歉意的吻,承诺今天中午一定过来接她。
林雪萍伸了个懒腰,起床洗漱。简单的早餐后,她并没有让自己完全闲下来。教师的职业习惯让她总是习惯于规划时间。她将昨晚批阅完的试卷按班级分好,又打开电脑,将那份已经定稿的遗传图谱专题教案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调整了几个表述不够精准的术语和一处案例分析的时间分配。做完这些,时间才刚过上午十点。
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询问她周末是否回家吃饭,说买了很新鲜的鲈鱼。林雪萍心里暖融融的,回复说中午已有安排,但晚上会回去。放下手机,她走到窗边。楼下的空地上,有几个教职工家属的小孩正在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响亮。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切都预示着这将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周末。
几乎在同一时刻,在城市另一端的江家,江韵华正陷在柔软的沙发里,与一道复杂的物理力学综合题较劲。眉头紧锁,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戳着,划拉出一团杂乱的墨迹。客厅里很安静,张妈在厨房里准备午餐,哼着不成调的小曲。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他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弹出一条新消息。发信人显示是“许清瑶”。
【嘿,大学霸,打扰一下。物理b卷最后那道关于滑轮组和能量转化的综合题,你解出来了吗?第三小问的摩擦力做功那个分析点,我总觉得我的思路有点绕,计算结果也不太对劲。方便讨论一下吗?[可爱表情]】
江韵华盯着那条消息,原本因为解题不顺而有些烦躁的心情,像是被一缕清风吹过,莫名地平复了些许,甚至嘴角还不自觉地向上弯了一下。他拿起手机,快速回复:
【正在啃。那题是有点刁钻,受力分析容易漏掉隐藏的约束条件。我的思路是……】
他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敲击,将自己刚刚梳理清楚的解题步骤和关键点,分条缕析地发了过去。那边几乎是秒回,先是几个表示恍然大悟的表情包,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新的疑问点。两人就这样隔着屏幕,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许清瑶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显示出她扎实的基础和敏锐的思考,而江韵华的解释则力求清晰透彻,偶尔还能引申出不同的解法。枯燥的物理题在一来一往的信息交换中,似乎也变得有趣起来。
不知不觉,讨论从一道题延伸到了整个章节的几个核心难点。许清瑶发来一句:
【听你这么一讲,清晰多了!比看参考答案明白多了。谢啦!不愧是咱们班的物理扛把子。[点赞]】
江韵华看着屏幕,耳根微微有些发热,手指动了动,回了句:
【也没什么。互相学习。你那个生物竞赛的笔记才叫厉害。】
发出这句话后,他忽然觉得心跳有点快,下意识地朝厨房方向瞥了一眼,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怕被张妈发现似的。这种隔着屏幕的、专注于学习却又掺杂着些许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欣赏的交流,让他感受到一种不同于独自钻研的奇妙愉悦感。
十一点刚过,江明华的车准时停在了林雪萍的宿舍楼下。他今天换了一身更为休闲的装束,浅灰色的针织衫搭配深色长裤,少了些工作时的严谨,多了几分周末的柔和。他倚在车边,看着林雪萍从楼道里走出来。
她今天也穿得很休闲,一件米白色的宽松毛衣,搭配一条水蓝色的及膝裙,长发松松地挽起,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阳光落在她身上,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晕里。她看到他,脚步轻快地走过来,脸上带着自然而温暖的笑意。
“等很久了吗?”
“刚到。”他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那个装着批阅好试卷的轻便文件袋,为她拉开副驾驶的车门,“项目那边暂时告一段落,下午的时间全是你的。想去哪儿?或者……先回家吃饭?张妈听说你要去,特意多做了几个菜。”
“好啊,”林雪萍坐进车里,系好安全带,“正好我也有点想张妈的手艺了。”她的目光掠过他略显疲惫但精神不错的侧脸,“项目进展还顺利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子平稳地汇入车流。江明华一边开车,一边和她聊起工作上的事。那个旧社区改造项目遇到了一个关于保留历史风貌与融入现代功能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团队争论了很久。他描述着不同的设计方案碰撞出的火花,语气里带着设计师特有的热情与专注,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些协调各方意见的无奈。
林雪萍安静地听着,虽然对那些专业术语并不完全了解,但她能理解他话语背后的追求与困扰。她适时地提出一两个问题,或者给出一些来自她作为教师、习惯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建议:“或许可以从未来使用这个空间的居民最日常的需求出发,反过来推导设计的必要性?就像我们备课,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听懂学会,而不是展示老师懂得多少。”
她的话总是能给他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觉。江明华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有时候我们太执着于技术和形式,反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人’的需求。这个思路值得在下周一的讨论会上提出来。”他侧头对她笑了笑,眼神里充满了欣赏与暖意。车内空间狭小,流淌着轻柔的音乐,两人之间那种相互理解、彼此支撑的氛围,让这段通往江家的路程变得格外温馨。
而此时江家的客厅里,物理题的讨论暂告一段落。江韵华放下手机,心情莫名地有些飞扬。他伸了个懒腰,决定起身去厨房倒杯水喝。经过客厅茶几时,目光无意中扫过摊开在那里的几本时尚杂志和建筑设计期刊——那是他哥哥江明华带回来的。
其中一本杂志的某一页被折起了一角,他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翻开。那一页展示的是一款设计极其简约精巧的铂金项链,链坠是一颗被纤细金属环小心包裹的、色泽温润的月光石,旁边搭配着同系列的小巧耳钉。图片拍摄得极具美感,在光线下闪烁着柔和而高级的光泽。期刊的某一页则展示了一个获奖的小型公共艺术装置,是用极细的金属丝编织成的、充满流动感的云朵形态。
江韵华的目光在那项链和耳钉,以及那金属丝云朵上停留了片刻。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模糊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突兀的念头:许清瑶好像挺适合这种简洁又有点设计感的东西……尤其是那月光石,很衬她……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快得让他自己都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赶紧走向厨房。
中午的江家餐厅充满了诱人的饭菜香。张妈果然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见到林雪萍更是喜笑颜开,不停地给她夹菜,念叨着“学校食堂油水少,要多补补”。江明华和父亲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气氛轻松融洽。江韵华埋头吃饭,偶尔插几句话,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自己的手机,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饭后,江明华本想带林雪萍出去看场电影或者逛逛书店,但林雪萍却轻声说:“下午如果没事,去你工作室看看吧?我想看看你那个项目的模型和图纸,光听你说,有点想象不出来。”她眼神里带着好奇与支持。
江明华有些意外,随即涌上一阵惊喜。他的工作室是他投入无数心血的地方,能和她分享那里的工作成果,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和快乐。“当然好,只是那里有点乱,你别介意。”
工作室离江家并不远。那是一个由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开阔空间,采光极好,墙上挂满了各种图纸和效果图,巨大的工作台上散落着模型材料、绘图工具和几台电脑。中央一个大桌子上,正摆放着那个旧社区改造项目的精细模型。
林雪萍还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走进他的工作世界。她好奇地打量着一切,看着那些精细的模型房屋、街道、绿化,看着墙上线条繁复却充满美感的图纸。江明华站在模型旁,耐心地给她讲解每一个区域的设计思路、材料选择、想要营造的氛围,以及目前遇到的瓶颈。
阳光从高窗倾泻而下,笼罩着模型和并肩站立的两人。他讲得专注,她听得入神。有时她会指着一个地方问:“这个转角的小花园为什么这样设计?”他便会详细解释日照、居民活动习惯等因素。有时她会提出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建议:“这里如果多放几个带遮阳伞的座位,老人们是不是会更喜欢来这里下棋聊天?”
她的视角简单却直接,常常能触动他作为设计师的某根神经。他时而点头,时而陷入思考,甚至拿起笔在草图上快速记下她的某个想法。在这个充满创意和木头、纸张气味的空间里,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言语,也没有刻意的亲密举动,但两人之间那种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却让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悄然滋生。他欣赏她的聪慧与敏锐,她则为他工作时的才华与专注而暗自心动。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沉浸式的分享与探讨中悄然流逝。当江明华终于从一堆图纸中抬起头时,发现窗外夕阳的余晖已经将工作室染上了一层暖金色。
“啊,这么晚了?”他有些歉意地看着她,“是不是很无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