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16章 一从大地起风雷 十
    张昶虽然不会带兵可他有勇气,日子不过了,朝那县的重甲兵全调来,带上大部分粮食说走就走。向南经过凡亭进入谷地,走到开头山就该转向朝西进入鸡头谷。当时张昶心里莫名打鼓,琢磨可别遇到埋伏。

    手下军将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打仗不同于玩游戏,不是有个山谷就能打埋伏。山要那么好爬还叫天险吗?退一步曹军能爬上去,山高谷深看着都眼晕,超出弓箭的有效杀伤距离还有什么用?

    说推石头堵路更是没睡醒,山上巨石上百人都未必能撬动,就算能撬动,山脊上没有那么多空间给人站立使劲。也罢!算他能撬动巨石又能砸死咱几个人?而且,山体垮塌最先死的是敌人。

    运小石头砸人也不现实,从山下运送树干和碎石需要事先搭架子,运送材料满山是人,这么大工程能瞒住谁?再说,山脊上没有地方存放石头,他还能抱在怀里?那就只剩下突然冲出来近战,这样倒省事,曹军从山脊上跳下来直接摔死还打什么仗?

    张昶认为有理,不过小心谨慎还是要的,传令粮草辎重走到一半留在谷地原地不动,轻步兵先出山谷探路,万一有敌人还能挡一挡。辎重车都用来运粮,主力步兵背负铠甲走出山谷也没力气战斗,不如等确认前方没有敌人最后再走。

    不久轻步兵传回消息,原来曹军营寨的位置空荡荡一片,地面除了有些灶坑屎窝,确实一个人都没有。张昶一拍大腿,搞了半天真是自己多心,那还等什么全军出发!

    下命令很容易,执行起来就变了样子。辎重大车堆在谷中阻挡道路,后续重步兵身背装备也是大包小裹,都挤在一处谁都无法前进。

    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要出意外,鸡头谷出口南边还有一条山谷,因为走出不远被山体阻挡是条死路,所以多少年一直没人在意。

    别人不在意,王忠却很在意,曹军隐藏在峡谷中先是放过轻步兵,等到辎重队伍的大车进入眼帘,王忠马上下令全军突击。

    冬季山谷中有很多干枯的荆棘,曹军隐藏其中本就没有队形,地势狭窄又贸然杀出也没有空间和时间摆出战阵。如果张昶派训练有素的重步兵走在中间,骤然打击之下即便没有穿戴甲胄也不怕乱战。

    此时此刻面对曹军的是辎重队,几百辆大车一字长蛇阵,但凡有点民夫也能抵抗一阵。坏就坏在张昶辎重队一水的百石骡马大车,每辆车除了车夫就俩帮工没有旁人。前面的车夫吓的朝后疯跑,后面还不清楚怎么回事。

    重甲兵更不了解发生了什么状况,反正就看见越来越多的车夫哭喊着逃命。人群挤在山谷里相互推搡,重甲兵的装备掉落一地,没等捡起来就被更多的人踩在脚下。

    等闹清楚不是白日见鬼,曹军也已经杀到眼前。左右都是惊慌的民夫,装备全掉在地上,天知道山谷里有多少敌人,这还打什么仗跑吧!恐惧迅速传染,张昶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就被溃兵裹挟着逃回朝那县。

    张昶的轻步兵还在高高兴兴的前进,却不知道山谷里已经打完,几百辆大车一点没浪费全被曹军得到,更惊喜的还在后面,粗算下来缴获到足够武装两千重步兵的盔甲。这已经不能用大捷来形容,王忠兴奋的差点没晕过去。

    张昶判断的没错,曹军确实要集中力量消灭韩遂,原本王忠试图撤退前打一场袭扰战,有刘若在谷外不远处接应,打不赢也能跑掉。

    打完意识到发了一笔横财,我王忠鸟枪换炮全员重甲,要装备有装备要粮食有粮食,什么都不缺就该杀进安定。身后的敌军轻步兵交给刘若捡便宜,更大的荣耀就在前方,宜将剩勇追穷寇,必须沽名学霸王!

    王忠这一追就刹不住脚,第一天翻过开头山突袭凡亭,第二天绕着朝那城耀武扬威一圈,第四天拿下高平城封住六盘山出口。六盘山出口太重要,是属国支援安定粮草的唯一通道,别的路无法通行大车,靠牲畜走山路运输承担不起军事行动的需求。

    皇甫郦得到消息人都傻了,写信埋怨张昶不会带兵,贸然进入山谷就算了,竟然让辎重队走在全军中央?曹军都不用打埋伏,守在谷口击退轻步兵就行,军队拥挤在狭窄的谷中,进不得也退不得,王忠轻轻松松坐在谷口,嗑着瓜子欣赏蹩脚戏。

    张昶羞愤交加气的直接病倒,现在别提什么救韩遂了,也别说什么收复高平城,吃喝成了首要危机!张昶打仗不行,干其他事情还是很靠谱,拖着病体给段煨写信态度极为诚恳。

    老弟我知道错了,想骂就骂,回来揍死我咱也认。不过请大哥先放一放,当务之急是走山路给安定运粮,困难就困难吧,浪费就浪费吧,只求赶紧行动,多耽误一个月都怕挺不过这个冬天。

    建安十五年九月中旬夏侯渊从陈仓出兵,大摇大摆过街亭突袭望垣,紧跟着大兵团穿越绝地击溃马超,没有任何停顿孤军深入敌后灭亡宋建,顺带击杀河西统帅张猛,建安十六年二月回师击破诸羌围困略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兵团三次敌后穿插连续作战,加上王忠击溃张昶控制高平城。四个半月间,破马超孤立韦康,灭宋建震慑凉州,屠羌氐韩遂丧胆,败张昶安定断粮,转战千里虎步关右,不断打出奇迹惊呆整个天下。

    名言这样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鸡汤则这样讲: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每一步努力都不会被辜负;若是觉得不够,还可以如此自我激励:别人能学会,我也能掌握,关键在于努力和行动。

    不能否认以上都有道理,绝大多数事情也确实如此。然而,军事水平却和努力无关,战争行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需要在转瞬即逝、繁复庞杂的信息中找到适合当前的正确对策。很多时候依靠直觉判断,就是所谓天赋。

    具备天赋的人可以称呼“天才”, “天才”生来就会打仗,初入军旅就能独当一面。这种人字都认不得几个,兵书更是没看过一本,不会讲大道理,考试卷子上空白一片,每次都吃零蛋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

    “天才”不适合考试,他们的舞台在残酷的沙场,在转瞬即逝之间迸发出的生死激情,你要让他带兵打仗,他不用学就比谁都强。

    这就叫天赋,学不来,教不会,一个民族百年才能出一个,发掘出来名震后世,放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讨生活,成就甚至不如普通人。没有展示的空间也就没人关注,没有施展的舞台埋没也就埋没了。

    与之相对的则是”秀才”,往往啃书本一辈子,计划漂亮作业工整,讲理论头头是道,上了战场还是发懵。想追上“天才”的脚步,得走一条大浪淘沙的路,从实际中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半点不能取巧,有幸不死兴许能从经验中总结出如何打仗。

    通过过往战例生搬硬套,期望以努力弥补天赋,想法是好的,结果却未必都尽如人意。“秀才”打出的战争往往给人一种“结硬寨打呆仗”的表现,缺少神来之笔显得毫无生机。不能说“结硬寨打呆仗”的都是“秀才”,只是说“秀才”习惯这样打仗。

    所以说,优秀人才通过学习可以达到一定水准,但是永远和“天才”有天差地别。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要拿打仗当儿戏,丢的就不是一个人的命。

    生于乱世对平安狗来说是灾难,对夏侯渊来讲确实幸运。他的幸运不光是因为具备天赋,更重要的一点,或者说一个人能否出头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生的起点高低。

    如果一个人的起点太低,无论天赋多高,不管多么努力,终究都会埋没掉。沦为云芸众生的一员,祗辱于一餐一宿,骈死于槽枥之间。

    这样的例子不用举,历数中华有纪年以来两千八百多载,君见有几个汉高祖,又有多少明洪武。因为诸君生活在和谐社会,在下不妨严苛一些只谈和平时代,名臣良将,文人墨客,出身布衣靠自己打拼苦出头的都有谁?请细看史书,抬起手一人一指历数下来一掌足矣。

    起点高人生的路走的比较顺遂,有生之年能办成一些别人很难办到的大事。夏侯渊的幸运在他有一位成功的好哥哥,不必走一段艰难非常的路来证明自己。这条路上累累白骨之中不乏真正的天才,这些天才也许比夏侯渊还要优秀,却尽数倒在证明自己的路上。

    起点再高也同样需要足够优秀才能在舞台上尽情施展,小说在情节上或有夸张,真情战况比小说困难百倍。历史上“虎步关右”含金量极高,精彩程度只有关羽绝北道可比。但就战役规模和战术指挥上论,可以不客气的讲,放眼汉末独一无二。

    远离补给中心孤军纵横上千里,群敌环伺之间各个击破。不光歼灭军阀的有生力量,还走通街亭这条关中和陇西的重要通道,仗打到现在韩遂覆灭只在旦夕之间,韦康成了冢中枯骨不具备威胁。

    曹操得知消息大喜过望,上奏朝廷拜夏侯渊征西将军。同时再次派出援军,令杨恪王雄二将绕道河东来到关中,走街亭进入陇西支援,夏侯渊得到补充战斗力只会更强。

    陇西凉州的告急一封接一封送去朔方,凉州在盼刘琰、韩遂也在盼刘琰,连韦康都在苦等刘琰。韦康算彻底懵圈,真没想到羌氐人这么不经打,韩遂更是待宰老狗。梁王殿下我们真不行了,你还是快来消耗一下曹军吧。

    关陇人闹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为啥总是朝最坏方向发展,一个夏侯渊就把我们揍的连亲妈都认不出来。这都半年过去了,梁王您干啥呢,就算要生孩子也该派兵来吧!话说段煨又在哪呢?再不来我们大家全得完蛋。

    喜欢汉末小人物请大家收藏:()汉末小人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