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75章 行业内的配音大佬
    与此同时,中途离场的陈锦年,已经到达工作地点。

    光线在转型为影视投资公司后,其独立制作能力就已经有所下降了,公司内部虽然还设有独立的配音部门,可不论是硬件水平还是人员能力,对比北京城里主攻配音的各大工作室,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陈锦年没有回到位于东城区的光线总部,而是就近来到和光线有过合作的光合积木工作室。

    光合积木,是国内顶尖的配音团队,不仅有很多优秀的配音演员,同时非常多的代表作,比如北视的《甄嬛传》,山影的《琅琊榜》,光线的《大鱼海棠》,就都是在这里配出来的。

    陈锦年下车后,就看到了一位带着眼镜,热情的大叔上前找他握手。

    “您好,陈老师,我是您的配音执导姜广涛,这几天将由我协助您完成工作,希望咱们合作顺利。”

    和略显发福的身材不同,姜广涛的声音非常具有磁性,瞬间就能让人联想到温润如玉的贵公子。

    这种与外表、年龄形成剧烈反差的声线,让陈锦年握手的动作都停顿了一下。

    “您好您好,老师不敢当,您叫我名字就行,锦年大年都可以。”

    陈锦年说着,再次打量一下姜广涛,他是真不认识对方的脸,一点印象都没有。

    配音这一行里,有很多优秀的配音演员,但因为协议的问题,他们不能主动宣传,导致在公众里名声不显。

    就比如幂幂用过的历任配音老师,从小倩、郭襄,到晴川、雪见,再到白浅的,所有的爆款剧,没有一部是用的幂幂的原声。

    但这些剧火了以后,所有的通告都在吹演员的演技,努力帮演员抬咖,反而对摆在明面上的台词,默契的没有进行任何宣传。

    其实也不仅仅是幂幂,早年间经常使用配音的明星,也都会刻意的在宣传上进行回避,粉丝也会心照不宣的从其他方面吹捧,这就导致这么多年来,有热度的就只有爆款剧里的脸,幕后的配音老师几乎没有享受到爆款剧的热度,长期处于寂寂无名的状态。

    如果不是最近几年,动漫开始冒头,让一些经常给动漫配音的演员,在小圈子内有了些知名度,大众对配音演员的了解,仍旧等于零。

    突然,就在陈锦年和姜广涛握完手后,他突然想起来对方的名字,好像是一位业内的资深人士。

    只不过他有些拿不准,便试探的问了一句。

    “姜老师,你是不是给莱昂纳多配过音?”

    “你还看过国配版的《泰坦尼克号》啊。”姜广涛有些惊讶,正常来讲,以陈锦年的年纪,根本不可能看过国配版。

    “看过。”陈锦年微微点头,看来是对方没错了。

    参与过译制片的,都是入行十几年的老人了。

    并且提起当年的译制片,尺度确实是比较狠,《拯救大兵瑞恩》、《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等美国大片上映的时候,一刀没剪,包括六公主在播的时候,同样一刀没剪。

    要知道《泰坦尼克号》放在老美那里,都属于pg13级,需要在父母执导下观看,结果广电就直接给所有人看了,所以陈锦年还挺好奇,当时到底是怎么审的,以及姜广涛到底是咋配的。

    不过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有问出口。

    另一边,身为东北人的姜广涛,却是自顾自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我能给译制片配音,完全是很凑巧的事,本来我高考的时候,是打算报考播音系的,但当时播音系太热了,我分不够,人家没要我,后来是通过招考,进的长影的译制片分厂,从厂里的演员培训班学习的配音,译制片的配音工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的。”

    “长影的译制片厂,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这是国内最早做译制片的制片厂。”

    “其实也没有,我进长影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了,我记得是95年吧,当时国内的各大制片厂都不景气,我刚进长影没两年,厂里就要搞改革,我这种刚进厂的人,自然是待不下去,只能来北京寻找机会。”

    陈锦年静静听着。

    制片厂的落寞,确实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准确的说,是从1994年开始的。

    当时为了加入世贸,国内要逐步开放电影市场,在1994年,广电下发正式的文件,允许每年引进十部进口的分账大片。

    接着,在转过年的1月,广电再次大手一挥,让一大批没有得到承认的省级电影制片厂,获得了独立的影片出品权。

    影片出品权,是个很要命的制作,和现行的审核制龙标不一样,以前拍电影前,是需要电影摄制资格的,而这个资格,长期被十六家制片厂持有。

    只有这十六家制片厂,拥有建组拍摄的权利,其他制片厂要想拍片,就需要先找这十六家公司中的一家,花钱买到对方的厂标,然后才能开机拍戏,如果没有厂标,开机都是违法的,就更不要提后面审核的事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请大家收藏: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六代导演之所以能喜提一堆禁导套餐,就和这个僵硬的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95年的广电放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厂标”的问题,想要在国内拍电影还是非常难。

    不过不要紧,好莱坞大片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并吊打内地影片了,再加上“厂标”被稀释,原来能躺着挣钱的制片厂开始亏损。

    紧接着,在96年,国务院颁布电影管理条例,开始进一步放开电影的拍摄权限,到97年,开始发放单片的发行权,华艺抓住这个松绑的契机,在12月推出了《甲方乙方》,不仅提出的贺岁档的概念,也成为民营公司中第一个吃螃蟹的。

    也就是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制片厂的时代就一天一个样,抓紧时间改革的,还能再2002年后存活下来,躺平等死的,在国务院允许民营机构独立拍摄影片后,就陆陆续续都倒闭了。

    截止目前,去掉宁夏制片厂、峨眉制片厂等一些半死不活的大厂,目前还拥有一定声量的,就只有中影、上影、长影、珠影和西影。

    所以陈锦年感觉自己能碰到长影里的老人,还是挺奇妙的一件事。

    跟着热情介绍的姜广涛,陈锦年走进工作室的工作区。

    配音室,陈锦年不是第一次进了。

    虽然电影的拍摄条件比电视剧好,会优先使用同期声,但不代表不需要后期补配,对于某些无法满足现场收音的戏份,就需要在剪辑完成后,针对性的由原演员进行补配。

    但一进控制室,陈锦年还是愣在了当场。

    这控制室的人,他好像认识啊。

    喜欢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请大家收藏: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