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府邸之中。
曾经的突厥始毕可汗便是居住于此。
虽然李渊并未将之关押在监牢之中,却也和软禁差不多。
不过,始毕可汗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他并没有想要挣扎的想法。
突厥已经覆灭,他这个曾经的可汗,更是不值一提。
倒不如坦然处之,好好享受生活。
便在这时。
府中的下人匆匆前来禀报,当朝尚书左仆射来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始毕可汗不禁有些意外。虽然他如今被监禁,但他对外面的变化也是略知一二。
曾经强大的大隋,发生了内乱,变得分崩离析,但最终却被马展力挽狂澜,扫灭群雄,重新恢复安定。
李渊一方只能率领兵马逃离,一路来到天竺之地定居,建立了如今的大唐。
没错,就是马展。
始毕可汗对这个名字当然不会陌生。
当初就是因为马展,他才会落得这般结局,如果不是马展的话,他也不至于被隋军生擒,沦为阶下囚。
只可惜,马展的强大仍旧历历在目,甚至以外面流传的消息,马展恐怕比起当初还要强大了许多。
再加上始毕可汗如今的身份,他自然不会去奢望报仇的事情。
在这短短时间,始毕可汗想到了很多,但他很快恢复如常,人只有经历得足够多了,才能获得成长。
也不耽搁,始毕可汗直接让人将裴寂请了进来,他倒是要看看,这位大唐重臣来找他,究竟是所为何事?
过不多时,裴寂便是出现在始毕可汗面前,他的脸上带着笑容,颇为热情的说道:
“可汗近来可还安好?”
“可汗?”
听到这个称呼,始毕可汗目光微微闪动,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个称号了。
因为他在投降之后,已经被杨广封为归义侯,大多数情况下,其他人都是对始毕可汗用这个称呼。
而此刻,裴寂突然称之为可汗,便有了些莫名的意味。
再怎么说,始毕可汗也是曾经的突厥之主,就算现在落魄了,也不是傻子,他没有含糊其辞,而是直接说道:
“裴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本侯是个粗人,不喜欢玩那些花花肠子。”
始毕可汗自称为本侯,完全无视了裴寂的可汗二字。
听到这话,裴寂也明白了始毕可汗的意思,他脸上不动声色,接着说道:
“可汗不必如此担忧,本官今日前来,并没有什么意思,本王应当也明白,随着大唐建立,我们已经是盟友了。
突厥的敌人是大隋,而我大唐的敌人同样是大隋,既然我们有着同样的敌人,自然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始毕可汗不为所动,说道:
“本侯早就不是突厥可汗了,曾经的突厥也已经覆灭了,你现在来找本侯,又有什么意思呢?”
感受到始毕可汗淡漠的目光,裴寂接着说道:
“可汗应当还不知道,先前被大隋覆灭的高句丽,已经成功复国了,并且与大隋展开大战。”
说起这个,始毕可汗果然是有了兴趣,他稍显急切的问道:
“高句丽击败了大隋?”
坦白说,高句丽竟然能够顺利复国,这个消息确定是令始毕可汗意外。
但是,面对始毕可汗的问题,裴寂立刻摇了摇头。他并没有隐瞒,因为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就算他现在骗过始毕可汗,等始毕可汗离去之后,迟早会知晓真实的结果。
所以,与其在此藏着掖着,倒不如直接一点,也好表明自己的诚意。
就这样,裴寂答道:
“高句丽虽然成功复国,但他们并未挡住隋军征讨,如今再度覆灭。”
而始毕可汗这边,见到裴寂摇头,差点就没绷住,直接翻了个白眼。
方才见裴寂信誓旦旦的模样,他还以为高句丽不但复国,还战胜了大隋呢。
结果呢,高句丽不还是凉了,这简直就是个笑话,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结果,也在裴寂预料之中,他颔首道:
“可汗或许觉得,高句丽复国又被再度覆灭,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但事实上,高句丽之所以覆灭,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他们方才被灭不久,实力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想要坚守城池,与隋军硬碰硬,反而是给了隋军可乘之机,最终败得一塌涂地。
如果高句丽能够做出明智选择,避其锋芒的话,未必会落得这般结局。
当然了,高句丽的存亡对可汗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可汗难道就没有想到重新回到漠北,重整旗鼓,报仇雪恨吗?
当初的突厥,实力何其强盛,乃是威震一方的霸主,无惧任何对手。
就算突厥覆灭,但底蕴还在,只要可汗归去,重新整顿兵马,让突厥复国,纵然大隋也无可奈何……”
随着裴寂侃侃而谈,讲述着那美好的场景,始毕可汗亦是为之动容。
哪怕这些年来,他已经放弃了抵抗,选择了摆烂的人生。
但他终究是突厥可汗,又怎么可能完全甘心,没有一点的想法呢?
曾经这一切遥不可及,但他此刻,也听出了裴寂的来意,不由得惊呼道:
“你想要放本汗回突厥?”
这个时候,始毕可汗也改变了说法,他回忆起当初的场景,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听到这话,裴寂嘴角微微上扬,既然始毕可汗动心了,那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下一刻,裴寂语气笃定道:
“没错,正如本官方才所言,我大唐与突厥乃是天然的盟友,只要突厥能够成功复国,对我大唐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我大唐愿意放可汗归去,同时派遣兵马助可汗复国。到时候,我等便可联手,一起对抗大隋,报仇雪恨了。
相信可汗也明白,本官所言绝非信口开河,因为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强敌。”
裴寂说得很认真,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目标,而这恰好就获得了始毕可汗的信任。
他不相信世上有无缘无故的好,大唐愿意放走他,还出兵助他复国,那自然有所求。
而结盟共同与大隋为敌,无疑是最合理,也是最毋庸置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