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科普文章发布后的第二个月,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的留言。
有罕见病患者家属分享相似的求医经历,有人感谢我们揭穿了“速效神药”的骗局,甚至有几家医疗机构主动联系,希望能借鉴我们的研究数据完善治疗方案。
这天下午,林博士突然发来一张截图,是某医学期刊的录用通知——我们合作整理的研究成果,被收录进了最新一期的核心期刊。
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王凯文兴奋地差点撞翻文件柜:“咱这也算是搞出学术成果了?早知道当年上学就该多背几个公式!”
龙紫钰笑着敲了敲他的脑袋:“现在补也不晚。对了,秦思雨那边说,她家族里的人按调理方案恢复得很好,上周复查指标已经基本稳定了。”
正说着,秦思雨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屏幕里,几个小家伙穿着病号服,举着画笔画的感谢信,奶声奶气地喊着“谢谢哥哥姐姐”。
秦思雨站在一旁,眼眶微红却笑得灿烂:“我爸说,等孩子们再好些,想办个慈善基金,专门资助罕见病家庭。他还让我问问你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参与?”
我和龙紫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笃定。“当然算我们一个。”我凑近屏幕,“到时候可得给我们留个理事的位置。”
挂了电话,窗外的阳光正好斜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那本摊开的期刊上。
林博士的团队已经投入到新的研究中,王凯文在琢磨着给基金设计宣传方案,龙紫钰在整理后续的合作资料,而我手里,正握着一份新的科普选题——关于如何辨别虚假医疗广告。
原来很多时候,解决一个问题只是开始。
那些在过程中凝聚的信任、生出的责任感,以及想要让世界变好一点点的念头,才是更长久的动力。
就像此刻窗外的天,蓝得透亮,仿佛藏着无限可能。
就在这些都暂时告一段落后,我才想起,我那几个药店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了,我开着车来到我以前待的那家店里。
引擎熄灭的瞬间,街角的风卷着桂花香飘进车窗,我望着“天龙药店”那块褪色的招牌,忽然想起上一次来还是几个月前了。
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药香混着消毒水的气息漫过来,熟悉得让人心里一软。
“您好,欢迎光临天龙药店,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
声音像浸了蜜的清泉,我转头看去,姑娘穿着干净的白大褂,马尾辫在脑后轻轻晃着,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乱,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弯月似的眼睛。
她手里还捏着支笔,笔帽上的小熊挂件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摆动,鼻尖小巧,唇角天生带着点笑意,站在货架前,像株刚抽条的青竹,透着股鲜活的灵气。
“你是新来的吗?”我忍不住多打量了两眼,记忆里店里的老员工都是熟面孔。
“嗯,是的,”她微微颔首,白大褂的袖口露出一小截皓腕,手指纤细,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刚来三周,我叫林晓,您叫我小林就好。”
我正想再问些什么,里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塑料药盒碰撞的轻响,一个身影快步走了出来。
“老板?真的是您来了?”
声音带着点难以置信的颤抖,我抬眼望去,瞬间笑了。
是周敏,我招的第一个员工,如今的店长。她比去年见时清瘦了些,齐耳短发烫成了利落的小卷,几缕碎发贴在鬓角,大概是忙得没顾上整理。
白大褂的肘部磨出了淡淡的毛边,胸前别着的工牌有些旧了,照片上的她还留着长发。
此刻她手里还攥着个记账本,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里却亮得惊人,像落了星子,嘴角咧开,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笑容里满是久别重逢的热络。
“周敏,好久不见。”我朝她走去,看着她快步迎上来,鞋跟在地板上敲出轻快的节奏,“看你这精气神,店里肯定没少操心。”
她把记账本往柜台上一放,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围裙上还沾着点药粉的痕迹:“操心是操心,可心里踏实!您快坐,我给您泡杯胖大海,您上回说嗓子总不舒服……”说着就转身往饮水机那边走,白大褂的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扬起,背影里全是熟稔的亲切。
旁边的林晓看得有些发愣,小声问:“周姐,这位是……”
“这是咱们店的创始人!”周敏回头时,眼里的敬佩藏都藏不住,“当年就是老板带着我,从一个小药架做起,熬了多少通宵才把店撑起来的。你那些‘顾客至上’的规矩,都是老板定的!”
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周敏的发顶,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边。我忽然觉得,那些为了研究熬红的眼,为了应对危机绷紧的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心底的暖流——原来无论走多远,总有人守着最初的模样,把日子过成了最踏实的风景。
周敏手脚麻利地泡好胖大海,玻璃杯里的胖大海慢慢舒展,像朵半开的玉兰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把杯子往我面前推了推,又拉过张折叠椅坐下,记账本随手放在膝头,语气里带着说不完的话:
“老板您是不知道,上个月社区搞便民义诊,小林姑娘给老人量血压、测血糖,手快得很,好多老街坊都夸她细心呢。”
她朝林晓笑了笑,眼里带着长辈对晚辈的疼惜,“就是性子太腼腆,上回有个大爷非要塞自家种的橘子,她脸红得跟苹果似的,愣是没敢接。”
林晓在旁边听得不好意思,低头摆弄着衣角,白大褂的领口沾了点不易察觉的药粉,大概是刚才配药时蹭到的。
“周姐总打趣我,”她小声嘟囔,眼角却悄悄弯了起来,“还是周姐厉害,王奶奶的药快吃完了,您提前三天就打电话提醒,比她闺女都上心。”
周敏摆摆手,笑着看向我:“这不是您教的嘛,‘记着老顾客的用药周期,比推销新药更重要’。您看这货架第三排,降压药都按品牌分好了,老人眼神不好,一摸就能找着常吃的那款。”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货架上的药盒摆得整整齐齐,标签上还用马克笔写了放大的药名,旁边贴着手绘的小图标——心形代表降压,星星代表降糖,都是周敏的手笔,以前她总说“画图比写字好记”。
正说着,门口风铃又响了,进来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巍巍地往柜台走。周敏立刻站起身,快步迎上去:“张奶奶,今天来拿降压药?”
“小周啊,”老太太拉住她的手,“我家老头子说头晕,你给看看,是不是该调调药?”
喜欢我与大小姐的合约请大家收藏:()我与大小姐的合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