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回酒店
    “行,我还是叫你林医生吧。”

    老周抬手挠了挠鬓角,语气里带着几分自然的妥协。

    “毕竟你没说游戏id,咱们就用现在互相知晓的称呼,省得再费劲儿琢磨。”

    他显然是彻底接受了不追问更多信息的设定,说完便抬眼看向纪白舟,没再提id的事。

    这话让纪白舟悄悄松了口气——她本还担心老周会继续追问身份相关,此刻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半截。

    “对了,我刚进副本时,系统提示的通关条件是‘成功逃脱’。”老周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终于触及关键。

    “可现在看来,这里说的‘逃脱’,恐怕不是指逃出那个大酒店。”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思索。

    “咱们明明已经从酒店里逃出来了,副本却没结束,系统也没提示通关。”

    “这说明‘逃脱’两个字,可能藏着更深层的意思。”

    纪白舟听着老周的话,眉头慢慢蹙起,指节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心里的疑惑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层层涟漪不断往外扩散,比之前更重了几分。

    她自己本就不知道这副本的通关条件—

    —从进入这个满是丧尸的酒店世界起,她没有收到任何系统提示,既不知道要找什么、做什么,也不清楚怎样才算“通关”。

    之前她默默观察其他幸存者,总觉得那些看起来更“清醒”、懂得主动搜寻物资、甚至会结队对抗丧尸的人,或许和自己不一样。

    她私下里猜过,那些人大概是所谓的“玩家”,而自己更像个被困在副本里的“npc”——

    玩家应该有明确的任务指引,比如找到关键物品、完成特定目标,

    而自己这类角色,只是副本里的一部分,负责推动剧情,或是给玩家提供线索,根本不会被告知“通关”这种核心信息。

    所以她从没想过主动去问别人的通关条件,也没往“逃脱”上联想过。

    可现在老周说,他作为玩家,得到的提示竟是“成功逃脱”,这完全打破了她的认知——

    原来玩家的通关条件,也不是她以为的“找东西”或“做任务”,甚至和她这个“npc”一样,要面对“如何离开”的迷茫。

    这种认知上的错位,让她原本就没理清的思绪更乱了:

    如果玩家和自己的目标本质都是“逃脱”,那自己到底是npc,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参与者”?

    而“逃脱”又到底要逃开什么?这些疑问在心里打转,让她一时没了头绪。

    但是现在,老周说的这番话又让纪白舟有了一些另外的想法。

    “更深层的含义?”

    她下意识重复这句话,指尖轻轻敲击膝盖,试图从字面意思里抠出线索。

    “难道不是指物理上离开酒店,而是要从某种状态里逃出去?”

    “有这个可能。”

    老周立刻点头认同。

    “你想,那个酒店本身就是封闭环境,”

    “里面的人互相争斗,弱的被强的欺压,强的又为了资源内斗,完全是个恶性循环。”

    “要是‘逃脱’指的是摆脱这种循环,或许才算真正通关。”

    这个说法让纪白舟瞬间想起上一个超市副本。

    上次她的通关条件是“杀死自己”,因为那个世界由她的记忆构成——那些痛苦、扭曲的记忆缠成闭环,只有打破闭环,也就是杀死记忆化成的“自己”,才能真正逃出去。

    可现在这个世界不一样。

    这里的一切都太真实:

    丧尸嘶吼的沙哑质感、空气中弥漫的血液腥味、幸存者眼里藏不住的恐惧与贪婪,每一种感官体验都清晰得不容错辨,完全不像上一个世界那样,带着记忆特有的模糊和混乱。

    这个世界更像独立运转的小社会,哪怕规则残酷,却有着自己的秩序。

    那这个世界想告诉她什么?

    上一个世界教她“眼见不一定为实”,要打破虚假表象;

    这个世界呢?

    是想让她接受“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还是想让她明白“逃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纪白舟闭上眼,脑海里回放这几天的经历,试图从混乱片段里理出规律。

    最先浮现的是处于最底层的人——

    带着婴儿的妈妈和小李。

    那妈妈的丈夫在丧尸围过来时,为了自己逃生,亲手把她和孩子推给了丧尸,若不是她抱着孩子恰好遇到了纪白舟,早就没了命。

    而之后的她不管做了什么,也是没武器、没组织,连固定的居所都没有,只能在酒店走廊的角落或废弃的房间里临时落脚,

    按照他们在楼下的那种境遇,他们的物资更是匮乏到极致,估计是一整天都找不到一口干净的水,更别说是什么可以果腹的食物了。

    可就是这样的人,求生欲却最顽强:

    带婴儿的妈妈怀里总抱着熟睡的孩子,哪怕自己饿得眼冒金星、嘴唇干裂,也会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半块饼干掰成碎屑,一点点喂给孩子,自己只敢舔舔沾在指尖的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李虽然胆小,每次遇到危险都躲在后面,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发现不起眼的生路。

    他们的存在,在无声证明“弱小不等于无能”。

    但底层的人之间,也并非全是互助。

    不然的话,纪白舟也就不会见到这位带着孩子的母亲那无情的丈夫,想要把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子扔丧尸,自己一个人独自逃命的画面了。

    虽然那个男的后来还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不得不说,他的做法才是末世下人性最普遍的做法,

    他没有做错,只不过运气不大好。

    前世他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画面,不只是有丈夫抛下妻儿,也有孩子抛弃自己的父母,

    至于兄弟姐妹或者是邻里邻居之间互相算计,互相利用的场面更加是数不胜数。

    这些事让她清楚,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恶会被无限放大,

    生存成了唯一目标,道德和良知都成了奢侈品。

    他们是最底层的人,而在他们之上呢,接着是张强那伙人。

    他们有组织、有武器,占据了酒店的中层楼层,形成小型“势力”。

    队里分工明确:

    有人负责在楼层间搜寻物资,有人守在楼梯口防止外人闯入,还有人专门分配食物——

    只是分配极不公平:身强力壮的男人能拿到足量的压缩饼干和水,老弱妇孺却只能分到少得可怜的口粮,有时甚至会被当作“诱饵”,推出去挡丧尸。

    他们的存在,在演示“秩序的建立,往往伴随着不公”。

    可这样的“秩序”格外脆弱。

    纪白舟亲眼见过,有个负责看守物资的男人因为私藏一块饼干,被张强发现后打断腿,像扔垃圾一样扔到楼梯间。

    第二天再路过时,那里只剩一摊血迹和几块碎布——显然成了丧尸的食物。

    这种严苛的惩罚没换来忠诚,反而让不少人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有人私下偷偷藏物资,有人甚至和其他楼层的人暗通消息。

    就比如说,虽然现在已经明确的是玩家身份的老周,

    当然,还有他们队伍之中,其他的几个虽然算不上身强力壮,但也勉强能算劳动力的人,

    从他们的境遇也可以看出,这个队伍之中最老弱病残的那一些人应该已经被利用完了,或者说已经被消耗完了,

    所以现在处于被消耗品的地位的就是向老周这样,虽然有一些技能傍身,但是还达不到核心成员地位的人。

    再往上,是住在高层的李先生那伙人。

    他们的组织更严密,甚至制定了手写的“规则手册”,上面写着“按劳分配”“禁止内斗”“伤员优先”。

    纪白舟曾打听到过张强等人和他们交涉的场面,发现他们的物资储备更充足,不仅有压缩饼干,还有罐头和巧克力。

    武器也更精良,除了菜刀和铁棍,甚至有两把自制弩箭。

    队里还有个懂医术的人,能处理简单的伤口感染。

    李先生看起来也比张强更“讲道理”,说话时总是客客气气,哪怕拒绝请求,也会找委婉的理由。

    可这份“讲道理”,只针对李先生看得上的人。

    他私下跟手下说,张强“没脑子,只会用蛮力,成不了事”。

    提起底层幸存者时,也总带着轻视,说他们“是累赘,浪费资源,不如早点淘汰”。

    这种轻视让他低估了张强的决心——

    张强后来带人突袭高层时,他还以为对方不敢硬碰硬。

    也让他忽视了底层幸存者的潜力,没把带婴儿的妈妈和小李他们放在眼里,最终在和张强的争斗中两败俱伤。

    而最后打破僵局的,偏偏是那些最不起眼的底层幸存者。

    他们没组织、没计划,却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朴素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争斗。

    纪白舟睁开眼,心里渐渐有了轮廓。

    这是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斗争。

    没有永远的“螳螂”,也没有永远的“蝉”,每个人都在链条中不断切换角色,挣扎、博弈、适应。这场围绕权力、利益与生存的循环,像酒店大堂里永不停歇的时钟,从开业的那天起便已启动,无人能跳出这既定的生物链规则。

    那么到底该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循环?

    或者说,他们离开了酒店之后,为什么还没有被判定为跳出这个循环?

    什么样的动作,才能被这个游戏判定为逃脱这个循环?

    一旁的老周看着纪白舟如此仔细思索的模样,也没有好意思打断。

    他只是默默转头,看向自己的身后,似乎是有什么感慨一般开口说道:

    “这个副本难度确实还蛮高的,说实话,我要是没遇到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出来。”

    “我老周这个角色虽然知道不少地图,你前几次见到我的时候,我看样子好像胸有成竹,在琢磨那些地图到底在讲什么,但其实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我跟你说,那些地图画得跟鬼画符似的,上面的字勉强能认出几个,虽然标着的都是出去的通道,可没有一个能走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