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恐惧沿着林菲的脊椎蔓延。
杨振宁不仅在使用这个频率,更是在冒充监察使的身份进行通讯!她发送了什么?伪造的汇报?误导性的数据?还是针对……某个人的指令?
李教授拼死传递出的这个频率,其意义在瞬间变得扑朔迷离且极度危险。它绝非简单的希望通道,更像是一个布满荆棘的陷阱,或者一个一旦触碰就可能引爆的炸弹。
林菲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绝对的寂静中重新梳理。
第一种可能:李教授知晓这个频率是杨振宁使用的秘密频道,他传递出来,是作为一种警告,提醒林菲警惕与此频率相关的一切,甚至暗示杨振宁有冒充监察使的胆量和能力。
第二种可能:这个频率本身是协会内部的某个安全线路,但被杨振宁窃取或劫持了。李教授或许认为,林菲能有机会在杨振宁不使用时,冒险用这个频率联系上真正的协会高层,揭露这里的一切。但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第三种可能,也是最坏的可能:这一切本身就是一个局。李教授的最后回应或许并非自主意识,而是被杨振宁用某种方式操控诱导出的假信号,目的就是试探林菲是否具备远距离感知和通讯的能力,并引诱她使用这个会被立刻锁定的频率,从而坐实她的“异常”和“威胁”,为她接下来的处理提供无可辩驳的借口。
无论哪种可能,此刻主动去触碰这个频率,都极其不明智。
林菲按捺下所有的冲动,将那个频率深深埋入意识底层,如同埋下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雷。现在最重要的,是观察。
协会监察使的到来,显然极大地牵制了杨振宁的行动自由度,但也让她变得更加警惕和……具有攻击性?冒充监察使通讯,这行为背后隐藏的疯狂和目的,令人不寒而栗。
接下来的两天,基地内的气氛愈发微妙。表面一切如常,但林菲强化后的感知能捕捉到水下汹涌的暗流。
巡逻队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了调整,更加频繁地交叉覆盖关键区域。能量屏蔽场的波动也变得更加复杂,似乎在原有基础上叠加了新的干扰模式。杨振宁的能量场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核心区域,与监察使的能量场时有接触。两人之间的能量互动始终保持着一份礼貌而疏离的克制,但林菲能感觉到那平静水面下的激烈博弈——关于权限、关于数据、关于对“幽影结晶”的解读和处置方案。
监察使似乎并未完全采信杨振宁的一面之词,他要求调阅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并多次试图申请直接探视李教授和林菲,但都被杨振宁以“极端不稳定”、“需要绝对静养避免不可逆损伤”、“目前仅能依靠生命维持系统”等理由巧妙又强硬地阻拦了。
杨振宁在拖延时间。林菲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需要时间来完成某个进程,或者等待某个外部条件的达成。而协会监察使的存在,成了她计划中最大的变数。
林菲自己也处于一种极致的静止与活跃的矛盾状态。身体被禁锢在方寸之间,精神感知却如同细密的蛛网,尽可能谨慎地向外延伸,捕捉着一切有用的信息碎片。她不敢再尝试任何形式的主动能量输出,哪怕是模拟那个频率,所有的锻炼都集中在感知的精度、隐匿性和对自身能量烙印的绝对控制上。她必须确保在任何突发扫描下,自己都“一切正常”。
她注意到,负责她门口守卫的人员进行了更换,新来的两人能量签名更加冰冷晦涩,几乎不带任何情感波动,更像是经过高度改造的忠诚卫士。她的食物和饮水的能量检测也明显加强,每次输送前,她都能感知到管道口有微弱的扫描光束闪过。
杨振宁对她的防备提升到了最高等级。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对峙中,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那是在一个例行送餐时间。气动管道口滑出标准的营养合剂包。和往常一样,一道不易察觉的微光扫描过包装表面。
但这一次,扫描过后,包装袋的某个角落,一个极其微小的、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能量符号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随即湮灭。这个符号的能量签名,与基地和杨振宁的体系截然不同,反而带着一丝……让林菲感到莫名熟悉的、温和而有序的特质——是那个协会监察使的能量残留!
林菲的心脏猛地一跳。她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如同过去几天一样,拿起营养包,回到床边,背对着摄像头,慢慢吸食。
她的指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个刚才闪烁过的角落。那里没有任何凸起或刻痕,但当她将一丝微弱到极致的感知力凝聚于指尖时,她能“读”到一层极其纤薄的能量涂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微型结构。
这结构并非传递信息,更像是一个……触发机关?或者一个认证标识?
协会监察使!他察觉到了杨振宁的异常,并且突破了杨振宁的封锁,用这种极其隐秘的方式,试图与她建立联系!
他是在回应她之前那徒劳的感知试探?还是基于他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她作为突破口?
林菲无法确定。但这无疑是黑暗中透进来的第一缕真实的光。
她该如何回应?直接激活它?风险太大。这个装置一旦被触发,很可能产生能量波动,即便再微小,也可能被杨振宁布下的监控网捕捉到。
她按兵不动,将空了的营养包塞回回收口。整个下午,她都表现得异常疲惫,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仿佛因“精神不适”而嗜睡。
她在等待,也在思考。
夜幕再次降临。基地的照明系统调至夜间模式,走廊里一片寂静,只有守卫能量场稳定的嗡鸣。
林菲感知到,杨振宁的能量场依旧停留在核心区域,似乎正忙于处理大量的数据流。监察使的能量场也在附近,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监控状态。
机会或许就在眼前。
她缓缓坐起身,假装醒来喝水。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房间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那个隐藏在通风口的监控器。她感知到它的运作频率极其稳定,如同一个冰冷的电子眼。
然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没有尝试去触发那个符号,而是将体内那新生的、与众不同的能量烙印,调动起一丝丝——并非释放,而是将其特性模拟、覆盖在自己原有的能量波动之上,形成一个极其微弱的、独特的能量“气味”,如同黑暗中亮起一盏只有特定对象才能看到的灯。
她将这缕独特的“气味”,伴随着一种强烈的、试图沟通的意志,主要针对监察使所在的大致方向,极其缓慢、如同呼吸般自然地弥散开去。她在赌,赌监察使拥有能捕捉到这种微弱信号的能力,并且能识别出这其中蕴含的、区别于基地内任何人的能量特质。
信号持续释放了大约十次呼吸的时间,她便彻底收敛,一切恢复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接下来,便是更为煎熬的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核心区域没有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监察使没有回应。
失败了吗?林菲的心缓缓下沉。是她的信号太微弱?还是监察使无法识别?或者……这本身也是一个陷阱?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
嗒。
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被误认为是热胀冷缩的异响,从气动管道口传来。
林菲猛地看去。
只见管道口的内部挡板边缘,不知何时,极其缓慢地、无声地滑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片薄如蝉翼、半透明、材质未知的柔性片状物,大小仅相当于半片指甲。它上面没有任何符号或文字,但林菲能感知到,其内部蕴含着一种高度压缩的、结构精密的稳定能量场,其核心频率……正是李教授传递给她的那个!
这片薄片,就像一把无声的钥匙。
林菲的心脏狂跳起来。她迅速而无声地移动到管道口,用身体挡住可能的监控视角,指尖飞快地拈起那片薄片。触手冰凉,几乎没有任何重量。
她刚将薄片藏入袖口的褶皱中,一股冰冷的数据流扫描便猛地扫过她的房间!
杨振宁的感知!
林菲立刻扑回床上,扯过被子,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模拟出深眠的状态。袖口中的薄片紧贴着她的皮肤,冰凉刺骨。
那股扫描在她房间内来回探查了数遍,重点关照了气动管道口和她身体能量状态,似乎并未发现那薄片的存在——它的能量特征被完美地隔绝或者说内敛了。
扫描最终缓缓退去。
林菲一动不动,直到确认杨振宁的能量场确实回到了核心区域,才在被子下,悄悄握紧了那片救命的薄片。
监察使收到了她的信号!并且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这片薄片就是关键。它很可能是安全使用那个危险频率的密钥,或者是屏蔽杨振宁监控进行短时通讯的工具。
李教授用生命传递出的频率,协会监察使冒着风险送来的密钥。
希望与危险交织的陷阱,此刻,终于显露出一条或许可以通行的缝隙。
但缝隙之外,是更深的黑暗。杨振宁刚刚的突然扫描,绝非偶然。是监察使的动作引起了她的警觉?还是她始终保持着最高级别的监控,感知到了那微乎其微的能量交互?
风暴并未平息,而是在酝酿更大的雷霆。
林菲握紧薄片,她知道,下一次尝试,或许就将决定一切。
---
(待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