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3章 灭火
    重力保护液的首次临床试验,伴随着那六位航天员此次空间站任务的整个周期,

    直到42年的年末,这六位航天员结束本次为期半年的空间站工作,

    同其他六位没有使用重力保护液的同事,一起重新回到地面。

    才算是顺利完成。

    这个时候,这种航天员每次半年的空间轮值,已经是一种常态。

    虽然依旧照常有航天员返航着陆时的媒体直播,

    但收看直播的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

    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情,可能都已经是直播结束之后,恰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相关新闻报道。

    不过,对于守着直播观看的人们来说,

    还是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次返航着陆直播中的一些不同寻常。

    当返回着陆舱精准落在预定着陆场,

    地面人员到达指定位置,辅助返回舱内航天员打开舱门后,

    正常情况下,因为刚从低重力环境回到正常重力环境,

    再加上在低重力环境下待了半年之久,是需要地面人员将航天员从返回舱内抬出来的。

    但这次,在舱门打开之后,地面人员没有着急这么做,

    稍微等待了一会儿,就看到第一位航天员自己从舱门中钻了出来,

    然后稳稳站在了返回着陆场的地面上。

    紧跟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从返回舱中总共六个航天员独立走了出来。

    航天员的出舱程序像是又恢复到了往常的模样。

    剩下的六位航天员,又再是和往常一样,被地面人员抬了出来,放在一排躺椅上。

    如果这次返回的航天员都是自己从返回舱内独立走出来的,

    收看直播的观众们可能都还不会第一时间意识到什么。

    但十二位航天员排成一排,

    都是在空间站待了6个月时间,都是刚从空间站返回地面。

    六个人稳稳站着,六个人只能够勉强躺在椅子上。

    这个对比就过于明显了。

    “……报告祖国,报告同胞们,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为期六个月的空间站常驻任务,顺利返航着陆地面!”

    一位站着的航天员面对摄像头,铿锵有力地作为代表说道。

    这也是观看着返航着陆直播的人们,比较期待的一幕。

    再之后,本次航天员返航着陆直播也就结束了。

    不过,通过不同渠道观看到了这次航天员返航直播的人们,

    不少还是依旧对这次直播中的不同寻常感到疑惑。

    而上面,也就趁着这个时候,

    再通告了这条消息。

    ……

    “华新社消息,日前,由秦裕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

    “由秦裕教授主导,大量研究人员参与下,‘重力保护液’诞生,并在近期已完成首次临床实验。”

    “重力保护液能够有效提升使用者身体对重力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满足人体在低重力和正常重力,更大重力区间变化环境的生存需要。”

    “根据临床验证,重力保护液在航天员身上的使用,能够极大程度上加强火箭及飞船在加速升空时航天员对于过载压力的承受能力,在轨时,能够极大程度上消减航天员需要花费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同时保证航天员身体受到更低的重力环境变化影响,在返回着落地面过后,能够让航天员快速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

    “重力保护液的诞生,对于人类的航天事业发展以及各相关领域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程度的助力!”

    虽然这时候,裕类菌的广泛应用都还占据着人们的大部分注意力,

    但同样作为秦裕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条新闻报道正式发出过后,

    自然也有不少人关注到了重力保护液的诞生,并为此兴致勃勃的讨论。

    “秦裕教授牛逼!我说呢,前两天上一批航天员从空间站返回地面的直播我也看了,原来是这样啊。”

    “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的航天员在去空间站和地外‘出差’的时候会再轻松一点?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成果啊。”

    “不是,哥们,你傻啊,何止这个啊。你知道现代科技下进行星际移民的难点是什么吗?除了火箭推进方式的发射成本高昂,乘坐者不得不承受发射和着陆过程中,动辄几个g的加速度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为了对抗这个问题,每个航天员都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即便是你作为一个星际游客,不需要承担航天员那么多的任务和工作,要想坐火箭,都得进行一段不短时间的适应训练。”

    “而现在重力加速度的诞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后你能够像坐高铁,坐飞机一样乘坐火箭了,不需要提前做任何训练准备。意味着秦裕教授提前用他的成果帮助我们满足了进行‘星际旅游’的身体条件。现在咱们的月面基地也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意味着,等到什么时候咱们的月面基地开放旅游,咱们说不定也能够乘坐火箭,去月球履行一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卧槽!懂了。秦教授牛逼!”

    当然,

    重力保护液的诞生,肯定还是没有裕类菌那样热闹。

    和2611延寿针剂,裕类菌等研究成果都不同,

    重力保护液并没有什么太着急普及的必要,

    毕竟,重力保护液的作用更多可能还是将用在航天领域,

    而现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显然还没有到能够大量运载地面上的人员去往太空的地步。

    而在地面上的绝大多数人们,也没有什么重力变化的环境需要适应。

    倒是重力保护液的诞生,

    对于生命科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们,研究者们更加震撼。

    在这个时代,流传着一句广为相关领域学者们信服的一句话,

    “如果你想要接触最先进的生命科学领域知识,你需要去到秦教授身边。”

    在秦裕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人体繁育装置研制,推进人体强化研究项目,拿出裕类菌的011研究所,

    在生命科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的进展,领先程度和外界学界普遍情况有些断档了。

    ……

    当年,在那六位航天员首批使用了重力保护液过后,

    华国内的航天员再先后进行了重力保护液的使用,

    算是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一些贡献的同时,也进行更大范围的重量保护液的临床实验。

    不过,重力保护液的研究走到这一步,对于011研究所已经算是走入尾声了。

    留下了一些研究员,尝试看是否能够在重力保护液的研究上继续深入,

    比如探索,让人类有更强大更大区间的重力适应能力。

    而这之外,人体强化研究项目的其他研究员们,

    自然就开始了人体强化研究项目下的其他课题。

    在重力保护液之后,相关研究员们在秦裕的带领下,将具体的目标定在了‘人体恢复’,或者说人体自愈能力上。

    这算是人体强化研究项目中,可以预想的,比较核心的一个研究方向了。

    显而易见的,如果人体的自我恢复能力,自愈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人体的生存能力自然会跨越式的增长许多。

    对于这个方向,研究团队的最终期待肯定是,

    ‘断肢重生’,‘器官自愈’,乃至于心脏被开个洞都受不了,头被打掉一半都还能够坚持活一段时间。

    当然,这个研究方向要走到最终期待的终点,也大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的一点点进步,很难一蹴而就。

    研究团队大多数研究员们,最开始的目标,也仅仅是能够让人体的自愈稍微增长一点。

    而在人体强化研究项目的研究员们,对于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开始初步摸索,逐步踏上新的研究道路的同时,

    011研究所内,

    先前负责裕类菌研究的研究员们,

    在秦裕的主导和参与下,也逐渐转向了植物类和作物类研究的新目标。

    “有裕类菌进行荒漠地区的土地改良,接下来就做作物类研究吧。”

    虽然在裕类菌的作用下,大部分降雨量和环境不是非常苛刻的荒漠土地都能够逐步重新恢复土壤化,

    但这些土地不少,不少还是相对比较干旱的。

    那不如就在裕类菌的基础上,011研究所在研究一些更适应裕类菌改良过后土壤生长的作物。

    其实先前,011研究所提供的那种耐旱草种也能够勉强归入这一类,只是那不是什么经济作物,也不是什么粮食作物。

    “耐旱水稻,耐旱小麦,乃至其他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耐旱品种。”

    这显然是一系列作物的研究,即便是在011研究所,这估计也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研究。

    特别是一些作物不像是之前的裕类菌,生产时间较长,进行一次实验就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

    于是,42年。

    秦裕四十岁这一年,

    就在满世界的热闹,忙碌中,就这样快速的过去了。

    ……

    43年,

    这一年,没有太多事情发生。

    新的研究项目均没有取得太多进展,

    负熵研究院的信息去噪自动化研究所,通过上面给得权限,

    收集着地球地质,气候,人文,天文等各个领域可能诱发整个文明广泛危机的信息,

    但从汇总的信息上来看,也只能够看到,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处于一种整体缓慢恶化的状态。

    放在以万年记的时间尺度下,可能对于地球的生态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只是,这种对于人类来说的气候恶化,很大程度上除了人类自身活动影响以外,是受到太阳周期活动的影响,

    短时间内,人类很难进行什么干涉。

    除此之外,人类文明内部发生末日战争的可能性在这一年略有些降低,

    但可能性也就只是可能性,可能低一些,但发生末日战争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而信息去噪研究所对于危机信息收集智能大模型,智能程序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