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媒妁牵线好姻缘
    几天后,刘媒婆又来提亲,这次是城南染坊的沈家姑娘。沈家世代做染料生意,姑娘不仅会分辨染料的成色,还会绣简单的纹样,跟承风也算是有共同话题。姜承瑾跟承风商量时,承风没有再拒绝,只是轻声说:“姐,你觉得好就行。”

    姜承瑾笑着点头:“劳刘婶费心,承风说听我的意思。只是奴家还没见过沈小娘子,不知她性子如何,家里情况又是怎样?”

    “哎哟,这你可放心!”刘媒婆放下茶杯,声音提高了几分,“沈家世代做染料生意,在扬州城也是老字号了,家底厚实不说,规矩还正。沈小娘子今年十六,小名唤作阿芷,长得那叫一个清秀,眉眼温顺,一看就是贤妻良母的好料子。更难得的是,她打小跟着她娘学辨染料、学绣活,咱们承风小哥打理绣坊,往后她还能帮着分辨丝线成色,这不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嘛!”

    她越说越起劲,又从袖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绢帕:“你看看,你看看,这是沈小娘子自己绣的帕子,上面的兰草纹,针脚多细匀,跟你们姜氏绣坊的手艺比,也差不了多少!”

    做媒婆的就是能说会道,只要不是将死的说成活的就成。

    姜承瑾接过绢帕,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确实看得出是用心绣的,心里先有了几分满意:“听刘婶这么说,沈小娘子确实不错。只是婚姻大事,还得让两个孩子见见面,看彼此心意才好。”

    “这话说得在理!”刘媒婆立刻应下,“老奴跟沈家娘子商量过了,后天是十五,城外的慈云寺有庙会,不如让两个孩子去寺里的茶亭见一面。到时候老奴陪着沈小娘子,你陪着承风小哥,既不显得刻意,也能让他们好好聊聊。”

    “都听刘婶您安排总没错。”承瑾也乐呵,满心宽慰。

    刘媒婆给姜承瑾的弟弟姜承风说的亲事,女方沈家是做染料生意的,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比绣坊家境稍好,沈家娘子心里犯嘀咕,怕承风只是个“绣坊伙计”,配不上自家女儿。刘媒婆一进沈家大门,先盯着院里晒的染料赞:“哎哟,沈娘子您家这染料颜色真正!奴家昨儿去姜氏绣坊,承风小哥还跟奴家说,就盼着能跟您家合作,说您家的染料染出来的丝线,绣在布上不褪色、还鲜亮,比京城里的货都好!”

    这话先捧了沈家,又把承风的“心思”点出来,沈家娘子自然听着舒坦。刘媒婆又接着说:“您可别小瞧承风小哥,他可不是普通的伙计——姜氏绣坊现在的采买、记账全是他管,连宫里订的绣品,姜坊主都放心让他去对接。前儿奴家还见他跟绸缎庄的老板谈生意,说话条理清楚,做事又稳重,比那些只会读书的酸秀才还能干!再说了,他跟您家女儿都懂‘针线染料’,往后俩人凑一起,一个管绣品,一个管染料,说不定还能一起琢磨出新花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呢!”

    刘媒婆这话既夸了承风的能力,又点出两人的“共同话题”,沈家娘子心里的嘀咕彻底没了,当即就答应让两个孩子见面。

    巧舌如簧的刘媒婆说话,从不会硬劝,而是先摸准双方的顾虑,再顺着对方的心思,用“家常话”绕着说——夸男方时,不只会说“人勤快”,还会说“跟您家闺女合得来”。夸女方时,不只会说“人清秀”,还会说“能帮衬家里”。

    她的巧舌,不是油嘴滑舌的哄骗,而是懂人情、知世故的通透,用几句暖话、几句实在话,就把两家的心牵到了一起,让一桩一桩婚事水到渠成。

    “那你尽管对老奴一千个放心,保证以后沈小娘子与承风小哥开枝散叶,生一群俊麒麟和俏玉燕!”

    生一群?

    能生一群当然好,承瑾何尝不想。

    她曾经想过的,是五年前,阿爹阿娘他们都还在时,她是想过要像娘一样,至少要生四个孩子。

    是遇见陈柏之后……反正是想过要多生几个。

    姜承瑾呵呵点头应了,心里盘算着要给承风准备一身新衣裳,又叮嘱念安那天要乖乖的,别打扰两个年轻人说话。

    能生一群承瑾当然是喜欢,她喜欢孩子。

    她忽然长叹,心还是痛的——陈柏若是婚礼那天没离去,他们也该有孩子吧……再往前几年想,家中没出事的话,她与陈清逸早遵循了媒妁之言情投意合,孩儿早都会背诗书了——唉与陈姓难成家人么。再想起宋钦宗赵桓,对她也是情意绵绵的样,只差她点头。

    她倒吸一口气,还好她坚持她的底线甘做普通人,不然,与那些被俘虏走的宫中三千佳丽生死无命。听闻喜欢她的太上皇后也经历非人折磨,听闻邢王妃受尽折磨已于年前不幸离世。以前与承瑾过不去的妃子,唉。

    还有,如果赵构是陆清晏,是圣医,不是帝王,她姜承瑾早在陈柏之前就倾心于他。孩子也许有两个至少……如果赵构的母亲没有害姜家老小惨死屠刀下,可世间没有如果。

    老天还是怜悯她的,在她最难熬的期间让她遇见了生产的清婉,命运让她代替清婉抚育念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绣骨贞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转眼到了十五,天刚亮,姜承瑾就帮承风换上了一身新做的青布长衫,领口袖口都绣着细巧的云纹,衬得他愈发挺拔。承风虽有些腼腆,却也按捺不住几分期待,整理衣裳时,手指都有些微微发紧。

    一行人到慈云寺时,庙会已经热闹起来。刘媒婆带着沈小娘子在茶亭等候,沈小娘子穿着淡绿色襦裙,头上梳着双丫髻,插着一支素银簪子,见承风过来,连忙低下头,耳尖微微泛红。

    承瑾的眼神里流露出的神情对沈芷是满意的。

    “承风小哥,这就是阿芷小娘子。”刘媒婆笑着引荐,又对沈芷说,“阿芷,这就是姜坊主的弟弟,承风小哥。”

    承风拱手行礼,声音温和:“沈小娘子好。”

    沈芷也轻轻福了福身,小声应道:“姜公子好。”

    姜承瑾见状,拉着念安走到一旁,给两人留了空间。念安好奇地探头探脑,被姜承瑾轻轻拍了下手背,才乖乖地跟着她看旁边摊位上的糖画。

    茶亭里,承风先开了口:“听闻沈小娘子家是做染料生意的,不知小娘子对丝线的染料可有研究?”

    沈芷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亮光,轻声道:“略懂一些。比如石青染料,以苏州产的最好,需用蓝草反复浸泡,再加入石灰水沉淀,颜色才够正。还有胭脂红,用苏木和红花熬制,加些明矾,颜色能更持久。”

    承风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心里顿时生出几分好感:“小娘子说得极是。我们绣坊常用苏州的石青线,只是最近货源紧俏,正愁找不到好的染料。”

    “若是姜公子不嫌弃,妾身家库房里还有些去年留存的石青染料,回头妾身让父亲送些到绣坊,公子可以试试。”沈芷轻声说道,眼神里带着几分真诚。

    两人就着染料、绣活聊了起来,从最初的腼腆,渐渐变得自然。承风说起绣坊里的趣事,沈芷听得认真,偶尔还会笑着补充几句。沈芷说起家里染坊的日常,承风也听得专注,还会问些细节。

    姜承瑾远远看着,见两人相谈甚欢,心里也松了口气。刘媒婆凑过来,笑着说:“姜坊主你看,老奴就说他们俩合得来吧!这俩人要是成了,往后你们绣坊的染料,不就有现成的好货源了?”

    承瑾含笑点头,“做姐姐的希望弟弟相中之人对他知冷知热,有缘结连理,日后夫妻情深金不换,和睦家庭穷也好,恩爱夫妻苦也甜。”

    “那是那是……”刘媒婆喜笑颜开附和。

    临近午时,庙会的人越来越多。承风主动提议:“沈小娘子,前面有卖糖画的,要不要去看看?”

    沈芷点点头,跟着他走到糖画摊前。承风问她喜欢什么图案,沈芷小声说喜欢兔子,承风便让糖画师傅做了一只兔子形状的糖画,递到她手里。沈芷接过,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又连忙缩回去,脸上泛起红晕。

    分别时,承风从怀里掏出一支银簪,簪子上刻着简单的兰草纹——是他前几日特意请银匠做的。“沈小娘子,这是一点心意,还望你收下。”

    沈芷接过木簪,小声道谢,把簪子小心地收进袖袋里。

    刘媒婆见状,笑着说:“这事儿差不多就成了!老奴回去跟沈家娘子说,选个好日子,咱们把订亲的事定下来!”

    回去的路上,承风脸上一直带着笑意。姜承瑾看着他,轻声说:“沈小娘子是个好娘子,你往后要好好待她。”

    承风点点头,声音里满是认真:“姐,我知道。我会好好跟她过日子,一起帮你打理绣坊,不让你再操心。”

    念安拉着承风的手,甜甜地说:“舅舅,念安喜欢阿芷姨!”

    承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一把抱起小小的念安,心里满是暖意。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着三人的身影,也映着姜氏绣坊即将迎来的热闹与安稳。没过几日,沈家就托刘媒婆送来庚帖,订亲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五,扬州城的风里,似乎都飘着几分喜庆的气息。

    五月初五这天,扬州城飘着细雨,沈家姑娘穿着淡绿色的襦裙,怯生生地跟着媒婆来。承风穿着新做的青布长衫,站在廊下迎接,虽然脸上还有些腼腆,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愁眉苦脸。

    念安穿着粉色的小裙子,围着沈家小娘子转来转去,甜甜地喊着“姨”,逗得沈家小娘子笑个不停。姜承瑾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头满满的暖意。她弟弟的伤口需要时间来愈合,可只要身边有关心他的人,只要有这个温暖的家,他总会慢慢好起来。她轻轻告诉念安,以后阿芷姨便是她的舅娘了。

    订亲宴上,张姐和绣工们都来道贺,绣坊里满是欢声笑语。承风端着酒杯,走到姜承瑾面前,轻声说:“姐,谢谢你。”

    姜承瑾笑着拍了拍他的手:“傻弟弟,跟姐姐客气什么。以后好好跟沈小娘子过日子,咱们绣坊会越来越好,咱们的家也会越来越热闹。”

    窗外的雨还在下,却洗得院子里的桃树叶泛着翠绿的新亮。姜承瑾看着弟弟和沈小娘子相视而笑的模样,又想起念安刚才偷偷跟她说“以后有舅娘陪念安玩了!”

    承瑾心里觉得,所谓的幸福,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用一针一线,绣出属于自己的安稳岁月。

    她拿起桌上的针线,心里暗暗想着,等忙完承风的婚事,就把《春回大地图》绣完。到时候,她要把承风的婚事、念安的笑脸、绣工们的欢声笑语,都绣进画里,让这幅图不仅有山河的壮丽,更有家的温暖。

    《绣骨贞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